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新時期以來,“重述歷史”是當代文學與少數民族文學中同時出現的重要文學現象,其中又以“蒙古歷史敘事”最為典型。“蒙古歷史敘事”是跨民族的歷史書寫,其中既有蒙古族作家的參與,又有漢族作家的參與。由於題材和內容的相似,“蒙古歷史敘事”已經構成了自身的文本序列和文學史脈絡。本書在多民族比較詩學的視野下,通過跨學科方法的使用,對“蒙古帝國敘事”進行了深入分析,凸顯了“歷史再現”與“身份認同”之間的緊密聯繫。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框架设计与安排
-
-
第一章 “民族”的再现:重新思考“蒙古历史叙事”
-
第一节 历史、叙事与民族
-
第二节 文本生成的文化语境
-
第三节 观看“蒙古”的多重视角
-
第四节 朝向未来的历史
-
-
第二章 “蒙古历史叙事”与“族裔文化象征”
-
第一节 “失败”、性别与民族寓言
-
第二节 历史重述与记忆重塑
-
第三节 正当性的建构与伦理化的历史
-
第四节 蒙汉之间的文化接触与文化交往
-
-
第三章 “蒙古历史叙事”与“跨族际对话”
-
第一节 “民族”古典史诗的现代演绎——以冉平《蒙古往事》为中心的讨论
-
第二节 缠绕的历史与弥合的叙事——电影《止杀令》中的民族关系及其症候式分析
-
-
第四章 跨民族连结:少数民族比较文学与“蒙古历史叙事”
-
第一节 跨体系社会与多民族文学/文化关系
-
第二节 区域、生活与交混的“本真性”
-
第三节 协商的汉语,混血的文学
-
第四节 历史重层的当代镜像
-
第五节 “心”的形构中的情感政治
-
- 结语 历史的幽灵与比较的视线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04555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