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从宽广的传播社会学角度,深入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如何在社会边缘与人际网络、组织系统、传统媒介以及新媒体互动,从而建构、更新并维系他们的“意义之网”——包括身份认同、对城市的想象、人生和职业规划、人际交往、就业资本等等,乃至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消费形态和闲暇活动。作者的研究扎根于中国的本土社会实践,在长三角八个城市做了500个个案的访问和观察,在繁复的故事中抽丝剥茧,提出概括性的理论洞见。
-
第1章 导言: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传播学探索
-
一 农民工城市适应:一个备受关注的现实课题
-
二 聚焦媒介:传播学视野下农民工的城市生存实践
-
三 质的研究:走进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常生活世界
-
-
第2章 媒介镜像: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想象
-
一 进城前:乡村环境中城市想象的形成
-
二 直面现实:初到城市后城市想象的转变
-
三 追逐梦想:适应过程中城市想象的重构
-
四 阶段性适应:城市想象的媒介建构及其动态变化
-
-
第3章 媒介“镜中我”: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
-
一 “原来的我”:乡土生活中的身份定位与感知
-
二 遭遇城市:进城初期的身份焦虑与困惑
-
三 “现在的我”:都市生活中的身份修复与再造
-
四 媒介“镜中我”:从“乡村我”迈向“城市我”
-
-
第4章 媒介驱动:新生代农民工的人生规划
-
一 流动中的衍变:时空转换与未来质疑
-
二 迷茫中寻觅方向:城市环境下的人生规划
-
三 媒介作用下的精神资本积累与重构
-
四 媒介助推:通往另一种未来
-
-
第5章 走出孤岛:新生代农民工的人际交往
-
一 孤岛上的居民:进城后的三重隔离
-
二 交流的无奈:孤岛内外的人际交往格局
-
三 走出孤岛:新媒介主导下的虚拟交往
-
四 外扩内卷:人际交往的半现代性
-
-
第6章 解锁与“翻墙”:新生代农民工的信息素养
-
一 “解锁”:走出封闭的媒介信息环境
-
二 城市适应中的信息壁垒及其现实障碍
-
三 翻越围墙:媒介使用与信息素养提升
-
四 身体延伸:信息素养即适应资本
-
-
第7章 媒介化分工: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观念
-
一 进城前:就业观念之初体验
-
二 求职过程中就业观念的人际影响与组织再造
-
三 媒体渗透:就业观念的镜像迎合
-
四 媒介化分工:就业观念之再体会
-
-
第8章 媒介即资本: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充电
-
一 从乡村到城市:充电意识的觉醒
-
二 从培训到自学:多渠道充电资源的获取
-
三 从工具到平台:基于媒介的多元充电
-
四 媒介赋权和资本自致:自我效能的实现
-
-
第9章 媒介支持: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适应
-
一 人生转场:传播环境切换后的就业挑战
-
二 众力汇聚:媒介影响下的职业获得与过程适应
-
三 自力更生:自我赋权中的媒介利用与职业自觉
-
四 成功转型:来自职业适应进程中的媒介支持
-
-
第10章 媒介化体验:新生代农民工的闲暇生活
-
一 多面城市生活:苦涩甘甜的青春世界
-
二 多元生活体验:城市媒介环境中的闲暇
-
三 场域、惯习与资本:被媒介形塑的生活实践
-
四 超越娱乐:媒介消费抑或闲暇生活的价值发现
-
-
第11章 消费式融入: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
-
一 新城市与新市民:消费文化中的共同体想象
-
二 装扮、改写与占有:自我呈现与身份抗争
-
三 “想象”的消费:一种日常反抗的符号资本
-
四 消费式融入:城市适应的生活实践
-
-
第12章 媒介重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性别认同
-
一 乡村、城市与女性:空间迁移后的身份转变
-
二 身体、角色与形象:城市环境影响下的性别意识
-
三 抗争、想象与协商:多元传播实践中的性别认同
-
四 流动与适应:性别认同的传播语境与现实意义
-
-
第13章 断裂与弥合: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认同
-
一 乡土性:作为城市中“异文化”的社会记忆
-
二 认同危机:“进不来,出不去”的生存困局
-
三 媒介修复与传播弥合:作为文化空间的乡土再现
-
四 平衡性认同:一种文化视角下的城市适应路径
-
-
第14章 结语:媒介延伸、身份再造与城市适应
-
一 媒介化社会:不可忽略的时代背景
-
二 “媒介的延伸”:概念及其空间的转向
-
三 过程更是征程:从农民到“新市民”的身份再造
-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24614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