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守好心理界限,找回關係的自我決定權
重建心理界限練習×自我安慰方法×鍛鍊心理界限
我們都能活出快樂自信的自己
★人際關係困難,不在於不夠努力,
而是心理界限出問題。
不懂得拒絕別人,習慣性為他人著想,換來的只是心累?
→保有善良之心不對嗎?其實那只是不成熟的善良;不是善良,而是自我太脆弱。
「我以為我做好,我們的關係就會變好……」
→你知道你被情感枷鎖綑綁住嗎?哪種人會被控制?
人與人相處,就好像在玩兩人三腳的遊戲,儘管有人很認真,但如果不能配合同伴的腳步,就很容易絆倒跌傷。或者,我們自己很認真玩遊戲,對方卻一點都不在意,可能會讓我們氣得想解開繩子自己跑,或甚至想換一個搭檔算了。只是,把對方換掉,難道就讓彼此好配合,解決問題嗎?
★身體疼痛的時候我們都懂得照顧身體,
人際關係出了問題,
為什麼不懂得照顧自己?
建立心理界限並非只有安慰自己,
它是重新建造人際關係的變化心理學。
◎不健康的心理界限分為四種類型,找出你傾向哪幾類,對應自我訓練的方法
順應型:不願與人產生衝突,不懂如何拒絕或表達自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情感、身體訊號及興趣。
照顧型:你開心我才開心,但無私奉獻的關愛,只會促使對方依賴自己,變成讓雙方都很辛苦的病態關係。
防禦型:總是要劃清界線和保持距離,不信任是他們的核心問題,在人際關係中,「危機感」總是優先於「親密感」的出現。
支配型:高度自我中心、看似自信滿滿,但對於一點點批評和挫折感到恥辱,
習慣利用支配與剝削形成人際關係。
◎重建心理界限的關係練習
1.理解自我關係史。
2.練習治療依戀損傷。
3.以自我表現訓練的P.A.C.E四階段法,建立屬於自己的心理界限。
4.練習說「不」,從生活小事開始找回自我決定權。
5.有我在的地方,就有人際關係──創造「自我的世界」。
6.
推薦人
李崇建親子作家
番紅花親職/飲食作家
重建心理界限練習×自我安慰方法×鍛鍊心理界限
我們都能活出快樂自信的自己
★人際關係困難,不在於不夠努力,
而是心理界限出問題。
不懂得拒絕別人,習慣性為他人著想,換來的只是心累?
→保有善良之心不對嗎?其實那只是不成熟的善良;不是善良,而是自我太脆弱。
「我以為我做好,我們的關係就會變好……」
→你知道你被情感枷鎖綑綁住嗎?哪種人會被控制?
人與人相處,就好像在玩兩人三腳的遊戲,儘管有人很認真,但如果不能配合同伴的腳步,就很容易絆倒跌傷。或者,我們自己很認真玩遊戲,對方卻一點都不在意,可能會讓我們氣得想解開繩子自己跑,或甚至想換一個搭檔算了。只是,把對方換掉,難道就讓彼此好配合,解決問題嗎?
★身體疼痛的時候我們都懂得照顧身體,
人際關係出了問題,
為什麼不懂得照顧自己?
建立心理界限並非只有安慰自己,
它是重新建造人際關係的變化心理學。
◎不健康的心理界限分為四種類型,找出你傾向哪幾類,對應自我訓練的方法
順應型:不願與人產生衝突,不懂如何拒絕或表達自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情感、身體訊號及興趣。
照顧型:你開心我才開心,但無私奉獻的關愛,只會促使對方依賴自己,變成讓雙方都很辛苦的病態關係。
防禦型:總是要劃清界線和保持距離,不信任是他們的核心問題,在人際關係中,「危機感」總是優先於「親密感」的出現。
支配型:高度自我中心、看似自信滿滿,但對於一點點批評和挫折感到恥辱,
習慣利用支配與剝削形成人際關係。
◎重建心理界限的關係練習
1.理解自我關係史。
2.練習治療依戀損傷。
3.以自我表現訓練的P.A.C.E四階段法,建立屬於自己的心理界限。
4.練習說「不」,從生活小事開始找回自我決定權。
5.有我在的地方,就有人際關係──創造「自我的世界」。
6.
推薦人
李崇建親子作家
番紅花親職/飲食作家
- 前言 從孩子,轉變為成人的人際關係
-
第1部 問題出在心理界限,你的人際關係還好嗎?
-
第1章 善良的人,不一定要這麼辛苦
-
・常因善良的個性吃虧?關於成熟與不成熟的善良
-
・人們過於親切的理由
-
・不是善良,而是「示弱」
-
-
第2章 為何愈親近的人傷我們愈重?
