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是筆者十幾年來研究台獨運動與白色恐怖政治案件的成果。緒論首先檢視戰後台灣的戒嚴體制並對台獨政治案件做了分類,挑出較具代表性、較有影響力的四大案件,包括蘇東啟案(1961)、彭明敏師生案(1964)、泰源監獄案(1970)、美麗島/高雄事件案(1979),其中第一、第三案係企圖武裝革命,第二案係台獨理論建構/思想言論「叛亂」,第四案係以群眾運動挑戰黨國體制,「犧牲換來覺醒」,開啟1980年代大鳴大放且預示黨禁突破之期不遠。不同的反抗方式反映事件主角的條件,也與國民黨政府治理台灣的模式、乃至國際處境有關。從而,本書兼具人權史(政治案件研究)與政治發展史(台灣民族主義研究)的性質。
- 自序
-
第一章 緒論
-
一、戰後台灣的戒嚴體制
-
二、戒嚴時期台獨政治案件的類型
-
三、研究旨趣、研究回顧與研究方法討論
-
-
第二章 台獨主張的起源與流變
-
一、前言
-
二、前近代(premodern)時期的「準台獨」事例
-
三、日治時代的台獨主張
-
四、二二八事件與台獨
-
五、長期戒嚴下的台獨運動
-
六、1990 年代政黨轉型與台獨論述
-
七、討論與結語
-
-
第三章 台獨叛亂的虛擬與真實-1961 年蘇東啟政治案件
-
一、前言
-
二、1960 年前後的台灣
-
三、「中國民主黨」組黨事件與蘇東啟
-
四、官方檔案所披露的蘇東啟「武裝叛亂案」
-
五、流產的「武裝革命」(「三九事件」)
-
六、其他方面涉案人的角色
-
七、討論與結語
-
-
第四章 不只是書生論政-1964 年的〈台灣自救宣言〉案與後續效應
-
一、前言
-
二、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
-
三、不只是書生論政:〈台灣自救宣言〉之誕生
-
四、政治案件的處置與因應
-
五、彭明敏在美國的言論與行動
-
六、討論與結語
-
-
第五章 台獨政治犯的「監獄革命」-1970 年的泰源事件
-
一、前言
-
二、事件背景與原因
-
三、主要人物與事件經過
-
四、口述資料與政府檔案的對照
-
五、討論與結語
-
-
第六章 群眾運動挑戰戒嚴體制-1979 年的美麗島事件
-
一、前言
-
二、背景:外交挫敗、蔣經國接班,與黨外政團形成
-
三、事件經過:集會遊行衝突、叛亂案之形成與救援行動 232
-
四、影響:反對運動「升級」與國際壓力
-
五、討論與結語
-
-
第七章 結論
-
一、反抗-本書不同個案之間的人物關聯
-
二、代價-作為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的受難經驗
-
三、力量-台獨主張與台灣政治發展
-
- 徵引書目
- 索引
- 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05/87623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