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他的記憶失落了,
但他仍渴求愛與被愛。
台灣第一本集結失智症患者全方位醫療照護與心理需求的專書。
目前台灣已有26萬多人失智,平均每88人就有1人失智。
台灣失智人口正以每天平均增加38.1人的速度成長。
但即使失智了,我們仍希望被當成「一個人」,而非只是「一個病」來對待。請為失智者寫下「愛護履歷表」。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鄧世雄(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撰推薦序。
池田學(日本大阪大學精神醫學教授;國際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周貞利(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黃宗正主任(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詹鼎正(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賴德仁(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劉秀枝(台北榮總特約醫師)、諶立中(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暖心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即使他忘了你,他仍記得愛。
請寫下「愛護履歷表」,讓他到最後一刻,都擁有尊嚴的照護。
一本從發現家人失智的那一刻開始,你就應該擁有的書:
‧3大最容易被忽略的失智警訊。
‧6個方法,幫助你帶失智者就醫。
‧6大訣竅,讓你更能與失智者溝通。
‧9個關鍵,當你想在家照護失智者,不可不知。
‧3招,讓失智者願意動動腦。
‧5項原則,當你為失智者準備食物。
‧11則叮嚀,為失智者打造友善空間。
‧3大準則,這樣選擇日照中心。
‧8種撇步,當失智者有妄想等精神狀況。
‧6大方向,選擇合適的長照機構。
‧29則暖心提醒,讓你照護失智者不孤單。
在本書的字裡行間,台北榮總精神科蔡佳芬醫師懇切叮嚀,在照護過程中,當你發現失智者,讓你感傷掉淚時,請記得放慢步調,調整呼吸;當你發現失智者,讓你生氣時,請試著理解,他不是故意的。在診間,她更常配合失智者家屬「演出」,只為讓失智者擁有更舒適的生活。
她是每個月平均與近千名長者、失智者或其照護者接觸的醫師,更是一位能充分感受失智者與家屬椎心苦痛的醫師,於是,她寫下的這本書,除了「愛護履歷表」,更多的是非常實用且具體的各種方法。另外,蔡醫師特別整理「可諮詢的單位與申請的資源」,因為,在照護失智者的漫漫長路上,「你並不是一個人」。唯有集結更好的支援與資源,我們才能陪伴失智者走下去。
◎台灣第一本「以人的尊嚴為中心」,集結失智症患者全方位醫療照護與心理需求的失智者照護全書。
◎本書作者蔡佳芬醫師每個月平均與近千名長者、失智者或其照護者接觸,也曾前往美國南加州大學阿茲海默氏症與失智症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她的學、經歷完整,經驗更是豐富,但除此之外,她更有一顆能同理病人苦痛的心。
◎除了藥物、生活、行為上的各式照護,如果能了解失智者的生命故事,為失智者寫「愛護履歷表」,甚至為他們製作一本生命故事書,就是對失智者最友善尊嚴的方式,因為失智者也是一個人,他們也渴望著被理解與貼近。
◎「蔡佳芬醫師將診間片段的提醒與叮嚀,有系統地寫進《當最愛的人失智──除了醫療,寫一份「愛護履歷表」,才是最完整與尊嚴的照護》。更令人感佩的是,每月平均照顧近千名長者的她毫不藏私,將多年功力淬鍊成各種口訣,不但新手家屬上手容易,連有經驗的照護者看了,也有打通任督二脈的快感。」──吳佳璇(精神科醫師)
◎「這本《當最愛的人失智──除了醫療,寫一份「愛護履歷表」,才是最完整與尊嚴的照護》,依舊是以蔡醫師細膩的文筆,同理又溫暖地告訴讀者有關失智者可能面臨的難題,集結了失智者全方位的照護與心理需求,不僅在醫療上有很完整的剖析與最實用的建議,她所提出為失智者寫一份『愛護履歷表』,每篇讀來不只令人動容,更十分實用。對於失智照顧者而言,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好書。」──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鄧世雄執行長
但他仍渴求愛與被愛。
台灣第一本集結失智症患者全方位醫療照護與心理需求的專書。
目前台灣已有26萬多人失智,平均每88人就有1人失智。
台灣失智人口正以每天平均增加38.1人的速度成長。
但即使失智了,我們仍希望被當成「一個人」,而非只是「一個病」來對待。請為失智者寫下「愛護履歷表」。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鄧世雄(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撰推薦序。
