0人評分過此書

我們人民:憲法根基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4605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什麼是代表人民的憲法價值?
台灣的憲法時刻是否已經結束?還是即將開始?
立法院各政黨無法提出修憲案,是否不正當性阻礙人民發聲?
各政黨又如何動員民眾,廣泛而全面地展開思辨,推動台灣新修憲?
美國耶魯大學布魯斯‧艾克曼的憲法時刻理論,非常值得我們借鏡!

日常政治的決定,不可違背憲政時刻的人民決定
布魯斯‧艾克曼在《我們人民:憲法根基》一書中
對美國憲政發展經驗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解釋

布魯斯‧艾克曼綜合了美國歷史、政治學與哲學,探討了美國人民主權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其提出美國憲政發展的三個重要憲法時刻:制憲建國期、戰後重建期、新政時期。並提出二元民主論,認為日常政治的決定,不可違背憲政時刻的人民決定。其亦主張,法官在解釋憲法時,必須先找出憲法時刻的抽象化原則並將新政時期的新價值,與制憲建國時期和戰後重建時期的價值予以整合,以解決當前的憲政爭議問題。

艾克曼的二元民主論,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想探討非正式修憲程序的問題,並不是探討憲法解釋的問題,但實際上,他仍然是參與了美國憲法學界對憲法解釋方法的爭論。尤其,他的理論,正是要為華倫法院的司法積極主義,提出辯護。

這本《我們人民:憲法根基》,主要是提出美國經驗的憲法理論。他的理論,是認為政治可以分為常態政治和憲法政治或稱憲法時刻。在憲法時刻下,由於高度動員全國人民,所制定出來的憲法,需要我們尊重與維持。而常態政治下國會以多數決做成的決定,卻可能是一時激情,而違反了憲法時刻下制定的憲法根基。

由於艾克曼教授是法律學者,這個憲法理論,最終的關懷,還是為了解決法律學者所關心的司法違憲審查正當性的問題。由於司法違憲審查,由少數幾個大法官,可以透過投票否決國會議員通過的法律,故一直以來,都有所謂反多數決的疑慮。而且大法官在解釋憲法時,似乎也有很多種解釋憲法的方法,有的強調基本人權,而會將自己的人權價值,放入憲法解釋中,而屢遭批評。艾克曼在本書提出的理論,也是想提出一個大法官解釋憲法的理論與方法。
  • 學術性導讀
  • 翻譯說明
  • 致謝
  • 第一部分 發現憲法
    • 第一章 二元民主論
      • 一、內省?
      • 二、基本概念
      • 三、一元民主論
      • 四、權利基礎論者
      • 五、歷史論
      • 六、結語
    • 第二章 兩百年迷思
      • 一、從哲學到歷史
      • 二、歷史的深沉發展
      • 三、憲法史的形塑
      • 四、內戰重建期
      • 五、新政期
      • 六、過去到現在
      • 七、結語
    • 第三章 一部憲法、三個政體
      • 一、採用政體的觀點
      • 二、早期共和的聯邦黨人政體
    • 第四章 中期共和
      • 一、憲法理念、制度現實
      • 二、聯邦最高法院:整合問題
      • 三、法的發展路徑
      • 四、重新詮釋中期共和
      • 五、重新思考新政期
    • 第五章 現代共和
      • 一、憲法理念、制度現實
      • 二、高階立法中的總統領導模式
      • 三、最高法院
      • 四、保留過去:卡洛林商品案及之後
      • 五、結語
    • 第六章 解釋的可能性
      • 一、落實到案例中
      • 二、將布朗案和葛利斯沃德案看作憲法政治行動
      • 三、預言或保留?
      • 四、布朗案作為憲法解釋的整合
      • 五、解釋葛利斯沃德案
      • 六、從布朗案、到葛利斯沃德案、到
      • 七、整合及憲法解釋
      • 八、終曲
  • 第二部分 新聯邦論
    • 第七章 帕布里亞斯
      • 一、概說
      • 二、憲法和革命
      • 三、解讀《聯邦黨人文集》
      • 四、代表人民
      • 五、憲法科學
      • 六、某些總結問題
    • 第八章 失落的革命
      • 一、20 世紀的懷疑者
      • 二、革命的兩個概念
      • 三、鄂蘭及超越鄂蘭
      • 四、伍德學說及伍德學說之外
      • 五、從聯邦黨人到《聯邦黨人文集》
      • 六、從進步論到新聯邦主義
    • 第九章 日常政治
      • 一、從成功的革命者到私人公民
      • 二、第三種類型
      • 三、強制民主
      • 四、日常投票
      • 五、日常政治資源:一份清單
      • 六、偏好議會內閣制的批評
      • 七、新聯邦主義者的回應?
      • 八、有效利用美德
      • 九、超越帕布里亞斯:現代的權力分立
      • 十、最高法院
    • 第十章 高階立法
      • 一、從日常政治到高階立法
      • 二、刻板觀點,及超越刻板觀點
      • 三、發出訊號
      • 四、提案功能
      • 五、動員人民參與審議
      • 六、納入法典
      • 七、三種懷疑論
    • 第十一章 為何選擇二元民主論
      • 一、民主:死亡和變形
      • 二、追蹤私人公民性
      • 三、傳統的主張
      • 四、終極問題
      • 五、新開始
      • 六、超越二元民主論?
  • 美國憲法大事記
  • Bruce Ackerman作者年表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