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科技社會人3:STS跨領域新驛路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47726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推薦序 人類與科技可以和平共處嗎? 李丁讚
  • 推薦序 不管你要不要,科技已經撲面而來 楊倍昌
  • 編序
  • 單元 1 科技物
    • 導讀 科技物的特性,與我們:倫理、法律,與制度
    • 1-1 自動駕駛車應該為誰而駛:私有化vs.公共性
    • 1-2 應該禁止使用性愛機器人?
    • 1-3 人機共存的理想與現實:機器人特區與<紅旗法>
    • 1-4 雞蛋「一次性包材」政策是進步還是落後?--塑膠蛋箱的啟示
    • 1-5 食安、汙染、職災:化學暴露爭議的三種社會面貌
  • 單元 2 科技知識
    • 導讀 科技知識的前世今生
    • 2-1 流行文化中的科學:告訴我你看什麼科學,我就知道你活在怎麼樣的科技社會
    • 2-2 科學知識的產生:知識基礎建設的觀點
    • 2-3 科技物的風險與安全:使用脈絡vs.物理原理
    • 2-4 過敏:探究敏感身體的故事
    • 2-5 有照有保庇?乳房X光攝影科技與預防政策爭議
    • 2-6 科學知識與社會實踐:胸部X光檢查與結核防治
  • 單元 3 科技人
    • 導讀 人是問題,也是答案
    • 3-1 吃,做為生態學與原住民在地知識的交會點:臺灣泰雅族的個案
    • 3-2 兒童過動症與專業技能網絡的轉變
    • 3-3 捷運木柵線:進口的科技如何改變在地工程師?
    • 3-4 站在氣爆的十字路口:談多種工程專業的交、錯
    • 3-5 不可判定性:吵吵鬧鬧的生物學與STS
  • 單元 4 科技的公共性
    • 導讀 公民、政府、與生活型態:「科技公共性」的三個基本面向
    • 4-1 煙囪下的教室:環境的行動主義
    • 4-2 挑戰空汙問題界定的公民科學
    • 4-3 政府在風險溝通上的挑戰:以基地臺電磁波宣導為例
    • 4-4 疫苗的三種隱喻
    • 4-5 批判與解構網路中立性:一個跨領域的分析
    • 4-6 網路資訊科技有分享性嗎?
  • 單元 5 科技與社會創新
    • 導讀 需求、想像與實踐
    • 5-1 全球化下的臺灣農業
    • 5-2 想像食物和農業的未來:以兩種菲律賓針對營養不良的農業創新為例
    • 5-3 生技政策的論述想像
    • 5-4 科技與社會如何共舞:科技部跨領域計畫推動經驗的分享
    • 5-5 建築設計與社會改造:嘉蘭村重建家屋的藍圖
  • 作者介紹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