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看精通9國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的辜鴻銘,在擔任張之洞外文祕書20年間,是如何看待他這位身為晚清重臣、洋務運動領袖的上司呢?
◎被稱清末怪傑的辜氏,如何淋漓盡致地讚許、挖苦,甚至毒辣地評論曾國藩、李鴻章、文祥、郭嵩濤、端方、盛宣懷、袁世凱等人?
◎經典史料重現╳重新點校、分段,便於檢索
◎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
「余為張文襄屬吏,粵、鄂相隨二十餘年,雖未敢云以國士相待,然始終禮遇不少衰。去年文襄作古,不無今昔之慨……」
──辜鴻銘
《張文襄幕府紀聞》是辜鴻銘在張之洞死後第二年(1910年)寫下的筆記小說,記述他任張之洞幕僚長達二十年期間的所見所聞七十則。張之洞乃晚清重臣,其實施新政、編練新軍,重視高等教育種種措施,背後都有著辜鴻銘鼎力謀劃的身影。
辜鴻銘與張之洞都信守傳統儒家文化,對舊文化抱著難以割捨的情誼,在《張文襄幕府紀聞》中盡可看出辜氏對國家存亡的憂患意識。並且,在紀聞中不乏辜鴻銘對張之洞的著墨,代表兩人既密切且複雜的關係:諸如張如何倚重辜、辜又將張與袁世凱、端方大作對照,也記錄了辜對張在支持維新變法上時有微詞等事蹟。此外,辜鴻銘記錄對曾國藩、文祥的誇讚,稱許他們為大臣,褒郭嵩濤為上流人,而對端方、盛宣懷、袁世凱等,更用以幽默、挖苦,甚至毒辣的筆調加以評論。
本書乃根據《張文襄幕府紀聞》新編而出,除重新分段、點校以便閱讀外,特請文史專家蔡登山做專文導讀,是喜愛清末民初歷史的讀者們,不容錯過的好書之一。
◎被稱清末怪傑的辜氏,如何淋漓盡致地讚許、挖苦,甚至毒辣地評論曾國藩、李鴻章、文祥、郭嵩濤、端方、盛宣懷、袁世凱等人?
◎經典史料重現╳重新點校、分段,便於檢索
◎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
「余為張文襄屬吏,粵、鄂相隨二十餘年,雖未敢云以國士相待,然始終禮遇不少衰。去年文襄作古,不無今昔之慨……」
──辜鴻銘
《張文襄幕府紀聞》是辜鴻銘在張之洞死後第二年(1910年)寫下的筆記小說,記述他任張之洞幕僚長達二十年期間的所見所聞七十則。張之洞乃晚清重臣,其實施新政、編練新軍,重視高等教育種種措施,背後都有著辜鴻銘鼎力謀劃的身影。
辜鴻銘與張之洞都信守傳統儒家文化,對舊文化抱著難以割捨的情誼,在《張文襄幕府紀聞》中盡可看出辜氏對國家存亡的憂患意識。並且,在紀聞中不乏辜鴻銘對張之洞的著墨,代表兩人既密切且複雜的關係:諸如張如何倚重辜、辜又將張與袁世凱、端方大作對照,也記錄了辜對張在支持維新變法上時有微詞等事蹟。此外,辜鴻銘記錄對曾國藩、文祥的誇讚,稱許他們為大臣,褒郭嵩濤為上流人,而對端方、盛宣懷、袁世凱等,更用以幽默、挖苦,甚至毒辣的筆調加以評論。
本書乃根據《張文襄幕府紀聞》新編而出,除重新分段、點校以便閱讀外,特請文史專家蔡登山做專文導讀,是喜愛清末民初歷史的讀者們,不容錯過的好書之一。
- 導讀 辜鴻銘VS張之洞/蔡登山
- 弁言
-
卷上
-
南京衙門
-
不排滿
-
虎門軼事
-
曹參代蕭何
-
大臣遠略
-
上流人物
-
書生大言
-
五霸罪人
-
清流黨
-
孔子教
-
新算學
-
孟子改良
-
踐跡
-
務外
-
生子
-
為人
-
公利私利
-
權
-
廉吏不可為
-
愛國歌
-
半部《論語》
-
理財
-
王顧左右而言他
-
官官商商
-
愛官
-
亡八蛋
-
禁嫖賭
-
倒馬桶
-
賤種
-
貴族
-
翩翩佳公子
-
庸言庸行
-
不吹牛毴
-
頌詞
-
馬路
-
大人有三待
-
不問民
-
-
卷下
-
真御史
-
西洋議院考略
-
國會請願書
-
馬拉馬夫
-
夷狄之有君
-
爛報紙
-
讀書人
-
督撫學堂
-
女子改良
-
高等人
-
費解
-
不解
-
狗屁不通
-
看畫
-
華僑
-
照像
-
發財票
-
賣窮
-
不枉受窮
-
葉君傳
-
英將戈登事略
-
贈日本海軍少佐松枝新一氏序
-
士說
-
在德不在辮
-
自大
-
依樣葫蘆
-
學術
-
風俗
-
政體
-
看招牌
-
愛才
-
不自貴重
-
不拜客
-
自強不息
-
猶龍
-
附錄:《張文襄公事略》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