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尚書》為政書,載錄二帝三王聖賢嘉言要道,為歷代政府典章制度、朝堂論議之基礎。本書內容概分為〈禹貢〉、經筵、科舉三項議題。〈禹貢〉在探究明代學者如何研究〈禹貢〉以達到「通地理,治天下」的目。經筵為皇帝講授經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論述宋、明兩代儒者藉經筵講讀《尚書》之機,發揮道要,感格君心,幫助君王學習處理政務能力。明代科舉採「分經取士」制,《尚書》採南宋蔡沈《書集傳》,首論明代《尚書》類科考用書,略分為刪節類、講章類及擬題類三大類,目的在便利士子閱讀,瞭解篇章旨意及段落大義,幫助讀者掌握內容,以利考生參加科考之寫作及答題。次論明代科舉《尚書》義出題方式及考經書義之目的,在考察士子之經義思想所在。
- 自序
-
緒論
-
第一節 宋明《尚書》學研究的意義
-
第二節 研究狀況的概述與研究方法
-
-
上編 宋代《尚書》學
-
第一章 張九成及其《尚書》學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張九成生平及其著作
-
第三節 《尚書詳說》解經的方法
-
第四節 張九成《尚書詳說》內容述要
-
第五節 結論
-
-
第二章 黃度及其《尚書》學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黃度生平及其相關問題
-
第三節 《尚書說》的訓釋方法
-
第四節 《尚書說》內容述要
-
第五節 結論
-
-
第三章 宋代《尚書》帝王學:徐鹿卿及其《尚書》經筵講義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徐鹿卿之生平與著作
-
第三節 宋朝之經筵講讀制度
-
第四節 《尚書》經筵講義內容分析
-
第五節 結論
-
-
-
下編 明代《尚書》學
-
第四章 劉三吾編纂《書傳會選》及其相關問題探究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書傳會選》的編纂動機
-
第三節 《書傳會選》的修纂人問題
-
第四節 〈凡例〉所稱刪改蔡《傳》六十六條問題
-
第五節 《書傳會選》對蔡沈《書集傳》的增補
-
第六節 〈召誥〉篇刪改情形
-
第七節 結論
-
-
第五章 通經以致用:明代〈禹貢〉學
-
第一節 茅瑞徵及其《禹貢匯疏》
-
第二節 夏允彝及其《禹貢古今合註》
-
-
第六章 明代《尚書》帝王學:明代《尚書》經筵講章
-
第一節 魏校及其《尚書》經筵講義
-
第二節 倪元璐及其《尚書》經筵講章
-
-
第七章 明代科舉《尚書》學
-
第一節 明代《尚書》類科舉考試用書
-
第二節 明代《尚書》科舉用書探究
-
第三節 明代科舉與《尚書》的關係—以《會試錄》為探討中心
-
-
- 結論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