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世界各国学者关注的中国市民社会,进入21世纪后呈现何种发展趋势呢?迄今为止,大多数学者都从中国内部出发,探寻20世纪80年代以后结社活动对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而将中国放在比较的视野下,动态地把握中国市民社会的普遍性及特殊性的实证研究却屈指可数。本书为筑波大学和北京大学多年来共同研究的成果,试图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
-
第一章 当代中国社会团体与地方治理的研究背景 辻中丰 小岛华津子
-
一 市场经济化与经济发展
-
二 政治制度、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
-
三 市民社会的兴起
-
四 问题的提出
-
-
第二章 中国社会团体的研究方法 辻中丰 李景鹏 袁瑞军
-
一 概念与研究方法
-
二 分析范围
-
-
第三章 中国社会团体的研究视角-后工业化时代与市民社会 木岛让次 小桥洋平 菊池启一
-
一 比较中的民主化研究:从现代化论到市民社会论
-
二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来自日本的视角
-
三 新的研究课题:后工业化时代、国际比较中的中国市民社会
-
四 结论:比较中的中国与JIGS调查
-
-
第四章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团体-概况 辻中丰 小桥洋平 黄媚
-
一 国际比较中的中国社团
-
二 社团的跨区域比较
-
三 社团的跨年度比较
-
四 党组织在社团中的作用
-
五 结论
-
-
第五章 社会团体政策倡导功能的国际比较-中日韩美德菲孟七国比较-小桥洋平 辻中丰 木岛让次
-
一 政策倡导的资源、方式、效果
-
二 亚洲四国的比较:开发主义模式中产业政策的影响
-
三 结论
-
附录
-
-
第六章 金砖国家的社会团体比较 菊池启一 辻中丰
-
一 金砖国际的社团调查的概要
-
二 社团的基本轮廓
-
三 社团与政府的接触及游说经验
-
四 社团对自我影响力的认知及其决定要因
-
五 结论
-
-
第七章 社会团体与政府的关系-对“嵌入式管理”的定量考察 黄媚
-
一 是市民社会还是法团主义
-
二 社团与政府的关系:人事、财政上的关系
-
三 社团的活动开展及政治过程的参与
-
四 社团的自我认知
-
五 结论
-
-
第八章 社会团体的关系网络与地方治理 小岛华津子 菊池启一
-
一 分析框架
-
二 与政府的紧密程度以及与各行为体间的协调度
-
三 社团对各行为体的信赖度
-
四 结论:社团关系网络的建构与治理的多元化
-
-
第九章 参与政治过程的社会团体-基于利益团体的分析视角 黄媚
-
一 关于中国政治过程的讨论
-
二 社团的成立目的
-
三 政治参与过程中的社团活动:游说活动的开展
-
四 结论
-
-
第十章 民办非企业单位 黃媚
-
一 民非成长的制度、社会背景
-
二 民非的基本轮廓
-
三 民非的自立性、政策参与与组织网络
-
四 结论
-
-
第十一章 基金会 小岛华津子 小桥洋平
-
一 基金会的发展
-
二 地方基金会与政府的关系
-
三 地方基金会的政治观
-
四 结论
-
附录 协方差结构分析
-
-
第十二章 结论 辻中丰
-
一 对五个问题的回答
-
二 参与和制度化
-
三 中国政府的政策
-
四 社会制度化的意义与可能性
-
五 未来的展望
-
- 参考文献
- 浙江社会组织基本状况调查问卷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097/93510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