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香港的對外交通樞紐,如何在粵港澳大灣區發揮促進城市互動的作用?
地理及交通運輸專家運用大量圖表分析,建議整體交通發展方案
現代城市並非一個能自給自足的地方,它的存在有賴其他地方對它的需求,和它滿足這些需求以換取自己需求的能力。一個城市與外部的交流就是其賴以生存的最基本條件。
自中國改革開放到1997 年回歸,香港這個自轄城市享受了二十多年從事貿易而帶來的益處,也因為投資和企業主要集中於珠三角東部,推動了香港區域服務的交通運輸系統發展。
隨着越來越多香港投資和企業跑到世界各地,加上珠三角的港口和機場部分取代香港,使香港逐漸失去以往一家獨大的轉口貿易口岸地位。已經基本上沒有加工工業的香港,如果再喪失區域貿易和交流中心地位,將對經濟造成嚴重打擊。
本書着重分析1997 年回歸以來香港對外交通系統的變化,及其對香港整體的支持作用和存在的問題,探索香港未來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下,打造成世界級區域交通樞紐應發展的方向及採取的應對措施。
作者也藉着討論香港的交通運輸個案,從理論角度剖析世界級區域交通樞紐及其所在城市之間的互動關係。
【本書特點】
(1) 作者在交通地理方面有很強的研究根基,尤其關注香港的交通樞紐地位在面對各方競爭的情況,並就未來大中華區域發展的大視野,提出一些建議。在香港苦尋出路的當下,是切合需要的一本著作。
(2) 本書有章節探討香港百多年的交通及運輸發展,再分海、陸、空三個渠道,分析香港自1997年回歸以來,近20年的交通及運輸發展,以引證對一個世界級城市來說,交通及運輸的重要性。
(3) 本書以香港為個案,以審視作為世界級樞紐城市所需要的硬件及軟件配套,令本書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地理及交通運輸專家運用大量圖表分析,建議整體交通發展方案
現代城市並非一個能自給自足的地方,它的存在有賴其他地方對它的需求,和它滿足這些需求以換取自己需求的能力。一個城市與外部的交流就是其賴以生存的最基本條件。
自中國改革開放到1997 年回歸,香港這個自轄城市享受了二十多年從事貿易而帶來的益處,也因為投資和企業主要集中於珠三角東部,推動了香港區域服務的交通運輸系統發展。
隨着越來越多香港投資和企業跑到世界各地,加上珠三角的港口和機場部分取代香港,使香港逐漸失去以往一家獨大的轉口貿易口岸地位。已經基本上沒有加工工業的香港,如果再喪失區域貿易和交流中心地位,將對經濟造成嚴重打擊。
本書着重分析1997 年回歸以來香港對外交通系統的變化,及其對香港整體的支持作用和存在的問題,探索香港未來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下,打造成世界級區域交通樞紐應發展的方向及採取的應對措施。
作者也藉着討論香港的交通運輸個案,從理論角度剖析世界級區域交通樞紐及其所在城市之間的互動關係。
【本書特點】
(1) 作者在交通地理方面有很強的研究根基,尤其關注香港的交通樞紐地位在面對各方競爭的情況,並就未來大中華區域發展的大視野,提出一些建議。在香港苦尋出路的當下,是切合需要的一本著作。
(2) 本書有章節探討香港百多年的交通及運輸發展,再分海、陸、空三個渠道,分析香港自1997年回歸以來,近20年的交通及運輸發展,以引證對一個世界級城市來說,交通及運輸的重要性。
(3) 本書以香港為個案,以審視作為世界級樞紐城市所需要的硬件及軟件配套,令本書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 序:交流是城市生長之本
-
第一章 歷史綜述
-
一、香港是真正「以港興市」的地方
-
二、陸路跨境運輸:公路勝於鐵路
-
三、從啟德機場到赤鱲角國際機場
-
-
第二章 1997 年後香港航運和港口的發展與角色演變
-
一、貨櫃碼頭的表現
-
二、珠三角貨櫃港口區域化
-
三、香港從門戶港向中轉港的轉變
-
四、中國沿海運輸權的影響
-
五、各國對放寬沿海運輸權的態度
-
六、港口遷移:強化香港作為區域中轉樞紐地位的做法
-
七、本章小結
-
-
第三章 1997 年後香港的航空運輸與國際機場的發展
-
一、二十歲的赤鱲角國際機場何去何從?
-
二、空運成為香港經濟命脈
-
三、香港機場的多尺度空間影響:從大嶼山到粵港澳大灣區
-
四、第三跑道的建設
-
五、本章小結及討論:如何在多層次空間影響下維持強大樞紐功能
-
-
第四章 1997 年後香港的陸路運輸
-
一、2017 年陸路跨境交通基本狀況
-
二、深圳灣西部公路大橋:從貨運主導的設想到客運主導的現實
-
三、引入高速鐵路:昂貴在哪裏?
-
四、港珠澳大橋:是養了一頭必要的大白象嗎?
-
五、本章小結:龐大的過境需求,仍然有限的通達能力
-
-
第五章 對外交通與香港物流業的轉型
-
一、海空雙樞紐與毗鄰珠三角的地理位置為區域物流管理中心奠定基礎
-
二、香港建設區域物流管理中心的優勢與劣勢
-
三、本章小結
-
-
第六章 城市發展與交通樞紐的多樣化重疊:理論與實際
-
一、理論探討的出發點:城市活動內容決定其對外交流需求
-
二、關於政府的參與和干預
-
三、航空樞紐機場不同於海港的特點和面對的挑戰
-
四、單機場還是多機場?
-
五、交通樞紐自身的發展與外部性
-
六、網絡樞紐持續發展的原動力
-
七、本章小結
-
-
第七章 未來:從有形到無形,從單一到多元
-
一、需求︰未來香港與中國內地以及全世界的交流
-
二、基礎設施管理:高鐵 + 第三跑道 + 港珠澳大橋 +口岸管理
-
三、再國際化:香港需要自己的大型網絡企業
-
四、體制:誰來改變對外交通運輸通道發展滯後的局面?
-
五、科學技術進步的影響
-
六、結語︰回到未來
-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