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美中開戰與台灣的未來:為什麼美中開戰,戰場必然在台灣?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856719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台灣第一島鏈的戰略位置已不再重要,為什麼美國反而更加優惠台灣?

當貿易戰、技術戰、金融戰都遏制不了中國崛起時,就是美國希望兩岸發生戰爭的最佳時刻了。
美中關係已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這場對抗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只是大國競爭的必然悲劇。
過程中只有現實利害,沒有道德可言。
把台灣推向一場戰爭,是美國牽制中國發展的最後一張王牌,
也是引爆修昔底德陷阱的最佳理由。

台灣戰略專家告訴你如何看懂美中對抗、看懂兩岸紛爭,看懂台灣未來!

#台灣會成為「戰爭代理人」嗎?
過去五百年,有十六起崛起強權挑戰統治強權地位的例子,其中十二起競爭以戰爭告終。重要的是,他們雙方其實都不想戰爭,但戰爭仍然發生,原因在於第三者的發起事端。

台灣,是美國牽制大陸最有效,也最危險的一張牌,美國捨得不用嗎?

#中國崛起,世界勢力洗牌
中國大陸提出另一種有別民主政治的崛起方式,並在世界各地擴張經濟與軍事的影響力,包括南海造島、租借印度洋港口、在非洲建立軍事基地等,「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吸引了不少發展中國家靠攏,現在G7中的義大利都已加入一帶一路計畫,美國全球老大的地位已受到威脅,美國建立的全球秩序、經濟規範也已被破壞,這讓美國必須不擇手段抑止中國的崛起。

#貿易戰從來不是貿易問題
貿易是國家經濟的保障,軍事是為了保障貿易必備的能力。能制定全球規則者勝,所以美國為什麼一定要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為什麼一定要防堵華為占領全球5G市場?大國之間的戰爭,在直接軍事交鋒之前,早已透過其他方面的鬥爭,開始打得如火如荼了。

#2025至2030年間是中美戰略競爭的關鍵期
2030年之前,中國在軍事實力及軍事技術上都可能超越美國,2018年5月,美國將太平洋司令部改名為印太司令部,2018年8月,中國與東協舉辦首次聯合軍事演習。雙方的戰備勢力範圍愈來愈大,台灣早已被包圍在戰火之中。雙方會不會重蹈「修昔底德陷阱」的覆轍?台灣又將如何自保?

