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推薦序 姜書益 大使
- 推薦序 詹秀穎 大使
- 推薦序 郭武平 教授
- 推薦序 石之瑜 教授
- 從俄羅斯看自己 吳玉山 教授
- 作者序
-
第一章 俄羅斯的「軟實力」與「公共外交」在國際環境中的啟示
-
壹、前言
-
貳、傳播俄羅斯正能量的任務為何暫告一段落?
-
一、俄羅斯公共外交的運作和「軟實力」的理解
-
二、烏克蘭危機爆發之後開啟全面的輿論宣傳戰
-
-
參、俄羅斯「軟實力」中的國際傳播與交流
-
一、普京重返克宮改組RT爭奪國際輿論話語權
-
二、推動金磚國家內平等對話的「軟實力」機制
-
-
肆、 普京將傳統儀式的閱兵納為國家重要「軟實力」
-
一、俄中將閱兵作為向世界宣示和平的重要儀式
-
二、從蘇聯到俄羅斯閱兵儀式意涵的傳承和轉變
-
三、俄羅斯閱兵成為領導人外交政策的宣示場域
-
四、中國閱兵爭取世界對中國作為戰勝國的認同
-
-
伍、結語:「軟實力」結合大外交預防亞太衝突
-
一、俄羅斯控制與歐洲之間最低限度的緊張關係
-
二、俄中正加強中亞和東亞陸上與海上安全合作
-
三、俄中軟硬實力合作是平衡亞太權力的大趨勢
-
-
-
第二章 克里米亞事件後俄中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之發展
-
壹、前言
-
貳、普京訪中強化俄中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
一、俄中重大合約之經濟與安全戰略意涵
-
二、俄中海上聯合軍演的商業和軍事意涵
-
-
參、俄羅斯軍工產品與能源出口戰略
-
一、俄羅斯軍工產品出口結構及其戰略思考
-
二、俄中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深化的方向:從軍工產品觀之
-
三、克里米亞事件後的俄中能源合作
-
四、克里米亞事件後的俄中軍事合作
-
-
肆、俄中準軍事同盟關係的形成
-
一、俄中已形成準軍事同盟關係
-
二、俄中軍事合作將更加緊密
-
三、美俄交惡促使俄中結盟性增高
-
-
伍、結語:不結盟政策與結盟可能性不相悖
-
一、國際體系轉向成為多極和單極並存
-
二、俄中目前合作的狀態是軟硬實力的聯盟
-
三、俄中印亞洲經濟命運共同體逐漸形成中
-
四、俄中軍事合作需脫離西方冷戰聯盟思維
-
-
-
第三章 普京時代的延續:俄羅斯傳媒戰略目標與外宣系統Russia Today的改組整合
-
壹、前言
-
貳、俄羅斯傳媒發展的趨勢特點與戰略目標
-
一、全俄電視傳輸的普及化和數字化
-
二、電視節目淨化與分級制度的施行
-
三、俄羅斯電視頻道與所屬媒體集團
-
四、俄羅斯總體期間國家媒體投資計畫觀
-
-
參、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與國家外宣系統的整合
-
一、俄羅斯外宣系統與國家崛起關係密切
-
二、RT作為首要外宣系統的國際運營模式
-
三、RT的歷史沿革與發展進程已發揮作用
-
四、 整合俄羅斯外宣機制,「今日俄羅斯」國際通訊社成立
-
-
肆、結語:俄羅斯傳媒戰略須配合國家崛起
-
一、俄羅斯電視國家化以配合解決國家安全問題
-
二、烏克蘭危機激化俄美之間加速國際輿論機制
-
三、國家智庫興起結合媒體以謀求因應危機之道
-
-
-
第四章 俄羅斯在歐洲與亞太整合過程中的角色:從烏克蘭危機談起
-
壹、前言
-
貳、烏克蘭為何成為強權利益競逐之地?
-
一、烏克蘭貨物與地緣貿易結構的特徵
-
二、俄謹防重蹈俄喬戰爭的覆轍
-
-
叁、俄美展開國際輿論宣傳戰
-
一、俄羅斯新聞與外交關係的形成
-
二、俄美智庫觀點與媒體博弈
-
-
肆、國際理論架構下的區域整合和意識形態衝突
-
一、俄羅斯走向何方?
-
二、兩極強權中的三角戰略與樞紐作用
-
三、國際政治與安全整合理論
-
四、區域經濟整合與歐盟模式
-
五、俄烏的意識形態爭論
-
-
伍、俄羅斯與歐盟整合的實質基礎與亞太角色
-
一、俄歐雙邊經貿關係的建立
-
二、俄歐能源合作戰略目標
-
三、歐盟與俄羅斯整合中的亞太角色
-
-
陸、結語:俄歐美地緣政治擴張衝突將移往亞太?
-
一、俄羅斯克里米亞戰略優勢成為定局
-
二、俄羅斯持續加強國際輿論攻防戰
-
三、新遠東戰略是俄羅斯渡難關後盾
-
四、俄羅斯與歐盟和中國合作可有效反恐
-
五、俄中區域整合有利於亞太和平穩定
-
-
-
第五章 俄羅斯與北約邁入「關係正常化」對於亞太安全暨經濟的影響(2016年展望):從俄羅斯國際輿論戰與「轉向亞洲」戰略觀之
-
壹、前言:北約東擴遇到了瓶頸嗎?
-
一、「反俄」、「反恐」或是「反中」?
-
二、俄羅斯不會陷入北約的衝突邏輯當中
-
-
貳、「鬥而不破」的國際輿論宣傳戰
-
一、國際宣傳戰仍有助於減少誤判
-
二、俄羅斯國際宣傳特點
-
三、輿論宣傳仍有助於中央政策推動
-
-
叁、美俄安全博弈下的中俄安全合作
-
一、中俄強化糧食戰略安全
-
二、中俄強化跨境合作
-
三、「轉向亞洲」戰略的安全暨經濟意涵
-
-
肆、俄羅斯「公共外交」在對外戰略中的角色
-
一、展開基本行動方向
-
二、制定長期計畫專案
-
三、柔性外交是「公共外交」的特點
-
四、積極宣揚本國立場
-
伍、結論
-
-
- 跋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