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藝術.文化.跨界觀點: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啟示錄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16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9865767945
顛覆你對音樂藝術的想像
持續撼動世界的傳奇音樂家
本書跳脫「純」音樂藝術的角度
思考跨領域藝術以及文化層面的觀點
探討大時代脈絡裡音樂價值觀的變遷與影響
帶你一同目睹傳奇音樂大師──史特拉汶斯基
在不同藝術間共生共榮與地位輪轉的變革
21世紀是資訊爆炸的世代,智慧型手機、行動裝置的發明,讓我們按個按鍵,大量資訊便唾手可得,即使是音樂也不例外。然而在距離我們不遠的19世紀,帝國主義、民主政治、大眾消費與文化等議題的對峙、轉型或謀合、突破,過去由菁英階級壟斷美學規範的藝術領域,已轉變成大眾文化為主流的環境;不與通俗大眾的經驗、符碼進行交流,就無法廣受歡迎與施展影響力。
因此比起前人,20世紀後的名人擁有更多更廣的粉絲支持,如今基於商業考量,這種藉名氣而推廣行銷的做法,已成為商業世界裡重要的一環。其中,以當代音樂大師史特拉汶斯基的藝術成就,及作品被廣泛地應用於舞蹈、電影傳媒等領域,更造就了影響深遠的文化效應。
本書共分3章節,從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啟蒙,與畢卡索等藝術家的交往,歷經戰後的影響與風格轉變,乃至於晚近的身分認同等議題做全方面的探討。
關於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反商的古典音樂界卻一直對其音樂「親民」的現象有所顧忌,這使得史特拉汶斯基在音樂界的評價與地位,一直以來爭辯不斷。在歷經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洗禮後,我們逐漸意識到人類集體行動與背後強大的心靈力量造成的影響有多巨大;任何一種新的見解,都有可能給予現階段的知識不同於以往的評論與價值觀。
由於現代社會日益世俗化、民主化、電腦化和消費化,過去門禁森嚴的古典音樂學術界,勢必得對日益嚴峻的大眾文化要求有所回應,而造就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能廣受普羅大眾歡迎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探討。書中不只闡述史特拉汶斯基的生平,並引介影響其一生的重要藝術家;全面探討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起源,針對世紀經典作品《春之祭》、《阿貢》做深入的跨界討論,更精闢分析史特拉汶斯基的文化影響力。
本書不只是史特拉汶斯基的傳記,更是20世紀重要藝術思想著作。帶領你跨越藝術,感受音樂傳奇不同凡響的思維與啟發,看見不一樣的史特拉汶斯基。
持續撼動世界的傳奇音樂家
本書跳脫「純」音樂藝術的角度
思考跨領域藝術以及文化層面的觀點
探討大時代脈絡裡音樂價值觀的變遷與影響
帶你一同目睹傳奇音樂大師──史特拉汶斯基
在不同藝術間共生共榮與地位輪轉的變革
21世紀是資訊爆炸的世代,智慧型手機、行動裝置的發明,讓我們按個按鍵,大量資訊便唾手可得,即使是音樂也不例外。然而在距離我們不遠的19世紀,帝國主義、民主政治、大眾消費與文化等議題的對峙、轉型或謀合、突破,過去由菁英階級壟斷美學規範的藝術領域,已轉變成大眾文化為主流的環境;不與通俗大眾的經驗、符碼進行交流,就無法廣受歡迎與施展影響力。
因此比起前人,20世紀後的名人擁有更多更廣的粉絲支持,如今基於商業考量,這種藉名氣而推廣行銷的做法,已成為商業世界裡重要的一環。其中,以當代音樂大師史特拉汶斯基的藝術成就,及作品被廣泛地應用於舞蹈、電影傳媒等領域,更造就了影響深遠的文化效應。
本書共分3章節,從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啟蒙,與畢卡索等藝術家的交往,歷經戰後的影響與風格轉變,乃至於晚近的身分認同等議題做全方面的探討。
關於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反商的古典音樂界卻一直對其音樂「親民」的現象有所顧忌,這使得史特拉汶斯基在音樂界的評價與地位,一直以來爭辯不斷。在歷經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洗禮後,我們逐漸意識到人類集體行動與背後強大的心靈力量造成的影響有多巨大;任何一種新的見解,都有可能給予現階段的知識不同於以往的評論與價值觀。
由於現代社會日益世俗化、民主化、電腦化和消費化,過去門禁森嚴的古典音樂學術界,勢必得對日益嚴峻的大眾文化要求有所回應,而造就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能廣受普羅大眾歡迎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探討。書中不只闡述史特拉汶斯基的生平,並引介影響其一生的重要藝術家;全面探討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起源,針對世紀經典作品《春之祭》、《阿貢》做深入的跨界討論,更精闢分析史特拉汶斯基的文化影響力。
本書不只是史特拉汶斯基的傳記,更是20世紀重要藝術思想著作。帶領你跨越藝術,感受音樂傳奇不同凡響的思維與啟發,看見不一樣的史特拉汶斯基。
- 自序
- 導論:極端世界與變動不居的時代
-
1 音樂.啟蒙.視覺藝術
-
1-1 來自俄羅斯的歐洲人與美國人:史特拉汶斯基小傳
-
1-2 迪亞基列夫小傳與西方藝術之現代性轉折
-
1-3 音樂與視覺藝術的類比:史特拉汶斯基.貢查羅娃.畢卡索
-
一、前言:音樂家的視覺藝術天分
-
二、俄羅斯現代藝術文化之啟蒙運動
-
三、俄國的新原始主義:史氏與貢查羅娃
-
四、法國的立體主義:史氏與畢卡索
-
五、把自我置放於古典傳承脈絡中的期許
-
-
-
2 音樂.舞蹈.劇場表演
-
2-1 舞蹈文化中的強者:從史特拉汶斯基到巴蘭欽
-
一、前言:數字會說話
-
二、從史氏生命脈絡看其舞蹈因緣
-
三、史氏續航者;巴蘭欽的樂/舞遺緒
-
-
2-2 《春之祭》世紀遺澤
-
一、前言:《春之祭》的百年慶祝vs.現代音樂的困境
-
二、現代音樂與舞蹈之蒞臨:準備意識.接受性.歷史正義
-
三、百花盛開:《春之祭》之後的《春之祭》
-
四、繪聲繪影:多媒體年代中的《春之祭》
-
五、現代主義的孤傲vs.後現代的變身與滲透
-
-
2-3 閱聽《阿貢》:音樂人與舞蹈人的對話錄
-
-
3 音樂.時代.文化研究
-
3-1 在藝術價值起落之間:熱戰冷戰.意識形態.史特拉汶斯基
-
一、前言:競賽性的認同建構
-
二、熱戰與意識形態之分崩離析
-
三、文化冷戰與意識形態之型塑佈局
-
四、「二十世紀藝術傑作」:歐洲的傳統、美國的節日
-
五、「二十世紀音樂大會」:序列音樂與美國文化版圖的確立
-
六、史氏對世界的回應之道
-
-
3-2 文化研究脈絡中的史特拉汶斯基
-
一、前言:文化是世界不穩定的基礎
-
二、身份認同
-
三、階級意識:菁英vs.大眾
-
四、階級與權力:音樂vs.舞蹈
-
五、序列音樂:現代主義大敘述的最後黃花
-
六、史氏與後現代社會
-
-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