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芭蕉俳文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5066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繼《奧之細道》、《芭蕉百句》後,日本「俳聖」松尾芭蕉經典之作──《芭蕉俳文》,中文世界首度譯出
三大名家絕佳組合
作者:松尾芭蕉日本俳諧大師、世界聞名俳句大家,享有「俳聖」之譽。是「元祿文化」的旗手。在日本文學史上的地位,媲美中國「詩聖」杜甫。
譯注者:鄭清茂美國麻州大學、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日本文學研究專家。
繪圖者:莊因知名作家、書畫家、史丹福大學退休教授

俳文又稱俳諧文,是具有俳味諧趣的文章
體式雖多,一以貫之的就是俳諧風雅之趣
俳文與俳句並列為俳諧文學
松尾芭蕉是把俳諧推展到最高峰的中心人物

松尾芭蕉(1644-1694),日本俳諧大家,在日本文學史上有「俳聖」之稱。松尾芭蕉的俳諧作品,主要有連句、發句、俳文三類。連句,如同漢詩的聯句,是一種兩人或以上的集體創作,必須照顧「附合」別人的前句,較難發揮個性或自我風格。發句是連句之首句,起句人等於連句的定調者,較有創意,所以後來能夠獨立出來稱為俳句,變成了日本文學的重要文類之一。
俳句,特別是松尾芭蕉的俳句,舉世聞名,影響所及,甚至在歐美有haiku,中國有漢俳的出現。至於俳文,雖有幾種外語(包括漢語)的零星譯介,但是知之者尚少。俳文又稱俳諧文,指具有俳味諧趣的文章。在體式上,以散文為主而置入或多或少的俳句於其間或文末。松尾芭蕉之前,已有類似之作,但尚無所謂俳文之稱;必須等到松尾芭蕉的出現,俳文才成熟而與俳句並列為俳諧文學之類。
俳文之體多式多樣,如俳句的題詞、小序、序跋、讚、記、頌、賦、傳、辭、說之類的短篇小品,以及紀行、日記等較長的文章。體式雖多,然而始終一以貫之者,就是所謂俳諧風雅之趣。其中《奧之細道》是松尾芭蕉俳文的唯一單行長篇,或另稱俳諧紀行文;是公認的世界文學經典之一,已有多種外語翻譯。漢譯本問世者亦不止一種,所以在漢語圈內並不陌生。
《芭蕉俳文》從松尾芭蕉的約一百篇短文中選出三十多篇,加上短篇紀行文〈野曝紀行〉、〈鹿島紀行〉、〈笈之小文〉、〈更科紀行〉四種,以及〈嵯峨日記〉一種,並略施注釋,以便介紹松尾芭蕉的俳文之美,盼有助於展現松尾芭蕉俳諧文學比較完整的面貌。

延伸閱讀:
《奧之細道》
《芭蕉百句》
《宋詩概說》
《元明詩概說》
《日本文學史》
  • 敘言
  • 芭蕉俳文
  • 常磐屋句合跋
  • 乞食翁
  • 虛栗跋
  • 士峰贊
  • 碾米聲
  • 竹林深處
  • 一枝軒
  • 牆梅
  • 伊勢紀行跋
  • 四山瓢
  • 閑居箴
  • 蓑蟲說跋
  • 續原跋
  • 示權七
  • 杖突坂落馬
  • 高野登山序
  • 十八樓記
  • 更科姨捨月
  • 芭蕉庵十三夜
  • 送越人
  • 曠野集序
  • 天宥法印追悼文
  • 銀河序
  • 紙衾記
  • 灑落堂記
  • 幻住庵記
  • 烏賦
  • 落柿舍記
  • 既望賦
  • 成秀庭松贊
  • 忘梅序
  • 移芭蕉詞
  • 許六離別詞
  • 閉關說
  • 悼松倉嵐蘭
  • 東順傳
  • 野曝紀行
  • 鹿島紀行
  • 笈之小文
  • 更科紀行
  • 嵯峨日記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