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餐桌上的紅色經濟風暴:黑心、暴利、壟斷,從一顆番茄看市場全球化的跨國商機與運作陰謀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248810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法國新聞界最高榮譽「阿爾貝-隆德雷斯獎」得獎作品
暢銷法國、日本,義大利出版卻被迫喊停
番茄罐頭的黑色真相,令人震驚的全球化經濟現實!

披薩、番茄濃湯、薯條沾醬⋯⋯番茄糊幾乎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但有誰會去關心這毫不起眼的紅色濃稠醬料?或許也沒有人知道,超市貨架上的一個個番茄罐頭,背後所代表的是龐大跨國商機,涉及企業角力、剝削勞工、官商勾結、黑心食品、政治鬥爭、監獄黑幕等面向;番茄加工業暴利驚人,年銷售額可達百億美元,連義大利黑手黨都來分一杯羹。

・中國生產的番茄糊加工品,以「義大利製造」名義流通市場?

・不能說的祕密——生產線「69%添加劑」現場直擊!
・過期的番茄罐頭竟然還有販售價值?
・腐壞番茄再製成的「黑墨水」是什麼?

2011年,作者馬雷在家鄉普羅旺斯一家罐頭工廠圍牆外,注意到濃縮番茄桶的蹤跡,上頭標籤寫著「番茄糊,中國製造」,引起他的好奇:普羅旺斯當地農產豐富,甚至有「法國農場」的美譽,為什麼還需要從中國進口濃縮番茄?他一路追蹤線索,從中國到義大利、美國、非洲、加拿大、西班牙,採訪企業負責人、番茄農、中間商與採收工人;他在長達二年的調查過程吃了無數閉門羹,卻仍鍥而不捨苦追真相,燃燒他的「記者魂」。

馬雷發現,普羅旺斯番茄工廠所遭遇的產業災難並非個案,而是普遍的現象——北美洲、歐洲,甚至西非,這種現象在許多國家都看得到:

・英國濃縮番茄百年品牌被美國亨氏企業併購,工廠被迫拆除、工人失業;原料改在荷蘭生產,產品貼的卻還是英國品牌標籤。
・義大利老牌企業從中國進口廉價濃縮番茄糊,二次化學加工後,以義大利高級食材的形象外銷世界各地。
・可能致命的劣質番茄醬料被大量傾銷到非洲,一座港口一年最多可查獲100萬個過期番茄罐頭。

這20年來,各地番茄加工廠紛紛關閉,因為它們「不具競爭力」——說穿了就是「利潤」兩個字;在全球化經濟體系下,這些工廠根本無法和來自世界另一端的廉價進口濃縮原料對抗。時至今日,使用更加便宜的進口番茄糊製造醬料或食品,在這個全球化的農作物產銷經濟體中,早已是相當普遍的做法。

《餐桌上的紅色經濟風暴》活脫脫就是一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故事。
  • 國外好評
  • 推薦序 肉不成肉,番茄還是番茄嗎?葉家興/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
  • 推薦序 國際經濟價值鏈的哀殤,全球經濟治理的警鐘/李顯峰/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 推薦序 紅色工業的全球政經邏輯/蔡中民/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 Chapitre 1 潛入世界工廠的心臟
  • Chapitre 2 普羅旺斯的中國桶裝番茄糊
  • Chapitre 3 亨氏企業與亨氏主義
  • Chapitre 4 新疆兵團與紅色經濟
  • Chapitre 5 寫一部番茄史
  • Chapitre 6 義大利農業黑手黨與組織犯罪
  • Chapitre 7 罐頭食品工業興起,為政治服務
  • Chapitre 8 番茄加工業之怪現狀
  • Chapitre 9 義大利是番茄產業的馬可・波羅
  • Chapitre 10 新自由主義與全球化的真正操盤手
  • Chapitre 11 番茄加工業頂尖企業的驚人生產力
  • Chapitre 12 消費者看不見的「原產國」
  • Chapitre 13 金土地的白色粉末
  • Chapitre 14 設魚餌,釣出真相
  • Chapitre 15 番茄像樂透
  • Chapitre 16 席捲非洲的中國番茄罐頭
  • Chapitre 17 勞工的無奈,移民的悲歌
  • Chapitre 18 農業勞動力市場權力爭奪戰
  • Chapitre 19 添加物的比例是商業戰略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