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37767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身為媽媽,就沒有自由的可能嗎?

想要「成為自己」的自由,不需要不顧一切的勇氣,
只與妳想要做什麼事、喜歡做什麼事、願意接受哪些挑戰有關,
而無關乎別人希望妳成為什麼樣的人。

是女兒、是妻子、也是媳婦和媽媽的暖系作家羽茜,
在一次次的自我對話和練習之中,理解那些我們身上都有的壓力和眼光,
尋找有可能的,屬於媽媽的自‧由。

名人推薦──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陳安儀/資深媒體人、親職專欄作家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
DJ琦琦醫師娘
(順序依首字筆畫排列)

我身為母親也是女人,現在也還背負著這些包袱努力生活著,
我想從自己開始,也為女兒卸除這些不必要的重擔──

關於自己內心的「別人」|
從生活瑣事到更大的人生選擇,我們都會考慮到別人會希望我們怎麼做。然後當我們可以預測、甚至親身經驗到別人的要求和自己真正想要的並不一致時,就感受到被束縛的壓力和左右為難。

關於可以「實現」的自由|
人生中有很多事情,一旦選擇了不能輕易回頭,只能努力去在這個選擇的範圍之中做改善或修正,結婚生子就是其中之一。

關於「原生家庭」的另一個角度|
看待過去的事情不能期盼、希望對方有和自己一樣的感受,甚至也不能追求對方的理解,而是要知道,每個人都是獨自面對自己內心的傷痕。

關於「婆媳」之間|
所有親子之間的問題都可以「被呈現」為婆媳問題,即使意見不和,丈夫跟自己的父母也可以不用正面衝突,只需要說是「我老婆跟我媽處不來」,就不需要為了父母的不悅而感到為難或內疚或是溝通。

如果寫一封信給女兒|
女兒不是母親人生的延續,母親也不是女兒未來的樣子。
我希望妳知道,我們是兩個獨立不同的個體,我會盡最大的努力讓自己變得成熟,不做妳的牽絆,而是給妳我最大的祝福。
  • 作者序 為什麼要思考自由
  • 前言 身為母親,我心疼我的女兒
  • o1 放下自己內心的「別人」
    • 放下自己內心的「別人」
    • 穿衣服要有「媽媽的樣子」?
    • 就算想要拒絕, 也怕別人不能接受
    • 「怎麼有這麼不貼心的女兒」?
    • 灰姑娘的心態:等待別人發現她的善良
    • 成為母親, 讓我開始學習相信自己
    • 有責任, 就有選擇的權利,就有自由
  • o2 可以實現的自由
    • 眞正的善良, 不會養大別人自私的胃口
    • 好女兒、好太太、好媳婦、好母親......這些綁住女人一生的「好評」
    • 害怕做自己, 就只能被他人勒索
    • 不是扮演理想的角色, 就能換來理想的人際關係
    • 自由, 就是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盡責
    • 不管婚或不婚, 做決定時都要謹愼
    • 家庭事業兩得意的是男人, 兩頭燒的是妳
    • 選擇什麼樣的伴侶, 就是選擇未來的人生
    • 吿訴自己:「我想過的自由。」
    • 踏入婚姻, 也是自己的選擇
    • 不要說自己「別無選擇」, 要為自己的心願奮鬥
    • 即使變成一個人, 也要好好生存
  • o3 懂得珍惜自由的人
    • 守護自由的方式, 不需要別人的認同
    • 保有「離開一段關係」的自由
    • 單身的人比較「自由」, 但也受到各種的牽絆
    • 在各種狀態下, 都要珍惜自己的自由
  • o4換個角度看待原生家庭
    • 即使是原生家庭, 也會有遺憾
    • 人際關係, 總有必須放下的執著
    • 即使是父母, 也是妳生命中的「他人」
    • 童年創傷, 終究還是自己才能修補
    • 不想互相刺傷, 就保持距離
    • 父母所認為的「愛」, 和我們並不相同
    • 誰說彼此相愛的家庭一定是和樂融融?
    • 不做等待父愛/母愛的孩子
  • o5 姻親之間,緣分不能強求
    • 不要把所有人的認同, 當成人生的目標
    • 得不到肯定的媳婦vs. 討人喜歡的女婿
    • 婆媳問題, 是親子之間獨立/放手的拉鋸
    • 世界上沒有不被討厭的人
    • 接受現實, 有些人就是「不喜歡妳」
    • 婆婆討厭的是她自己的生活, 而不是妳
  • o6 婚姻,一種不自由的幸福
    • 已婚者尋求答案的過程
    • 溝通, 要先了解眞實的自己
    • 認淸婚姻和家庭的現實
    • 當妳說「這不是我要的生活」
    • 懂=愛, 是一種錯覺
    • 不要用「靈魂伴侶」的想像束縛彼此
    • 發生在過去的事情, 聽起來就是抱怨
    • 在婚姻裡學習獨立自主
    • 在潛意識裡, 妳是不是排斥溝通?
    • 先讓自己冷靜下來, 才有對話的可能
    • 不是不能期待對方, 而是所有期待都要「合理」
  • o7 給孩子自由,是父母一輩子的練習
    • 自由就像禮物, 不一定出現在想要的時候
    • 培養孩子獨立, 是父母對人際關係的學習
    • 父母和子女,都會渴望被對方認同
    • 彼此相愛, 未必就彼此認同
    • 最單純的幸福, 就是「在一起」
  • 後記
    • 在最不自由的處境下,找到自己「真心想要的自由」
    • 給女兒的一封信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