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薩提爾的親子對話: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79865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想要對孩子表達關心之意,一開口孩子就發脾氣?
*想迅速解決孩子哭鬧問題,但自身情緒卻讓孩子更爆炸?
*孩子激烈的反彈,才發現從未傾聽過孩子的心聲?

爆破與和諧,經常是一念之間。如何好好說話,化解親子、手足之間的對立?本書作
者李儀婷善於以薩提爾模式處理親子溝通與人際溝通,她在書中提供解構對話路徑,
幫助親子走出困境。

其實,若能在問題發生之時,先停下來,釐清對話之前的觀念,明白對話轉彎的緣由
和運作的原理,就能讓對話生出力量。

問題發生時(手足爭執、孩子摔倒),不要急著解決,可以先「讓問題跑一會兒」。
在對話過程裡,停頓是基礎能力,也是父母掌控親子對話節奏最主要的工具。父母可
趁這個空檔,適時調整呼吸,在停頓的縫隙中緩慢穩定自己的內在。有時候,停頓是
為了讓自己即將高張的情緒恢復平穩;有時是為了讓彼此有足夠時間思索與覺察;有
時則是為了拉開距離,讓彼此都能用更豐富的目光,重新理解對方、貼近對方。
*對話不能缺少的「工具」與「觀念」:停頓、破口、發言權、核對、目標

「核對」則是重要的對話工具,讓我們不致走歪,避免落入眼見為憑的陷阱。在對話
裡,「核對」以三個感官層次展現出來,分別是「聽」、「說」、「思」。核對的力
度若做得夠深沉,三個層次的感官都會被開啟,便能全面貼近孩子,並且自己展開思
維上的覺醒。

有效的親子對話,讓親子和睦、家庭和諧,孩子也才能在愛裡得到滿足。
  • 推薦序 跨越慣性應對,邁向新的應對姿態
  • 推薦序 利用孩子的過去,解決孩子的未來
  • 推薦序 給新手父母的未來書
  • 齊聲讚譽
  • 自序 我的名字叫,母親
  • 第一部 對話前觀念的釐清
    • 1 打破慣性—無法對話的,是孩子還是父母?
    • 2 允許—接納失敗,比懊惱更重要
    • 3 對話目標—為何我們總是傷痕累累?
  • 第二部 解構對話路徑
    • 一、停頓 讓問題跑一會兒
      • 1 停頓—傳統對話與停頓對話的差異
      • 2 破口—尋找對話的契機
      • 3 發言權—有效的對話
      • 4 核對—讓孩子從幽谷中覺醒
      • 5 規範—與孩子站在同一陣線
      • 實作練習1:正向對話
    • 二、聽核心 新對話精神
      • 1 三道安全卡榫—傾聽、複誦、核對
      • 2 核對優先—拋棄遇事就解決的慣性
      • 3 核對再核對—化解手足戰爭
      • 4 核對的脈絡—以貼近孩子為導向
      • 5 無礙的溝通—挪動孩子的感受位置
      • 6 欣賞—從負向行為到正向價值
      • 7 一致性表達—保持內在平穩,與愛同行
      • 實作練習2:從負向行為到正向價值
  • 第三部 冰山 一個人的誕生
    • 一、幼兒冰山的養成
      • 1 幼兒教育—陪伴孩子生出決斷力
      • 2 幼兒教育—三歲孩子聽不懂人話?
      • 3 學齡教育—七歲,一個人的退學
      • 4 共融教育—雙軌校正系統
      • 5 家庭系統根基—親密關係
    • 二、冰山資源 一個人的誕生
      • 1 冰山各層—探索冰山底層的真相
      • 2 冰山下的感受I—情緒暴發三層次
      • 3 冰山下的感受II—不做情緒的傀儡
      • 4 冰山中的觀點—別讓「傷痛」箝制彼此的心
      • 5 冰山裡的期待—愛的恐怖分身
      • 6 冰山裡的渴望I—愛,阻止悲劇
      • 7 冰山裡的渴望II—媽媽,你還愛我嗎?
      • 8 冰山裡的自我—愛,是生命力的泉源
      • 實作練習3:探索冰山底層的訊息,進行有效對話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