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樹下的尋思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727559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兩位作者黃小石博士與張德健博士,是卓有貢獻的物理學家與數學家,也是蒙神恩典被聖靈啟迪的基督徒。他們兩人從世間的三類現象:理智、苦難、與道德良善,以三棵世界知名的樹──蘋果樹、菩提樹、分別善惡樹為題,帶領讀者作深刻的反省。

藉由本身深厚的科學專業,兩位作者闡明:要從科學獲得自然的知識,與要從信仰中認識神一樣,「信心」是關鍵的一步。他們在書中舉了很多物理與數學的例子,予以解釋,讓讀者一睹科學家的思維及論證的方式,見證信仰與科學其實並不互相排斥。相反的,若能以信心的角度看,科學與信仰實能相輔相成,共同見證神。
  • 朱序
  • 林序
  • 前言
  • Part 1 蘋果樹篇
    • 智之端
      • 劍橋的蘋果樹
      • 萬有引力
      • 牛頓的洞見
      • 愛因斯坦與牛頓
      • 兩個孩子
      • 上帝的智慧
      • 智慧與聰明
      • 智慧的方程式
      • 智慧與良善
      • 你願我賜你什麼?
      • 分別善惡樹
      • 注釋—智之端
    • 妮娜的新衣:預定與自由
      • 理性的來源:自由意志
      • 妮娜
      • 所有權與使用權
      • 到底什麼對孩子更重要
      • 妮娜的新衣
      • 預定與自由
      • 自由知多少
      • 基督徒的新衣
      • 注釋—妮娜的新衣:預定與自由
    • 標準問題
      • 什麼是標準問題?
      • 百聞不如一見
      • 科學方法
      • 科學與聖經
      • 科學方法與信心
      • 注釋—標準問題
    • 從上帝創造看水的「演化」史
      • 水的特質
      • 水的來源
      • 水漫長的演化史
      • 與生物演化的比較
      • 注釋—從上帝創造看水的「演化」史
    • 一個最重要的「模式轉換」
      • 模式轉換
      • 人的兩個非「終極」基礎
      • 注釋—一個最重要的「模式轉換」
    • 蘋果樹篇附錄
    • 真理的探索
      • 前言
      • 真理必須與事實經歷符合
      • 真理必須有一致性
      • 真理必須有可行性
      • 真理必須有全面性
      • 真理必須具有簡潔性與美麗性
      • 真理與信心是不可分割的
      • 注釋—真理的探索
    • 無窮者的量帶
      • 音樂與數學
      • 電磁波與數學
      • 一以貫之的原則
      • 注釋—無窮者的量帶
  • Part 2 菩提樹篇
    • 菩提樹篇引言
    • 苦難與完全
      • 愛與苦難
      • 亞伯拉罕
      • 雅各
      • 約瑟
      • 摩西
      • 保羅
      • 苦難也是一種恩典
      • 殉道士的血
      • 你們要完全
      • 苦難是個過程,不是目的
      • 注釋—苦難與完全
    • 一個無從問起的問題
      • 帕洛馬的問題
      • 苦難是不是邪惡的?
      • 誰能使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呢?
      • 苦難解決的唯一途徑:耶穌基督
      • 注釋—一個無從問起的問題
    • 菩提樹篇附錄
    • 麈土和爐灰中的懊悔(上)
      • 前言
      • 試煉風暴的真正緣由
      • 天庭聚會的中心議題
      • 神如何回應撒但的挑戰?
      • 撒但的反應如何呢?
      • 約伯的回應又如何呢?
      • 注釋—麈土和爐灰中的懊悔(上)
    • 麈土和爐灰中的懊悔(下)
      • 撒但對約伯的第二次攻擊
      • 約伯只是上帝與撒但針鋒相對下的犧牲品?
      •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苦難這個又大又難的問題呢?
      • 上帝在苦難中有更深一層的美意
      • 結語
      • 注釋—麈土和爐灰中的懊悔(下)
    • 有福的人
      • 福,佑也
      • 五福臨門
      • 滿足的喜樂
      • 你們要喜樂
      • 誰是有福的人?
      • 有福之道
      • 哈佛大學格蘭特終生研究
      • 上帝是我們的喜樂
      • 注釋—有福的人
    • 五福臨門的再思
      • 知福
      • 惜福
      • 保福
      • 造福
      • 傳福
      • 注釋—五福臨門的再思
  • Part 3 善惡樹篇
    • 善惡樹篇引言
    • 狄奧根尼的搜尋
      • 狄奧根尼
      • 虛謊的面貌
      • 眼睛與花
      • 十誡與「榮譽規則」
      • 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
      • 注釋—狄奧根尼的搜尋
    • 七宗罪
      • 十罪不赦
      • 七宗罪
      • 人的失落
      • 善與惡
      • 驕傲(Pride)
      • 嫉妒(Envy)
      • 憤怒(Wrath)
      • 懶惰(Sloth)
      • 貪婪(Greed)
      • 暴食(Gluttony)
      • 色慾(Lust)
      • 21世紀美國大罪
      • 結論
      • 注釋—七宗罪
    • 不知者的窘境
      • 隨機過程與道德
      • 不知者不罪?
      • 父啊!赦免他們
      • 注釋—不知者的窘境
    • 罪與救贖
      • 前言
      • 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
      • 罪是什麼?
      • 罪的後果
      • 贖罪祭
      • 注釋—罪與救贖
    • 善惡樹篇附錄
    • 走在善惡選擇的鋼索上
      • 良善與善行
      • 良善的定義
      • 巴斯提雅的詭辯
      • 人本主義與道德危機
      • 注釋—走在善惡選擇的鋼索上
  • 致謝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