池田學(日本大阪大學精神醫學教授;國際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周貞利(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黃宗正主任(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詹鼎正(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賴德仁(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劉秀枝(台北榮總特約醫師)、諶立中(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暖心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即使他忘了你,他仍記得愛。
請寫下「愛護履歷表」,讓他到最後一刻,都擁有尊嚴的照護。
一本從發現家人失智的那一刻開始,你就應該擁有的書:
‧3大最容易被忽略的失智警訊。
‧6個方法,幫助你帶失智者就醫。
‧6大訣竅,讓你更能與失智者溝通。
‧9個關鍵,當你想在家照護失智者,不可不知。
‧3招,讓失智者願意動動腦。
‧5項原則,當你為失智者準備食物。
‧11則叮嚀,為失智者打造友善空間。
‧3大準則,這樣選擇日照中心。
‧8種撇步,當失智者有妄想等精神狀況。
‧6大方向,選擇合適的長照機構。
‧29則暖心提醒,讓你照護失智者不孤單。
在本書的字裡行間,台北榮總精神科蔡佳芬醫師懇切叮嚀,在照護過程中,當你發現失智者,讓你感傷掉淚時,請記得放慢步調,調整呼吸;當你發現失智者,讓你生氣時,請試著理解,他不是故意的。在診間,她更常配合失智者家屬「演出」,只為讓失智者擁有更舒適的生活。
她是每個月平均與近千名長者、失智者或其照護者接觸的醫師,更是一位能充分感受失智者與家屬椎心苦痛的醫師,於是,她寫下的這本書,除了「愛護履歷表」,更多的是非常實用且具體的各種方法。另外,蔡醫師特別整理「可諮詢的單位與申請的資源」,因為,在照護失智者的漫漫長路上,「你並不是一個人」。唯有集結更好的支援與資源,我們才能陪伴失智者走下去。
◎台灣第一本「以人的尊嚴為中心」,集結失智症患者全方位醫療照護與心理需求的失智者照護全書。
◎本書作者蔡佳芬醫師每個月平均與近千名長者、失智者或其照護者接觸,也曾前往美國南加州大學阿茲海默氏症與失智症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她的學、經歷完整,經驗更是豐富,但除此之外,她更有一顆能同理病人苦痛的心。
◎除了藥物、生活、行為上的各式照護,如果能了解失智者的生命故事,為失智者寫「愛護履歷表」,甚至為他們製作一本生命故事書,就是對失智者最友善尊嚴的方式,因為失智者也是一個人,他們也渴望著被理解與貼近。
◎「蔡佳芬醫師將診間片段的提醒與叮嚀,有系統地寫進《當最愛的人失智──除了醫療,寫一份「愛護履歷表」,才是最完整與尊嚴的照護》。更令人感佩的是,每月平均照顧近千名長者的她毫不藏私,將多年功力淬鍊成各種口訣,不但新手家屬上手容易,連有經驗的照護者看了,也有打通任督二脈的快感。」──吳佳璇(精神科醫師)
◎「這本《當最愛的人失智──除了醫療,寫一份「愛護履歷表」,才是最完整與尊嚴的照護》,依舊是以蔡醫師細膩的文筆,同理又溫暖地告訴讀者有關失智者可能面臨的難題,集結了失智者全方位的照護與心理需求,不僅在醫療上有很完整的剖析與最實用的建議,她所提出為失智者寫一份『愛護履歷表』,每篇讀來不只令人動容,更十分實用。對於失智照顧者而言,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好書。」──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鄧世雄執行長
- 封面
- 作者簡介
- 【推薦序一】照顧失智者,是台灣島上每個人的事
- 【推薦序二】一本不可或缺的好書
- 【代自序】當最愛的人失智,一個老年精神科醫師的自問自答
- 【前言】最常被忽略的3大失智症警訊
-
輯一 當家人得了失智症
-
精神科?神經科?失智症究竟要看哪一科?
-
6大方法,幫助你帶失智者就醫
-
家人陪同失智者就醫時,可以做哪些準備?
-
失智症分輕、中、重,家人目前是屬於哪一個階段?
-
我該告訴家人,他得了失智症嗎?
-
老老照護,可別先走一步
-
-
輯二 關鍵一:在日常上,如何照護失智者?
-
6大訣竅,更能與失智者溝通
-
活用5大原則,當你為失智者準備食物
-
失智者穿衣指南
-
11個叮嚀,為失智者打造友善空間
-
醫師,銀杏可以治失智嗎?
-
該如何選擇日照中心?
-
當你想在家照護失智者,9個關鍵,不可不知
-
如何防範失智者走失?
-
-
輯三 關鍵二:如何照顧失智者的心理層面
-
他不是失智了嗎,怎麼還會有這些衝動?──8撇步,你可以這麼應對
-
3招,讓失智者願意動動腦
-
了解失智者的生命故事
-
為失智者做一本「生命故事書」
-
替失智者寫一份「愛護履歷表」
-
-
輯四 當那一天來臨
-
答應我,別送我去安養院
-
一個人倘若失智,如何安老?
-
6大方向,選擇最合適的長照機構
-
病人自主權利法──我願意
-
善終成了難圓的心願──生命最後一哩路,誰來守護?
-
- 【附錄一】抽血是否就可以知道有沒有得到阿茲海默氏症?
- 【附錄二】「愛護履歷表」示範
- 【附錄三】當家人失智,你可以諮詢的單位與申請的資源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