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封面
- 目錄
- 推薦序 以史識為本、為國家決斷 張登及
- 自序 一個台灣人的反思
-
第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
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與日本投降
-
美軍一度計畫占領台灣
-
日本與台灣脫離關係
-
「盟軍代管論」於理不通
-
台灣住民接受中華民國的統治
-
-
第二章 戰後日本、中國和台灣的三邊關係
-
日本在兩個中國之間的取捨
-
台灣與日本的經濟互動
-
周恩來「以商圍政」促成中日建交
-
《中日和約》有將台灣交給中華民國嗎?
-
條約的重要性
-
過去中國拉攏日本的手段,用在今天的台灣
-
美日經貿體系帶來台灣經濟蓬勃發展
-
-
第三章 美國對歐亞戰後重建的援助
-
不只給魚還給釣竿的馬歇爾計畫
-
美國對日本經濟體的改造
-
一年一億美元的對台援助
-
中華民國站穩腳跟的關鍵
-
-
第四章 日本的非軍事化與美日同盟
-
棄絕戰爭的《憲法》第九條
-
共產勢力的興起與自衛隊的建立
-
日本自衛隊有違反《憲法》嗎?
-
對自衛隊與日本政策常見的誤解
-
台灣不應奢望日軍的支援
-
-
第五章 聯合國與北約的建立
-
聯合國的創立
-
中華民國重返聯合國的努力
-
戰後歐洲問題與北約的建立
-
華沙公約組織的建立
-
國家身分不等於聯合國會員資格
-
北約意外影響了台灣的命運
-
-
第六章 美元、IMF和WTO
-
美國的國力支持美元成為強勢貨幣
-
失去IMF奧援的台灣只能自立自強
-
世界貿易組織與台灣的加入
-
新台幣穩定的真相
-
亞洲開發銀行與台灣的角色
-
沒有國家身分卻必須付出更多
-
-
第七章 中國內戰
-
國民黨戰敗的原因
-
從占領台灣到光復台灣
-
台灣人錯過了民族自決的歷史窗口
-
「反攻大陸」的計畫與現實
-
台灣成為中華民國的唯一領土
-
國共衝突根本地改變了台灣的面貌
-
「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模糊空間
-
-
第八章 冷戰爆發
-
從「長電報」到柏林危機
-
「NSC-68」開啟了冷戰
-
兩陣營雙邊力量的平衡
-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與台灣地位的確立
-
-
第九章 美蘇軍備競賽
-
軍備競賽的誕生與擴大
-
集團對峙與代理人戰爭
-
軍備讓世界更安全嗎?
-
軍備競賽對台灣國防建設的影響
-
-
第十章 韓戰
-
冷戰中的第一場熱戰
-
第七艦隊讓台灣轉危為安
-
英國遠而日本近
-
奠定美國地位與中國人自信的一戰
-
-
第十一章 越戰
-
胡志明的關鍵決定
-
吳廷琰的獨裁統治
-
美、蘇、中國角力與胡志明的決斷
-
南越的「己願他力」與美軍的「滾雷行動」
-
「胡志明小徑」與「溪生戰役」
-
「越戰越南化」與《和平協議》
-
「安全的惡性循環」與南越的滅亡
-
蔣中正如何看待越戰?
-
越戰後美中關係的正常化
-
對越戰常見的誤解
-
小國該如何爭取大國支援?
-
-
第十二章 東歐、鐵幕與柏林圍牆
-
「鐵幕」的意義與東歐各共黨的奪權
-
「鐵幕」下的相對自主性
-
自由世界與東歐的關係
-
東歐民主為何被顛覆?
-
-
第十三章 歐洲的整合
-
從共同市場、歐元到歐盟
-
難民與民粹對歐盟的挑戰
-
主權與安全才是歐盟的根本
-
-
第十四章 核子武器的誕生、擴散與對世界政治的改變
-
「巨型報復策略」開啟了核武時代
-
相互保證毀滅與核武待命
-
最多只有五分之三的命中率
-
只有五個國家合法擁有核子武器
-
中國透過蘇聯援助取得核武
-
台灣該如何面對擁有核武的中國?
-
-
第十五章 蘇聯解體
-
蘇聯雖強,無法克服極權體制必然的矛盾
-
蘇聯雖大,掩蓋不了深層的民族衝突
-
計畫經濟導致的貪、懶、無
-
阿富汗戰爭讓蘇聯被看破手腳
-
在戈巴契夫手中解體……
-
蘇聯的失敗,中國的教訓
-
-
第十六章 中國的改革開放
-
被平反的「黑五類」成為改革開放的政治基礎
-
「允許動、減少管、打開門」的經濟改革
-
六四事件並未撼動中共的穩定
-
中國運用經濟實力強化對台灣的連結與包圍
-
-
第十七章 美國獨強的單極體系
-
雷根拖垮蘇聯的關鍵
-
自由化的財政政策釋放了創新能量
-
《八一七公報》犧牲了台灣
-
海灣戰爭、南斯拉夫戰爭與美國的獨霸地位
-
台灣的民主化與美國再啟軍售
-
-
第十八章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與台灣民主化的國際因素
-
韓國與菲律賓的民主化
-
外交危機與中華民國的民主化
-
民主化與本土化的並進
-
-
第十九章 經濟全球化
-
全球化的特質
-
二戰後的全球化
-
貧富差距與文明衝突
-
中國未實踐的承諾
-
改善社會安全網與教育以面對全球化衝擊
-
過度「中國化」與鎖國危機
-
-
第二十章 對民族國家與市場經濟的反省
-
全球化與國家地位的上升
-
國家被承認的前提是獨立的意願
-
市場經濟問題的根源與展望
-
我們需要瞭解世界的模樣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