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一位見證動盪時代的歷史學者,一本橫亙九十載的歷史證言。
⊙本書是中國近代史學者李雲漢的治史經驗談,亦是記錄時代變局與個人學思歷程的珍貴回憶錄。「『悠悠』代表我的生活情境與人生理念:恬淡自適,爽然自安,在穩定卻也並不平坦的志業道路上,悠悠蕩蕩的進入了九十高齡。回顧前塵,卻也無愧無怍,自得其樂。」──李雲漢
一位見證動盪時代的歷史學者,一本橫亙九十載的歷史證言。
本書是中國近代史學者李雲漢的治史經驗談,
亦是記錄時代變局與個人學思歷程的珍貴回憶錄。【引言】
中華民國八十五(一九九六)年,我七十歲,出版了一冊學術自敘傳《史學圈裡四十年》。老友張玉法教授讀過後,覺得「意猶未盡」,建議我再寫一書談談「史學圈外」的事。我未作肯定的承諾,但也未曾忘記玉法兄的意見。心想:我雖是個平凡人,小人物,卻是生長在一個驚濤駭浪的大時代裡,青年時代經歷過不少風霜,四十年的公職也接觸到一些不尋常的人和事;身為近代歷史的研究者,有義務為所處的時代和環境作點證言。到民國一百零五(二○一六)年,已經九十歲了,有了時不我待的感慨。基於此一觀念,乃將歷年所撰四十篇自述性文字彙編為一冊《雲漢悠悠九十年》,留身邊隨時翻閱,想從浮生往塵中獲得自我了解、檢討、安慰,甚至「感覺良好」的「享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是小學時代寫日記時常引用的語句,當時並不了解這句話的真實輻射力;進入老境,才真正體會到陶淵明詩句「歲月不待人」的況味。時常想:有生之年,還能做點甚麼事?要不要對自己的一生作個交代?感謝內子提醒我:寫篇數萬字的自述,把一生值得一提的事簡單的說明一下,就好。於是決定寫這篇「夫子自道」式的文字,列為《雲漢悠悠九十年》之〈總述〉。知己老友們,不會笑我「自我陶醉」罷!本書是民國史學者、年屆九十高齡的李雲漢教授的回憶錄。內容上,包含三十餘篇或長或短的憶述性文章。從為躲避軍閥、抗日與內戰等戰禍的童年流亡記憶,再到落腳臺灣後完成高等教育的成長歷程,本書忠實記錄了作者於國民黨黨史會從事學術工作與服務五十餘年來,所接觸到不平凡的人事,包括曾獲羅家倫、黃季陸、秦孝儀的提拔,並於中國近代史學術研究上做出的傑出貢獻。全書橫亙作者八十餘載的重要紀錄、所思所感與學術道路上的治學理念。
⊙本書是中國近代史學者李雲漢的治史經驗談,亦是記錄時代變局與個人學思歷程的珍貴回憶錄。「『悠悠』代表我的生活情境與人生理念:恬淡自適,爽然自安,在穩定卻也並不平坦的志業道路上,悠悠蕩蕩的進入了九十高齡。回顧前塵,卻也無愧無怍,自得其樂。」──李雲漢
一位見證動盪時代的歷史學者,一本橫亙九十載的歷史證言。
本書是中國近代史學者李雲漢的治史經驗談,
亦是記錄時代變局與個人學思歷程的珍貴回憶錄。【引言】
中華民國八十五(一九九六)年,我七十歲,出版了一冊學術自敘傳《史學圈裡四十年》。老友張玉法教授讀過後,覺得「意猶未盡」,建議我再寫一書談談「史學圈外」的事。我未作肯定的承諾,但也未曾忘記玉法兄的意見。心想:我雖是個平凡人,小人物,卻是生長在一個驚濤駭浪的大時代裡,青年時代經歷過不少風霜,四十年的公職也接觸到一些不尋常的人和事;身為近代歷史的研究者,有義務為所處的時代和環境作點證言。到民國一百零五(二○一六)年,已經九十歲了,有了時不我待的感慨。基於此一觀念,乃將歷年所撰四十篇自述性文字彙編為一冊《雲漢悠悠九十年》,留身邊隨時翻閱,想從浮生往塵中獲得自我了解、檢討、安慰,甚至「感覺良好」的「享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是小學時代寫日記時常引用的語句,當時並不了解這句話的真實輻射力;進入老境,才真正體會到陶淵明詩句「歲月不待人」的況味。時常想:有生之年,還能做點甚麼事?要不要對自己的一生作個交代?感謝內子提醒我:寫篇數萬字的自述,把一生值得一提的事簡單的說明一下,就好。於是決定寫這篇「夫子自道」式的文字,列為《雲漢悠悠九十年》之〈總述〉。知己老友們,不會笑我「自我陶醉」罷!本書是民國史學者、年屆九十高齡的李雲漢教授的回憶錄。內容上,包含三十餘篇或長或短的憶述性文章。從為躲避軍閥、抗日與內戰等戰禍的童年流亡記憶,再到落腳臺灣後完成高等教育的成長歷程,本書忠實記錄了作者於國民黨黨史會從事學術工作與服務五十餘年來,所接觸到不平凡的人事,包括曾獲羅家倫、黃季陸、秦孝儀的提拔,並於中國近代史學術研究上做出的傑出貢獻。全書橫亙作者八十餘載的重要紀錄、所思所感與學術道路上的治學理念。
- 壹 總述
-
貳 散記
-
我的小學時代
-
生活在敵後戰區裡
-
我的母校:山東省立昌樂中學
-
國破山河在―五十年前流亡生活追憶
-
助教工作的回憶
-
指南山下話當年―五十年前就讀政大研究部的回憶
-
黨事八九樁
-
陽明書屋瑣憶
-
琴鳴瑟和
-
懷元廬隨筆
-
書情‧友情‧史情
-
退休五年
-
北美散記
-
一段頗為充實的歲月
-
愴然於心
-
《山東文獻》休刊志感
-
我家三遷
-
偉人已走入歷史
-
花蓮天祥二日遊
-
再到美國
-
南京匆匆四日記興
-
木柵鄉居樂
-
筆耕一周甲
-
看書畫‧憶師友
-
八十雜談
-
入選臺北大學傑出校友
-
江南水鄉七日之旅
-
金婚話往
-
我的同學們
-
中部山區觀光地帶三日遊
-
閱讀偶得之樂
-
再到北京
-
辛卯隨意談
-
癸巳冬月書文緣
-
兒喪三十三年
-
- 叁 尾語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