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講故事」的「人」:莫言小說敘事視角和人稱機制研究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26551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作者從敘述視角切入,來探討莫言小說敘事的成功經驗,闡明了敘事視角對莫言小說藝術價值生成的意義,為深化莫言小說敘事研究做出了獨特的貢獻。莫言衝破了小說創作的種種禁忌,開拓出新的小說疆域,
為中國當代小說敘事學的發展開拓了新的路徑。序一 西強博士印象---賀立華
忘記是哪國的諺語了―「不要說你是誰,只要你說出你朋友是誰,我就知道你是誰」。幾年前,正當我們組建國家項目(張志忠教授領銜,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世界性與本土性交匯:莫言文學道路與中國文學的變革研究」)團隊時,著名青年學者陜西師範大學李躍力教授向我力薦他的好友王西強博士。才子躍力,治學嚴謹,心氣高邁,能入他法眼的青年學者不多,我信躍力。
與躍力神清骨秀的書院氣不同,西強博士是帶著山東漢子的質樸硬朗而又溫文爾雅的春風來到這個團隊的。初入項目組,他做了一次學術討論會的綜述發言,令人耳目一新。幾十位學者發言一次聽過,他機敏地撲捉了各位學者論說的新意要點,刪繁就簡,迅速歸類,逐一點評,準確生動,博得滿堂彩。這種活兒,需要很強的記憶力、歸納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更需要寬廣的知識面和高屋建瓴的識見。他的點評,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西強科班是英語,陜西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教育專業本科畢業後,即留校任教,執教期間改換門庭攻讀了中文系的碩士、博士學位,並進入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跟隨楊揚教授做博士後研究。僅就三部學位論文的題目,即可見出他研究領域之廣泛:學士論文《許淵沖古詩英譯「三美論」研究》、碩士論文《從故鄉記憶到多重話語敘事的視角轉換―莫言小說敘事視角及其功能分析》、博士論文《曾樸、曾虛白父子及「真善美作家群」研究》;從他承擔的國家、省、部、校等各級別的研究項目可以見出西強的興趣和博學:「中國當代小說在英語國家的譯介、傳播與接受研究」、「吳宓翻譯研究」、「莫言小說英譯研究」、「中國現代敘事詩史」(學術外譯項目)……他關注中國古典詩詞的翻譯、更關注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域外傳播,他關注近代以來域外文學的輸入,也關注中國作品的輸出與接受。可以說西強博士學養的優勢,在於打通了古今,也打通了中外,他是在一個深遠寬廣的視域裡從事教學的,唯有此,他的科研方能高飛遠舉。
西強君的博士論文《曾樸、曾虛白父子及「真善美作家群」研究》展現了他的學術優勢:論文從中國晚清文學與民國及現代文學的關係入手,進行了細緻的史料爬梳和觀點歸納,展現了百餘年來關於曾氏父子研究與「真善美作家群」研究的歷史與現狀。西強深入地探究了文學史上這個始於1927年堅持了四年之久的特殊的文學團體的組織結構、運作方式、文化姿態、政治理想、變革思路和文學著譯實績。西強肯定了這個團體獨特的「法國沙龍」式文學生活方式、群體性的文化模式、放低啟蒙姿態以「建設群眾文學」的主張;肯定了這個作家團體獨特的歷史貢獻,也指出了他們的矛盾:他們是20世紀三十年代積極參與中國文學變革的一支生力軍,但他們又是頑強地堅守自己的文學個性、自覺地與「革命文學」主潮保持著一定距離的團隊,他們獨特的審美訴求、文學理想與社會現實政治需求之間存在著深刻的思想矛盾……西強君對「真善美作家群」的研究,為後人考察三十年代文學的生態提供了一個頗為獨特的歷史視角,給人以深刻的歷史回味和思想啟發。西強君的這種研究,既有學術價值,又有現實意義。這種研究,如果沒有中國古籍整理的功夫,沒有西學資源的背景,沒有對當代文化的體察和思考,是很難做到的。
西強博士對於莫言的研究是在古今中外和中國東部與西部文化座標點上進行的。他以「莫言與賈平凹小說敘事比較研究」的研究選題參與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世界性與本土性交匯:莫言文學道路與中國文學的變革研究」,對當今西部作家領軍人物賈平凹與山東作家莫言進行比較研究,這個選題讓他吃透了商洛文化、秦漢風度與齊魯文化之間的差異,吃透了賈平凹「商州山地」的隱逸神祕與莫言「高密東北鄉」的自由奔放;他的「莫言研究史料整理與研究」這個縱深長達三十五年的學術研究史的研究,讓他踏破鐵鞋,跑遍大江南北,深挖細找了每一個資料的來龍去脈細枝末節……這種對歷史的尊重和孜孜不倦萬苦不辭的求索精神,令人感動。西強博士不僅具有文學外部研究的寬廣視閾,而且有著對文學內部深入研究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很吃功夫的「笨」活兒,需要扎扎實實反反覆覆細讀原著,來不得半點兒討巧。他的莫言小說的敘事研究著述即是明證,他細讀了莫言的十一部長篇和百餘部中短篇,梳理考察了數百位評論家的論述觀點,在此基礎上,西強對莫言三十多年來小說創作的敘事視角、敘事功能、人稱機制、語言表達、結構安排、審美風格……進行了全面而系統的學理性研究。這種需要理論、需要識見,又需要吃苦耐勞、細針密線的功夫活兒,在當今急功近利萎靡浮躁的時風裡顯得尤為難得。只有三十幾歲的西強博士,有如此深厚的中外文化學養,又有如此嚴謹扎實不辭勞苦的治學精神,可以預料,西強君的研究,未來可期。
