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中华道德楷模(古代卷)
講述中國古代(先秦-1840)人物的傳統美德(道德)故事,分為威武不屈,忠貞報國、為政以德,廉潔奉公、正直勇敢,不畏艱難鞠躬盡瘁,忠於職守,心繫百姓,濟世救民、誠實守信,團結互助、修身齊家,尊老愛幼等七大類,收入了50位道德楷模,簡介其生平,展開其事跡,並配置肖像或插圖。 白雲濤,男,歷史學碩士,現任中國國家博物館展覽部主任,研究館員。已出版圖書多部。僅在我社就出版了《百年中國社會圖譜》(全10卷)、《落日依舊輝煌》(全2卷)、《中華女傑》(全3卷)等多部作品。
-
威武不屈,忠贞报国
-
屈原 宁死也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
一 鞠躬尽瘁,一心只为楚国能够强大
-
二 以身殉国,成为忠心爱国的典范
-
三 爱国情怀,与祖国热土同存在
-
-
霍去病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
一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
二 刻苦练功,少年立志
-
三 谋略统兵,连战连捷
-
四 果敢机智,接收降俘
-
-
冼夫人 岭南圣母,民族精英
-
一 成长于南北朝混乱时期
-
二 冼、冯联姻,俚汉融合
-
三 计取高州刺史李迁仕
-
四 助隋统一,稳定岭南
-
-
岳飞 精忠报国的楷模
-
一 生于乱世,立志报效国家
-
二 拼死抗金,偏逢辱国的王臣
-
三 浴血奋战,难逃奸佞暗算
-
-
文天祥 谱写千古正气之歌
-
一 仰慕忠臣烈士,报效祖国尽忠职守
-
二 投笔从戎,征战南北杀敌兵
-
三 以身殉国,留取丹心照汗青
-
-
戚继光 保境安民的抗倭英雄
-
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
二 组建“戚家军”,发明“鸳鸯阵”
-
三 痛剿倭寇,流芳千古
-
-
秦良玉 沙场报国的忠贞女杰
-
一 成长在烽烟四起的多事之秋
-
二 平播战役,“女中丈夫”
-
三 兄弟子侄上战场,北上抗金威名扬
-
四 再次北上抗金,御笔赋诗赞之
-
五 巾帼英雄,千古流芳
-
-
史可法 宁死不降,千古流芳
-
一 国难当头,督师淮扬
-
二 殚精竭虑,力撑危局
-
三 正气凛然,拒绝诱降
-
四 六封遗书,感天动地
-
五 慷慨赴死,名垂青史
-
-
-
为政以德,廉洁奉公
-
蔺相如 心胸宽广,顾全大局
-
一 以信守承诺慑服强势的秦王
-
二 顾全大局,将相和好
-
-
尹翁归 刚正清廉不语私的能吏
-
一 文武双全的平阳小吏
-
二 廉洁奉公,守正不曲
-
三 执法不阿,万人称颂
-
-
魏徵 敢言直谏的千古良臣
-
一 坎坷人生,终遇明君
-
二 敢言直谏,千古良臣
-
三 “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
-
狄仁杰 刚正不阿,“唐室砥柱”
-
一 刚正廉明,断案如神
-
二 不惧淫威,再造唐室
-
三 狄公去世,朝堂空矣
-
-
包拯 铁面无私,清正廉洁
-
一 初入仕途,立志做清官
-
二 古今闻名“包青天”
-
三 传之万世的遗训
-
-
范仲淹 与民同忧乐的典范
-
一 先忧后乐的为官之道
-
二 “忧事浑祛乐事还”
-
三 为国举荐天下贤良
-
-
海瑞 既敢直言就不在乎生与死
-
一 家世虽清寒,学养在幼年
-
二 敢做直言谏,何惧死与生
-
三 闲居十六年,依然有作为
-
-
陆陇其 七品小官,从祀文庙
-
一 任嘉定知县,百姓的“父母官”
-
二 任灵寿知县,百姓敬之若神明
-
三 七品小吏,从祀孔庙
-
-
郑板桥 把民间疾苦放在心上
-
一 开仓赈灾,救灾民于水火
-
二 以工代赈,捐俸集资修城池
-
三 十年县令,勘灾禹王台
-
-
-
正直勇敢,不畏艰难
-
孔子 为施德政而周游列国
-
一 游历列国——努力广施德政
-
二 有教无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
-
董狐 铮铮铁骨,秉笔直书
-
一 不畏强权,严守节操
-
二 “董狐之笔”,史家典范
-
-
司马迁 恪尽职守,忍辱苟活写《史记》
-
一 子承父业正直勇敢
-
二 飞来横祸忍辱写史
-
-
荀灌 少女英雄,勇救襄阳
-
一 时逢乱世,不爱红装爱武装
-
二 危难之际,挺身而出
-
三 机智勇敢,突围求援
-
-
缇萦 上书救父,感动世人
-
一 父亲遇难,陪同赴京
-
二 纤弱少女,上书救父
-
三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
-
花木兰 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
