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台灣人口從1993年即已進入聯合國界定的老化社會
家庭型態的核心化,促使老人向外尋求支援
老人福祉的議題日趨重要
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是三個不同的研究領域。《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將三個不同的研究領域串連在一起,主旨探討台灣社會的快速變遷是否會使得家庭型態日益核心化,而減弱家庭的養老的功能?促使老人不得不向遷徙在外的親人以及其他次級關係尋求支持。如何系統化衡量這種社會支持結構的改變,是《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的核心議題。而社會支持系統建構方法的正當性,則必需透過它對代間支持交換與老人的正負向心理福祉之影響予以檢討。隨著台灣人口從1993年進入聯合國所界定的老化社會,並開始快速老化,使得上述的議題日趨重要。有鑑於此,《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乃呈現分析1989年到2006年的多種相關研究調查研究之結果,以增加相關學者與政府機構的了解與重視。
家庭型態的核心化,促使老人向外尋求支援
老人福祉的議題日趨重要
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是三個不同的研究領域。《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將三個不同的研究領域串連在一起,主旨探討台灣社會的快速變遷是否會使得家庭型態日益核心化,而減弱家庭的養老的功能?促使老人不得不向遷徙在外的親人以及其他次級關係尋求支持。如何系統化衡量這種社會支持結構的改變,是《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的核心議題。而社會支持系統建構方法的正當性,則必需透過它對代間支持交換與老人的正負向心理福祉之影響予以檢討。隨著台灣人口從1993年進入聯合國所界定的老化社會,並開始快速老化,使得上述的議題日趨重要。有鑑於此,《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乃呈現分析1989年到2006年的多種相關研究調查研究之結果,以增加相關學者與政府機構的了解與重視。
- 孫序
- 黃序
- 陳序
-
第一章 引言
-
一、社會變遷
-
1. 都市化
-
2. 人口老化
-
-
二、家庭型態變遷
-
1. 家庭變遷理論
-
2. 台灣家庭型態的變遷
-
-
三、社會支持與心理福祉
-
1. 社會支持的研究類別
-
2. 社會支持的定義
-
3. 社會支持的衡量方法
-
4. 社會網絡
-
-
四、支持結構與支持行為
-
1. 社會支持行為之相關理論檢視
-
2. 支持結構對支持行為之影響
-
-
五、結語:本書結構
-
-
第二章 家庭型態與代間支持
-
一、新式家庭型態分類
-
1. 資料來源
-
2. 分類方法
-
3. 結果
-
-
二、兩代家戶型態
-
1. 資料
-
2. 方法
-
3. 結果
-
-
三、結語
-
-
第三章 戶基護航網絡與支持行為
-
一、資料來源
-
二、戶基護航網絡之建構與類型
-
1. 建構方法
-
2. 戶基護航網絡各圈之成員分配
-
3. 戶基護航網絡之細分類類型
-
4. 潛在類型
-
-
三、戶基護航網絡之支持功能
-
1. 潛在類型之支持功能與決定因素
-
2. 戶基護航網絡各圈之支持功能的影響因素與相互性
-
3. 戶基護航網絡完整性之影響
-
-
四、戶基護航網絡之動態性
-
五、結語
-
-
第四章 老人心理福祉
-
一、年齡對生活滿意的影響途徑
-
1. 年齡對生活滿意的影響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結果
-
-
二、年輪效應
-
1. 迴歸分析
-
2. 年輪效應的成因與政策意涵
-
-
三、休閒生活之理論與實務
-
1. 相關理論
-
2. 資料與方法
-
3. 各種活動參與之分配與變化
-
4. 活動參與變化之影響因素
-
-
四、結語
-
-
第五章 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
-
一、戶基護航網絡與生活滿意
-
1. 生活滿意之定義與測量
-
2. 生活滿意之影響因素
-
3. 研究架構
-
4. 研究變項之操作型定義
-
5. 分析結果
-
6. 討論
-
-
二、戶基護航網絡與憂鬱傾向
-
1. 文獻探討
-
2. 分析方法
-
3. 分析結果
-
4. 討論
-
-
三、結語
-
-
第六章 台灣老人家庭、社會支持與心理福祉研究的挑戰與對策
-
一、本書的挑戰
-
1. 根本的挑戰
-
2. 領域的挑戰
-
3. 資料的挑戰
-
4. 分析方法的挑戰
-
-
二、本書對挑戰的對策
-
1. 根本問題的對策
-
2. 領域上的對策
-
3. 資料的對策
-
4. 分析方法的對策
-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