目前這部書採取了一種板塊式的結構,各個板塊都可以獨立成篇,不失為一種清晰的結構方式。但某些板塊之間似乎缺少一種邏輯的聯繫,試想,如果以莫言創作時間為序來考察他幾十年小說敘事蜿蜒起伏之變化,深究其變化的原因,闡發其變化的意義,總結莫言文學敘事之規律特點……這樣寫來,也許更順當,更能體現學理的系統性。
  • 序一 西強博士印象/賀立華 
  • 序二 /張學軍 
  • 引論 
    • 第一節 莫言文學創作概述 
    • 第二節 莫言研究的歷史及現狀 
      • 壹、整體研究綜論及評傳、專論、研究資料彙編、家世與生平研究和高層次科研項目 
      • 貳、專業期刊學術論文、博碩士學位論文和報媒文章 
  • 第一章 故鄉記憶和童年視角:1981-1985年間的莫言小說敘事視角實驗 
    • 第一節 童年與青少年期鄉村生存體驗 
    • 第二節 莫言早期小說的敘事視角類型及其文本分析 
      • 壹、第一人稱內視角/內聚焦敘述 
      • 貳、第三人稱內視角敘述=意識流 
      • 參、全知視角+第一人稱故事人物內視角分角色敘述 
      • 肆、全知視角+第一人稱故事「人物」內視角分角色敘述+第一人稱故事「動物」內視角分角色敘述=互文敘述+敘事圓環 
    • 第三節 早期小說敘事視角探索及其美學效果 
  • 第二章 精神還鄉與「想像的過往」:1985年以後莫言中短篇小說的敘事視角實驗 
    • 第一節 懷鄉病、精神還鄉與「我向思維敘事」 
    • 第二節 「想像的過往」之一:「我」敘事 
      • 壹、鄉村往事和生活想像裡的「我」 
      • 貳、奇幻的成年故事中的「我」 
      • 參、「煞有介事」:莫言小說敘事藝術的重要美學風格 
    • 第三節 「想像的過往」之二:虛構家族傳奇小說中的「類我」敘事 
      • 壹、「我爺爺」、「我奶奶」等「類我」複合人稱的語法界定 
      • 貳、「我爺爺」、「我奶奶」等「類我」複合人稱的敘事功能及其美學效果 
  • 第三章 《豐乳肥臀》:新歷史主義敘事的模範文本 
    • 第一節 小說的敘事視角探索 
    • 第二節 小說敘事視角探索的典範性意義 
  • 第四章 敘事語境轉換中的現實關懷言說:從《紅高粱家族》到《天堂蒜薹之歌》 
    • 第一節 複調敘事:多重話語 
      • 壹、民間話語敘事 
      • 貳、知識分子話語敘事 
      • 參、權力話語敘事 
    • 第二節 現實關懷言說 
      • 壹、精神受難 
      • 貳、小說反腐 
  • 第五章 多重話語和複調敘事:《檀香刑》和《四十一炮》 
    • 第一節 眾語喧嘩的狂歡化敘事範本:《檀香刑》 
    • 第二節 穿行在現實與想像之間的二重敘事夢囈:《四十一炮》
      • 壹、敘述夢囈:穿行在現實與想像之間 
      • 貳、花開兩朵:敘述交織與故事交織 
  • 第六章 頻繁的視角轉換造成的敘事迷宮:《十三步》和《酒國》 
    • 第一節 極致化的人稱視角轉換構建的敘事迷宮:《十三步》
      • 壹、極致化的人稱轉換 
      • 貳、散點透視 
      • 參、「元敘事」的運用 
      • 肆、人稱/視角變換造成的美學效果 
    • 第二節 複調敘事和敘事解構:《酒國》裡的虛實 
      • 壹、三線並進:複調敘事策略 
      • 貳、元小說與反元小說:敘事解構 
      • 參、「酒國」的文化象喻 
  • 第七章 「生人」之困與「人生」之難:《蛙》的敘事策略與現實關懷 
    • 第一節 從《爆炸》到《蛙》:一個持續24年的生育焦慮 
    • 第二節 《蛙》深淺疊加的雙層敘事結構與視角創新 
    • 第三節 「三原則」之下的「罪」與「罰」書寫 
  • 第八章 《生死疲勞》的「寄居敘事」與視角疊加 
    • 第一節 「物」敘事:「寄居」式「移情」型疊加視角 
    • 第二節 從擬人到「物+人」的身分疊加 
    • 第三節 「寄居敘事」:「人」與「物」的視角疊加和視域擴展
    • 第四節 《生死疲勞》:視角疊加中的三線敘事與「對話敘事」
    • 第五節 《生死疲勞》敘事形式與敘事精神的美學意義 
  • 第九章 敘事形式探索與人物形象塑造的審美關聯:兼論莫言小說中「被壓抑」與「自我解放」的女性形象 
    • 第一節 形式探索與對「人」的關懷 
    • 第二節 「內部二元對立」敘事中的男人和女人:性別對立、性格對稱 
    • 第三節 崛起的「母權」:敘事「對立」中的女性反叛 
    • 第四節 形式探索與人物形象塑造的審美關聯 
  • 第十章 文化母本與敘事空間營建:莫言的「高密東北鄉」與賈平凹的「商州山地」之比較 
    • 第一節 莫言與賈平凹小說敘事的文化母本與審美「血地」 
    • 第二節 「文學故鄉」 -敘事場:莫言的「高密東北鄉」和賈平凹的「商州山地」 
  • 結語 
  • 附錄一 莫言小說敘事研究文獻目錄 
  • 附錄二 2013-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中立項的莫言研究項目名錄(24項)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