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政、學、界跨界推薦
本田善彥(自由撰稿人、《臺灣總統列傳》作者
何思慎(輔仁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林鈺祥(前立法委員)
林賢參(臺灣師範大學東亞系助理教授)
黃介正(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行政院陸委會前副主任委員)
黃菁菁(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
陳儀深(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副研究員)
楊明珠(中央通訊社駐日特派員)
管仁健(文經社主編)
蕭新煌(中央研究院社會所所長)
(姓氏排列按筆畫順序)
一、「釣魚臺列嶼主權該歸屬於哪一國?」是無意義的議題設定。
二、「主權」是一種具強烈的排他性與絕對性的觀念。如此情況下,國與國之間各持己見的理論對決時,是無法找出答案的。
三、全球化的進展下,支撐國民國家(nationstate)的主權、或領土的觀念已不是實體性質,而只剩「法律層面」而已。
四、回歸問題的本質,應該從居住在那附近的人們的利益中,來探討這個問題,才可以看到「有希望的未來」。
五、臺灣海峽兩岸擱置主權、進行交流的模式,是值得學習的。
2012年4月,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發表挑釁性言論,使得原本就複雜難解的釣魚臺列嶼主權歸屬爭議驟然升溫,甚至觸及「戰爭可能性」問題。值此之際,岡田充以長年擔任國際通信社記者,熟悉東亞局勢及政治人物的資歷,慨然接受日本蒼蒼社邀請撰寫此書,於同年11月出版,其終極關懷則為再簡單也再困難不過的「和平共榮」。
此書出版之後迅即引起熱烈討論,《亞洲週刊》於2013年1月刊登專文介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於2013年4月11日邀請作者赴院演說。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林滿紅、副研究員陳儀深、前駐日代表馮寄臺、中國時報東京支局長黃菁菁、中央社東京支局長楊明珠、前立委林鈺祥、資深日本文化政治評論人本田善彥(著有《臺灣總統列傳》)等人均肯定本書的分析與見解。
岡田充從歷史的角度出發,梳理臺灣、中國、日本三地在近現代史上的恩怨糾葛。指出日本右派欲藉「敵對型民族主義」引發日中摩擦的企圖,直指「領土型民族主義」論述之貧乏不可取,對於普遍擁抱「民族主義、國族主義」的東亞住民而言,不失為具備恢弘視野的嶄新觀點。
岡田充此書以詳實豐富的資料呈現出日、中、臺、美四方勢力歷年來圍繞著釣魚臺列嶼爭議的言論與作為,揭示隱藏在各方表面立場之下的深層意識,最後特別肯定馬英九總統於2012年8月所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認為此倡議中「擱置主權爭議、共謀合作發展」的理念,確實有益於此地由歷史塑造而成的共同生活圈之人民的福祉。
從釣魚臺列嶼問題談起,此書實際上促使讀者進一步省思長久以來對於「民族、國家、主權」的想像,當我們解開某些習以為常的桎梏之後,放開自我本位的絕對性價值觀,拒絕「領土民族主義的魔力」,改以多元、相對性的思維去面對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才能得到真正的和平與自由。
延伸閱讀
邵玉銘,《保釣風雲錄:一九七○年代保衛釣魚臺知識分子之激情、分裂、抉擇》
網野善彥,《重新解讀日本歷史》
小島毅,《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史》
《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近現代史》
與那原惠,《到美麗島:沖繩、臺灣我的家族物語》
本田善彥(自由撰稿人、《臺灣總統列傳》作者
何思慎(輔仁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林鈺祥(前立法委員)
林賢參(臺灣師範大學東亞系助理教授)
黃介正(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行政院陸委會前副主任委員)
黃菁菁(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
陳儀深(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副研究員)
楊明珠(中央通訊社駐日特派員)
管仁健(文經社主編)
蕭新煌(中央研究院社會所所長)
(姓氏排列按筆畫順序)
一、「釣魚臺列嶼主權該歸屬於哪一國?」是無意義的議題設定。
二、「主權」是一種具強烈的排他性與絕對性的觀念。如此情況下,國與國之間各持己見的理論對決時,是無法找出答案的。
三、全球化的進展下,支撐國民國家(nationstate)的主權、或領土的觀念已不是實體性質,而只剩「法律層面」而已。
四、回歸問題的本質,應該從居住在那附近的人們的利益中,來探討這個問題,才可以看到「有希望的未來」。
五、臺灣海峽兩岸擱置主權、進行交流的模式,是值得學習的。
2012年4月,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發表挑釁性言論,使得原本就複雜難解的釣魚臺列嶼主權歸屬爭議驟然升溫,甚至觸及「戰爭可能性」問題。值此之際,岡田充以長年擔任國際通信社記者,熟悉東亞局勢及政治人物的資歷,慨然接受日本蒼蒼社邀請撰寫此書,於同年11月出版,其終極關懷則為再簡單也再困難不過的「和平共榮」。
