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最早的憲政體制分類方式基本上是分為兩大類,也就是總統制、或是內閣制;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憲政體制出現,由於兼有兩者的特色、卻又無法乾淨俐落歸類,就有雙首長這個類別的出現,也就是三類。
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及爭辯,學者對於總統制及內閣制的優劣,也就是憲政體制是否影響民主存續,迄今依然沒有共識。有學者主張應該去探討的是到底問題出在憲政體制本身內在、固有的特色,還是外在的條件不足,譬如起碼的國民所得、國家大小、或是地理位置等。
政治制度只是諸多民主化前因之一,其他因素還包含文化、經濟、社會等,必須有通盤的概念架構。除了程序上的民主制度如何獲致以及維持,還有其他實質上的目標,特別是在多元族群的國家,究竟要如何從事民族塑造、甚至於國家締造。那麼,面對複雜的社會組成或是不穩的政治局勢,民選總統或許有其高度,可出面著手社會分歧的整合。
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及爭辯,學者對於總統制及內閣制的優劣,也就是憲政體制是否影響民主存續,迄今依然沒有共識。有學者主張應該去探討的是到底問題出在憲政體制本身內在、固有的特色,還是外在的條件不足,譬如起碼的國民所得、國家大小、或是地理位置等。
政治制度只是諸多民主化前因之一,其他因素還包含文化、經濟、社會等,必須有通盤的概念架構。除了程序上的民主制度如何獲致以及維持,還有其他實質上的目標,特別是在多元族群的國家,究竟要如何從事民族塑造、甚至於國家締造。那麼,面對複雜的社會組成或是不穩的政治局勢,民選總統或許有其高度,可出面著手社會分歧的整合。
-
憲政體制的選擇/施正鋒
-
壹、前言
-
貳、憲政體制選擇
-
參、總統制
-
肆、內閣制
-
伍、雙首長制
-
陸、比較分析
-
柒、研究走向
-
附錄︰世界各國的憲政體制
-
-
美國總統制之選擇與運作/紀舜傑
-
壹、前言
-
貳、制憲背景
-
參、總統制的選擇
-
肆、美國總統制的特點、優點、缺點
-
伍、美國總統制之運作
-
陸、結論
-
附錄︰美國憲法關於總統之條文
-
-
拉丁美洲各國的憲政體制選擇/蘇彥斌
-
壹、前言
-
貳、憲政體制類型及其爭辯
-
參、拉丁美洲各國獨立後的憲政體制選擇
-
肆、拉丁美洲憲政體制選擇的解釋
-
伍、結論:兼論拉美憲政發展對台灣的啟示
-
-
日本象徵天皇制下的議院內閣制 刻意被弱化的制度設計/李明峻
-
壹、前言
-
貳、制定過程
-
參、日本議院內閣制的優缺點
-
肆、強化弱勢內閣的嘗試
-
伍、首相公選制
-
陸、結語
-
-
聯合內閣對於德國憲政制度之影響/廖揆祥
-
壹、前言
-
貳、德國的憲政制度發展與特色
-
參、聯合內閣的發展
-
肆、聯合內閣的影響
-
伍、結語
-
-
法國第五共和 文明化歷程中的總統角色與衝突的收斂或擴大/劉名峰
-
壹、前言
-
貳、法國憲法的特質及1958 年的制憲—總統的地位
-
參、左右共治下的總統地位
-
肆、結論
-
-
波蘭後共時期憲政體制轉型 後半總統制走向內閣制/鄭欽模
-
壹、前言
-
貳、波蘭的半總統制
-
參、波蘭半總統制的背景
-
肆、1997 憲法
-
伍、結論
-
-
雙頭鷹 俄羅斯憲政體制的選擇/魏百谷
-
壹、前言
-
貳、現行的憲政體制
-
參、蘇聯體制的遺緒
-
肆、黨國體制的脈絡
-
伍、二元型半總統制
-
陸、總統優越制
-
柒、結語
-
-
附錄 台灣憲政改造的觀察/施正鋒
-
沒有憲政改造就沒有憲政共識
-
台灣憲政改造論壇芻議
-
憲改病痾必須對症下藥
-
憲政改造的思考
-
對症下藥的憲改
-
不更動憲法文本的憲改途徑?
-
看來,還是搭白牌車的憲改
-
回到初衷的憲政改造努力
-
小英的憲改是在打迷糊戰
-
小英的憲改思維
-
憲政改革調整為內閣制的想像
-
憲改走向內閣制?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97485/13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