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東劇變,兩極格局徹底瓦解,對台灣與東盟各國的關係產生了影響。李登輝當局積極推動“ 政治民主化”和“政權本土化”,島內政治生態發生重大變化。在兩岸關係上,弱化一個中國原則,淡化統一訴求,迴避政治談判,公開提出“兩國論”。在國際上,大搞“務實外交”,謀求重返國際組織,與一些國家發展實質關係,迸而尋求國際社會的“雙重承認”。台灣地區領導人實現了對東盟各國的訪問,互設代表機構並提昇機構層級,突破了“非官方”的限制。兩次推動“南向政策”,借“南向”抑“西迸”,阻遏台商赴大陸的投資熱潮。同時,加強與東盟各國的經貿關係,以經促政,藉此推迸雙邊政治關係的提升。
- 前言
-
绪论
-
一、研究主题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和结构安排
-
-
第一章 理论分析框架与历史背景描述
-
第一节 台湾“国际空间”问题的演变脉络
-
一、台湾“国际空间”问题的由来
-
二、台湾“国际空间”问题的发展与现状
-
-
第二节 两岸在台湾“国际空间”问题上的政策立场
-
一、台湾当局的政策立场
-
二、大陆的政策立场
-
-
第三节 冷战时期台湾地区与东盟各国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
第二章 李登辉时期台湾地区与东盟各国的关系
-
第一节 李登辉时期的大陆政策
-
第二节 李登辉的“务实外交”
-
一、“务实外交”的内涵、特点与目标
-
二、“务实外交”提出的背景
-
三、“务实外交”下的台湾地区与东盟各国的政治安全关系
-
-
第三节 第一次“南向政策”
-
一、第一次“南向政策”提出的背景与目的
-
二、第一次“南向政策”的举措与成效
-
-
第四节 第二次“南向政策”
-
一、亚洲金融危机对东盟各国与台湾地区的影响
-
二、第二次“南向政策”的启动
-
三、第二次“南向政策”的成效
-
-
本章小结
-
-
第三章 陈水扁时期台湾地区与东盟各国的关系
-
第一节 陈水扁时期的大陆政策
-
第二节 陈水扁的“烽火外交”
-
一、“烽火外交”的提出
-
二、“烽火外交”下的台湾地区与东盟各国的政治关系
-
-
第三节 “新南向政策”
-
一、“新南向政策”提出的背景与目的
-
二、“新南向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三、“新南向政策”的效果评估
-
-
本章小结
-
-
第四章 马英九上台以来台湾地区与东盟各国的关系
-
第一节 马英九时期的大陆政策
-
第二节 马英九的“活路外交”
-
第三节 台湾地区与东盟各国的政经关系发展
-
本章小结
-
-
第五章 东盟各国的两岸政策
-
第一节 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
-
一、大国平衡战略的背景
-
二、大国平衡战略的实施
-
-
第二节 冷战后东盟各国的对华政策
-
一、东盟各国的中国观
-
二、东盟各国对华政策的内容
-
-
第三节 东盟各国的对台政策
-
本章小结
-
-
第六章 实例分析: 南海问题
-
第一节 南海问题的由来与现状
-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及其原因
-
二、后冷战时期南海问题的现状
-
-
第二节 台湾当局的南海政策
-
一、两蒋时期台湾当局的南海政策
-
二、李登辉当局的南海政策
-
三、陈水扁时期的南海政策
-
四、马英九上台以来的南海政策
-
-
第三节 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合作
-
一、两岸南海主权宣示基本一致
-
二、两岸南海合作的重要性与可能性
-
三、两岸南海合作的路径选择
-
-
本章小结
-
-
第七章 台湾参与东亚区域经济整合
-
第一节 台湾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中的作用
-
一、东亚区域经济整合及其成就
-
二、台湾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中的作用演变
-
三、台湾经济的边缘化及其原因
-
-
第二节 台湾谋求参与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策略
-
第三节 大陆的对策思考
-
第四节 ECFA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
一、从和平发展的确立到ECFA的出台
-
二、ECFA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化
-
三、ECFA生效后的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展望
-
-
本章小结
-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 附录二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 附录三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