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臺灣近代攝影藝術史概論:1850年代至2018年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82112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透過梳理臺灣的攝影藝術發展進程,介紹近二百四十多位藝術家、橫跨一百六十年(1850年代至2018年)的攝影作品,其類型涵蓋了傳統古典技法攝影、沙龍寫意攝影、寫實攝影、專題紀實攝影、人像攝影、文化地景攝影、現代意識攝影、心象攝影、美術攝影、女性攝影、觀念攝影、編導與扮裝攝影、後設與造形攝影影像以及換位的擬像影像等七大章節,評述並分析各類型藝術家的攝影技巧與創作理念,提供攝影藝術愛好者、研究和創作的莘莘學子,一本臺灣近代攝影藝術簡史綜覽性的專書。
  • 推薦序1 姜麗華博士攝影藝術史觀書寫
  • 推薦序2 向日本攝影借鏡,看書寫臺灣攝影藝術史之重
  • 推薦序3 穿越雙層玻璃看見臺灣攝影的多樣時空
  • 謝誌
  • 導論
    • 第一節 臺灣攝影史各家說法
    • 第二節 書寫架構與內容
  • 第一章 清領時期臺灣攝影濫觴
    • 第一節 與日本的淵源
    • 第二節 西洋人的異域風俗
    • 第三節 馬偕行醫傳教史料
  • 第二章 日治時期臺灣寫真攝影
    • 第一節 寫真帖時期
    • 第二節 寫真館時期
    • 第三節 工藝寫真興起
    • 第四節 業餘攝影濫觴
  • 第三章 二戰後初期的臺灣攝影
    • 第一節 唯美沙龍的寫意攝影
    • 第二節 快門三劍客(攝影三劍客)
    • 第三節 早期的直接寫實攝影
  • 第四章 轉型時期的臺灣攝影
    • 第一節 報刊雜誌、電視廣告的影響
    • 第二節 「V-10視覺藝術群」的影響
    • 第三節 南臺灣美術攝影的萌芽
  • 第五章 鄉土文化運動時期的臺灣攝影
    • 第一節 庶民鄉土紀實與專題人像攝影
    • 第二節 《人間》雜誌影響下的專題紀實報導
    • 第三節 文化地景攝影
  • 第六章 多元跨域時期的臺灣攝影(上)
    • 第一節 影像理論的影響
    • 第二節 現代意識攝影
    • 第三節 心象攝影的發展
    • 第四節 美術攝影的展望
  • 第七章 多元跨域時期的臺灣攝影(下)
    • 第一節 臺灣女性攝影風格演繹
    • 第二節 專題影像藝術
    • 第三節 觀念影像藝術
    • 第四節 造像影像藝術
  • 後記 臺灣攝影藝術迢迢路
  • 參考文獻
  • 附圖
  • 附錄
    • 附錄一 引述作品圖像來源
    • 附錄二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所藏臺灣寫真帖(總共93帖)
    • 附錄三 日治時期歷任臺灣總督
    • 附錄四 日治時期臺灣登記有案的寫真館及主持人一覽表
    • 附錄五 臺灣近代藝術運用攝影裝置的作品(1985年至2003年為止)
    • 附錄六 臺灣女性藝術家以攝影作為藝術創作的展覽
    • 附錄七 創作者出生年表
  • 索引 依創作者姓名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