一 飒爽英姿的少女时代
-
二 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
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四 不恋富贵,解甲归田
-
-
赵绰 敢于顶撞皇帝的执法官
-
一 “执法一心,不敢惜死”
-
二 舍命救仇家
-
三 为了百姓,顶撞皇帝
-
-
刘蕡 舍命进谏,落第流芳
-
一 宦官横行,朝政混乱
-
二 舍命进谏,不幸落第
-
三 虽遭迫害,流芳后世
-
-
道同 为严明执法而殉职
-
一 触怒开国功臣朱亮祖
-
二 执法与徇法的较量
-
三 道同冤死,朱亮祖伏法
-
-
-
鞠躬尽瘁,忠于职守
-
李冰 和都江堰一起载入史册
-
一 修建都江堰,造福人民
-
二 献身水利事业,人民永远怀念他
-
-
苏武 视气节如生命的使节
-
一 高风亮节,勇挑重担
-
二 苦难煎熬,矢志不渝
-
三 历经百般艰难,赤子终回故里
-
-
班昭 中华第一女历史学家
-
一 出身显贵,诗书世家
-
二 继承父兄遗志,完成《汉书》巨著
-
三 史学著述的开拓创新
-
-
诸葛亮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
一 刘备三顾茅庐,孔明隆中对策
-
二 白帝城刘备托孤,诸葛亮誓言辅佐幼主
-
三 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归葬定军山
-
四 忠诚和智慧的化身
-
-
第五伦 倡廉抑贪,刚正不阿
-
一 得民心的地方官
-
二 好官难得无二人
-
三 有“私心”即是无“私心”
-
-
姚崇 勤勉尽职的三朝贤相
-
一 三朝贤相,勤勉正直
-
二 破除迷信,除灭蝗虫
-
三 临终遗嘱,丧事从简
-
-
杨震 一身正气的“四知”太守
-
一 关西“孔夫子”
-
二 千古名言数“四知”
-
三 刚正不阿,以死明志
-
-
于成龙 勤政爱民,廉吏第一
-
一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
二 百姓的“于青天”
-
三 “天下廉吏第一”
-
-
-
心系百姓,济世救民
-
张仲景 免费为民“坐堂”的医圣
-
一 少小立志,精研医术
-
二 太守“大人”,为民“坐堂”
-
三 撰著《伤寒杂病论》,造福后世
-
-
华佗 游遍神州,济世救人
-
一 少年立志,以医济民
-
二 发明“麻沸散”,挽救病人的生命
-
三 挽救妇女生命,攻克疑难杂症
-
四 愿为百姓治病,不愿为一人服务
-
-
董奉 “誉满杏林”的建安神医
-
一 “建安三神医”之一
-
二 杏林春暖,万世传颂
-
-
孙思邈 医济苍生的中华“药王”
-
一 勤奋好学,志存高远
-
二 以医济民,关注百姓的健康
-
三 遗珠《千金方》,千古一“药王”
-
-
蔡伸 一心为了百姓疾苦
-
一 一切为了百姓疾苦
-
二 不与蔡京同流
-
三 不与秦桧为伍
-
-
沈括 一心为了百姓疾苦
-
一 毕生钻研科学
-
二 杰出的古代科学家
-
三 给能工巧匠树碑立传
-
-
李时珍 中华民族的“医圣”
-
一 出身于德高望重的世代行医之家
-
二 弃功名俸禄,立志随父从医
-
三 完成《本草纲目》,为百姓带来福音
-
-
-
诚实守信,团结互助
-
赵柔 诚信远远高于金钱
-
一 拾金不昧,脍炙人口
-
二 诚信远远高于金钱
-
-
李士谦 乐善好施,泽被乡里
-
一 不做官,做善人
-
二 出尽家产,救济灾民
-
三 李士谦去世,夫人继承遗志
-
-
崔枢 施恩不图报,义还珍珠
-
一 无私助人,受托藏珠
-
二 重信守诺,义还珍珠
-
-
苏东坡 焚券还宅济穷贫
-
一 一代文豪,购屋准备安度晚年
-
二 闻妪悲声,焚券还屋
-
-
罗一峰 拾金不昧,志洁还镯
-
一 从小立志,学习圣贤
-
二 赶考路上,志洁还镯
-
三 及时应考,高中进士第一
-
-
-
修身齐家,尊老爱幼
-
孟母 三次迁居,教子成才
-
一 三次迁徙,找到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
-
二 断机剪布,教育孩子不可半途而废
-
三 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
-
张良 桥下拾履传敬老佳话
-
一 桥下拾履,敬老佳话
-
二 得赐《兵法》,成千古谋臣
-
-
孔融 千古传诵的礼貌与谦让
-
一 幼知礼让
-
二 勇担罪责
-
-
梁鸿 孟光 夫妻和睦互敬的千古典范
-
一 高节之士梁鸿
-
二 不凡之女孟光
-
三 举案齐眉,传世佳话
-
-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220/09354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