此書出版之後迅即引起熱烈討論,《亞洲週刊》於2013年1月刊登專文介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於2013年4月11日邀請作者赴院演說。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林滿紅、副研究員陳儀深、前駐日代表馮寄臺、中國時報東京支局長黃菁菁、中央社東京支局長楊明珠、前立委林鈺祥、資深日本文化政治評論人本田善彥(著有《臺灣總統列傳》)等人均肯定本書的分析與見解。
岡田充從歷史的角度出發,梳理臺灣、中國、日本三地在近現代史上的恩怨糾葛。指出日本右派欲藉「敵對型民族主義」引發日中摩擦的企圖,直指「領土型民族主義」論述之貧乏不可取,對於普遍擁抱「民族主義、國族主義」的東亞住民而言,不失為具備恢弘視野的嶄新觀點。
岡田充此書以詳實豐富的資料呈現出日、中、臺、美四方勢力歷年來圍繞著釣魚臺列嶼爭議的言論與作為,揭示隱藏在各方表面立場之下的深層意識,最後特別肯定馬英九總統於2012年8月所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認為此倡議中「擱置主權爭議、共謀合作發展」的理念,確實有益於此地由歷史塑造而成的共同生活圈之人民的福祉。
從釣魚臺列嶼問題談起,此書實際上促使讀者進一步省思長久以來對於「民族、國家、主權」的想像,當我們解開某些習以為常的桎梏之後,放開自我本位的絕對性價值觀,拒絕「領土民族主義的魔力」,改以多元、相對性的思維去面對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才能得到真正的和平與自由。
延伸閱讀
邵玉銘,《保釣風雲錄:一九七○年代保衛釣魚臺知識分子之激情、分裂、抉擇》
網野善彥,《重新解讀日本歷史》
小島毅,《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史》
《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近現代史》
與那原惠,《到美麗島:沖繩、臺灣我的家族物語》
- 封面
- 各界推薦
- 臺灣版序言
- 目錄
- 本書主張
- 譯文用詞說明譯者
- 前言
-
第一章 最壞的日中關係
-
第一節 尖閣諸島國有化所引爆的抗議行動
-
1 關於領土問題的基本觀點
-
2 石原都知事的購島提案
-
3 第一階段──從石原演說到七月初為止
-
4 第二階段──從宣布國有化決定到九月初為止
-
-
第二節 因國有化而航向危險水域
-
1 日中對於「國有化」的不同解讀
-
2 中國感到事態嚴重的邏輯
-
3 對日本而言「維持實效統治」才是重要的
-
4 中國打算讓日本回歸到「擱置」的默契
-
-
第三節 對經濟的影響備受矚目
-
1 來自上海日本商社職員的訊息
-
2 損害總額達四十八億日圓的長沙平和堂
-
3 青島AEON JUSCO黃島店與蘇州泉屋
-
4 UNIQLO、無印良品、7-Eleven、全家便利超商
-
5 損失慘重的旅遊業與汽車廠商
-
-
-
第二章 回顧歷史
-
第一節 固有領土的迷思
-
1 是否「在一八九五年正式併入日本領土」
-
2 井上清著《「尖閣」列島──釣魚諸島歷史之澄清》
-
3 「尖閣」命名於一九○○年
-
4 中國主張的「明治政府對外擴張政策的延伸」
-
-
第二節 美國的曖昧戰略──戰後秩序的論點
-
1 戰後秩序下日中雙方的主張
-
2 美國的立場──在主權紛爭裡不偏袒任何一方
-
-
第三節 「擱置」的歷史與記憶
-
1 田中角榮、周恩來會談記錄被刪除的怪事
-
2 日中和平友好條約談判中的晃動
-
3 右翼團體「日本青年社」所引起的建造燈塔事件
-
4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批准與登陸大戰
-
5 「不存在領土問題」的虛構
-
-
-
第三章 國際關係中的尖閣諸島問題
-
第一節 解讀中國的內在邏輯
-
1 中國外交姿態的變化──解讀中國共產黨的官方文件
-
2 維持一黨獨裁的危機感
-
3 全球化與一黨獨裁的拔河
-
4 既成的國際秩序與關係
-
-
第二節 日中關係──更加互不信任
-
1 漁船衝突事件以後的日中關係
-
2 中國艦隊通過與抑止論
-
3 以美軍重整的一環部署自衛隊與防空識別區問題
-
-
第三節 探索對中立場的美國
-
1 美國的重返亞洲與中國的利弊調整
-
2 多極化與相互依存構造中的重新調整
-
-
-
第四章 領土與國家的相對化
-
第一節 臺灣與兩岸關係
-
1 東海和平倡議
-
2 主權也擱置爭議的兩岸關係
-
3 放開領土的「魔力」吧
-
-
第二節 朝向日美中均衡的發展
-
1 執日本政治牛耳的中國威脅論
-
2 布里辛斯基的美中融合戰略論
-
3 季辛吉的中國觀
-
4 促成日、美、中安保對話
-
5 中臺統一的展望
-
6 中國也興起和平的「棄臺促統論」
-
-
第三節 超越境界的意識形態與文化
-
1 從金門可以看到超越國境的世界
-
2 曾經與臺灣為一體的沖繩或尖閣
-
-
-
附錄 日中臺各自主張主權的證據
-
日本方面
-
1 我國關於尖閣諸島主權的基本見解(二○一三年五月)
-
2 關於尖閣諸島Q&A
-
3 有關尖閣諸島的基本立場與相關事實
-
4 關於尖閣諸島的三個事實(二○一二年十月四日)
-
-
中國方面
-
1 釣魚島問題基本情況(二○一二年九月十四日)
-
2 《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白皮書(二○一二年九月廿五日)
-
-
臺灣方面
-
1 日本竊占釣魚臺列嶼之史實(二○一二年九月廿八日)
-
2 外交部:馬總統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呼籲相關各方和平處理釣魚臺列嶼爭議(二○一二年八月六日)
-
3 馬總統前往彭佳嶼視察,發表重要談話(二○一二年九月十日)
-
-
結語
-
- 版權頁
- 封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