#台灣是中國最敏感的一根神經
為什麼歐巴馬不打台灣牌?為什麼印度和南海都不會是引發美中開戰的導火線?美國要不要打台灣牌?何時打、如何打?在美國的潛台詞已由「不必怕,我會修理它」轉變到「不必怕,我會賣武器給你」時,台灣在這場棋局裡,能如何從棋子變成棋手?
  • 序 台灣的未來比美中衝突更讓人憂慮
  • 導論 美中長期戰略競爭與台灣的選擇
    • 戰略競爭所帶來的對抗
    • 競爭對手就是競爭敵手
    • 歐巴馬與川普的戰略行動
    • 川普是否有意塑造新冷戰?
    • 台灣選擇對美國一邊倒
    • 傑維斯模式與籌碼化的台灣
    • 2025至2030是美中權力消長的關鍵期
    • 離弦之箭與台灣宿命
  • 第一章 美中如何走向新冷戰格局
    • 第一節 美國對於中國的戰略定位
      • 屠龍?或者擁抱貓熊?
      • 美國對中國的四種定位
      • 地緣政治夢魘與融入主義的落空
      • 權力轉移與制度衝突
      • 北京共識將取代華盛頓共識?
    • 第二節 川普主義與戰略轉向
      • 川普的「原則性現實主義」
      • 川普對中國的定性定調
      • 中國試圖取代美國?
      • 美國國安團隊的鷹派化與不可預測
      • 結束對中國的「接觸政策」
    • 第三節 中國「圍地」與美國「拆邊」
      • 習近平的「圍地」棋局
      • 美國的「拆邊」布局
      • 新冷戰的雛形
      • 醞釀中的美中衝突風暴
      • 台灣是棋子、要子,還是棄子?
  • 第二章 美中相互競逐全球領導力
    • 第一節 從軟實力到「領導力」
      • 掌握柔性議題即掌握權力
      • 軟實力的意義
      • 銳實力登上舞台
      • 建構「領導力」成為國家目的
    • 第二節 宣傳中國的故事
      • 從控制新聞到購買媒體
      • 孔子學院與漢語傳播
      • 中國的海外投資
      • 官方與非官方管道交流
      • 承擔國際責任
      • 美國對中國大陸軟實力操作的反應
    • 第三節 美國領導力的式微與重建
      • 美國的軟實力發展
      • 警覺中國「伸長手臂」的威脅
      • 華府增加公共外交預算
      • 美國積極爭奪5G標準的主導權
    • 第四節 過度使用硬實力, 將丟失美國的軟實力
  • 第三章 百年來的戰略焦慮
    • 第一節 百年前的戰略先知
      • 美國戰略家眼中的「黃禍」
      • 海權論v.s.陸權論
      • 「貿易」是制海能力的關鍵
      • 陸上運輸v.s.海上運輸
      • 世界島pk美洲島
      •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 第二節 美國棋手與中國玩家
      • 中國大陸的對策
      • 歐巴馬為何不打印度牌?
    • 第三節 台灣是遏制中國崛起的王牌嗎?
      • 川普的狼來了
      • 台灣是「棋手」嗎?
      • 「印太戰略」的侷限
      • 台灣是最完美的戰爭導火線?
  • 第四章 美中貿易戰爭的衝突
    • 第一節 貿易戰的來龍去脈
      • 貿易戰並不簡單
      • 貿易戰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 貿易戰觸發經濟大蕭條
      • 日本「失落的二十年」
      • 「廣場協議」與日本的泡沫經濟
      • 升息戳破經濟泡沫
      • 明斯基時刻
    • 第二節 中國大陸崛起的威脅
      • 從「山寨大國」到「科技立國」
      • 科研經費大躍進
      • 美國人的憂慮
      • 「中國製造2025」與5G標準
      • 美國在5G競賽中落後
    • 第三節 虛擬的戰爭
      • 從「貿易戰」蔓延到「科技戰」
      • 全力阻止中國產業升級
      • 「貿易戰」讓中國傷痕累累
      • 中國潛在的金融危機
      • 用經濟成長來消化房地產泡沫
      • 中國大陸的「新結構主義」經濟學
      • 川普與美國的衝突
      • 兩個美國政府?
      • 經濟冷戰
      • 孟晚舟事件
      • 資安疑雲的美中鬥法
      • 台灣成為風暴中心?
      • 美國利益不等於台灣利益
  • 第五章 軍事決定論
    • 第一節 美中台三方, 誰最想要一場戰爭?
      • 一場代理人的消耗戰爭
      • 不戰而屈人之兵
      • 戰爭的兩個前提
      • 「主勝」與「將勝」的不同
      • 令人困惑的民調
      • 願為台獨而戰的11%
      • 美國與急獨者的台海戰爭夢
    • 第二節 中美軍事技術的競爭
      • 新技術戰爭時代的降臨
      • 中美的軍工建制
      • 中美智能化戰爭技術的競爭
      • 中國對智能化軍事的追趕
    • 第三節 不再太平的台灣海峽
      • 中國對美國的「抵銷戰略」
      • 中國的「殺手鐧」
      • 美國需要絕對優勢的軍力
      • 中國是美國最好的敵人
      • 台灣願意成為一張戰爭牌嗎?
      • 豬羊變色的兩岸兵力
      • 純粹防禦的刺蝟戰略
      • 2020解放軍奪島作戰計畫
      • 攻台336小時與72小時的爭論
      • 心理裂解下的虛幻武力
  • 結論 美中戰略競爭下的台灣
    • 台灣有「戰略耐心」與「戰略定力」嗎?
    • 建構「新冷戰」
    • 中國「必須是」美國的「敵人」
    • 決戰點在2025至2030年
    • 自我實現預言
    • 「最高政策」決定戰爭與和平
    • 美中開打,台灣怎麼辦?
    • 修昔底德陷阱的真相
    • 兩岸關係的轉折
    • 大陸對兩岸關係的焦慮
    • 習近平是蔡英文的最佳助選員
    • 樂觀的台獨幻想
    • 台灣是棋子還是棋手?
    • 台灣會是美中衝突的引爆點嗎?
    • 正在失去「行動自由」的台灣
    • 包著糖衣的毒藥
    • 小國大戰略 —— 台灣最好的選擇
    • 記取歷史的教訓
    • 不一定要「美國優先」
    • 設法拆除戰爭引信
    • 中立與彈性才是安康之道
    • 台灣最好的選擇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