-
・多數人都被傷害過,卻認為從沒給過他人「傷痛」
-
・當心理界限變得模糊:想要擁有人際關係的強烈欲望
-
・期望著無望:錯以為缺乏而衍生的悲劇
-
-
第3章 控制者與被控制者
-
・被「連結感」鐐銬的情感枷鎖
-
・常見的情感枷鎖
-
・情感控制者與情感被控制者
-
・哪種人會被控制?
-
-
第4章 什麼是心理界限?
-
・自我的束縛
-
・心理界限的功能
-
・當心理界限出問題:模糊或僵化
-
・心理界限失衡的悲劇:愛可與納西瑟斯
-
-
第5章 如何形成心理界限
-
・嬰兒出生的心理學
-
・依戀損傷扭曲了幼兒發展
-
・全都是父母的問題嗎?
-
・「恢復」依戀的重要性
-
・文化發展與心理界限的關係
-
-
-
第2部 扭曲的心理界限:順應型、照顧型、防禦型、支配型
-
第6章 心理界限出了問題?
-
・人類心智發展
-
・孩子們的創傷:創傷型的發展障礙
-
・心理不成熟與過熟的孩童
-
・過度分化的自我──警戒的心理界限
-
・未分化的自我─模糊的心理界限
-
・心理界限的欺騙者與守衛者
-
・心理界限異常的逆功能關係框架
-
-
第7章 不願與人產生衝突:順應型
-
・為什麼要完全配合對方?
-
・未能及時解決的分離焦慮
-
・在待人處事時遇到的問題
-
-
第8章 你開心我才開心:照顧型
-
・要照顧到每個人才能安心
-
・嚴重的責任感糾結
-
・在待人處事時遇到的問題
-
-
第9章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防禦型
-
・你是你,我是我
-
・根深柢固的不信任感
-
・在待人處事時所遇到的問題
-
-
第10章 只懂自己的人:支配型
-
・利用支配與剝削形成的人際關係
-
・藏匿在憤怒後的「羞恥心」
-
・在待人處事時所遇到的問題
-
-
-
第3部 幸福的人際關係條件,擁有健康的心理界限所需的五大條件
-
第11章 關係調節力:調節關係深度的能力
-
・健康的心理界限是生命正反兩面的合併
-
・適當的懷疑與主動思考的能力
-
・公式的分化與基本信賴
-
-
第12章 互相尊重感:既分開又一起
-
・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是?
-
・融洽相處卻又不同
-
・跳脫機械的對稱
-
-
第13章 揣測心之心:我的心與你的心
-
・形成安全依戀的育兒祕訣
-
・為何辛苦卻說不出口?
-
・每個人都有「同理圈」
-
・因心理界限引起的共感能力問題
-
・分享內心經驗
-
-
第14章 衝突恢復力:恢復比迴避重要
-
・處理衝突的方式
-
・相較於不起衝突,更重要的是「衝突恢復力」
-
-
第15章 誠實的自我表現:拋開過度的害怕
-
・太過誠實,會有莫名的恐懼?
-
・常常心口不一
-
・細膩與粗糙的誠實
-
-
-
第4部 心理界限的重建,重建心理界線、找回「像自己」的生活方法
-
第16章 理解關係史
-
・最初的人際關係,支配人生裡的所有關係
-
・了解不斷重蹈覆轍的「我的關係史」
-
・你發現了什麼?
-
-
第17章 治療依戀損傷
-
・會改變關係嗎?
-
・區分過去與現在的關係
-
・想要脫離傷痛嗎?
-
・安慰自己的能力
-
-
第18章 建立心理界限的自我表現訓練 P.A.C.E.
-
・第一階段:暫停 Pause ─ 練習暫停與保留自動反應
-
・第二階段:意識 Awareness ─ 意識到自己的情感、需求與責任
-
・第三階段:調節 Control ─ 根據情況與對象來調節自己的反應
-
・第四階段:表達 Self-Expression ─ 誠實且慎重
-
-
第19章 練習說「不」
-
・決定權在你手上
-
・訓練拜託他人:我能拜託你,而你可以拒絕我
-
・拒絕的表現:我拒絕的不是你,而是你的請求
-
・不同心理界限問題類型的拒絕訓練
-
・真要斷絕關係:冷靜表達不滿的方法
-
-
第20章 打造「自我世界」
-
・現在我的人生中,擁有了什麼?
-
・建立健康的自我世界所需的東西
-
・自己產生快樂的力量,我的「安逸感來源」是什麼?
-
-
- 後記 心理界限超越心理界限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