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伤寒论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18/01/01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7547837825
20世紀50年代始,我國中醫院校相繼成立,當時尚無規範的教材可使用,於是南京中醫學院(現南京中醫藥大學)組織了一批造詣精湛、頗孚眾望的中醫藥學專家,將多年來的讀書、備課筆記加以整理修改,並聽取多方面意見,著成教參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相繼出版。此批教參是國內首部教參,亦是各類教材的參考底本,含金量頗高。目前,這類經典著作甚至在各大學圖書館都難覓蹤跡,讀者求索無門。若這批著作因此消失於世,實為可惜。 此套叢書的主要特點:一是彙集了諸多中醫藥大家的學術觀點,旁徵博引,以使讀者達到熟讀一書而能通曉一門學科的程度。二是20世紀50年代學風嚴謹,治學樸實,此批著作皆經過反復推敲、集思廣益、精雕細琢而成,經得起歲月的檢驗,可信度高。三是文字簡潔精練,書中用了大量線條圖、圖表等形式把重點進行扼要歸納,便於讀者理解和記憶。
-
总纲
-
一、阳证和阴证初起正局
-
二、寒热真假辨
-
-
太阳篇
-
概说
-
一、太阳病脉证治法大纲
-
(一)太阳病脉证提纲
-
(二)中风伤寒脉证
-
(三)温病风温脉证
-
(四)汗下缓急辨
-
-
二、传经、不传经、欲解时
-
三、桂枝汤证
-
(一)桂枝汤证正局
-
(二)桂枝汤证变局
-
-
四、桂枝汤禁例
-
(一)脉紧无汗禁
-
(二)酒客禁
-
(三)服汤吐者禁
-
-
五、桂枝汤类证变法
-
(一)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
(二)桂枝加葛根汤证
-
(三)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
(四)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
(五)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
-
六、麻黄汤证
-
(一)麻黄汤证正局
-
(二)麻黄汤证变局
-
-
七、麻黄汤禁例
-
(一)尺中脉迟禁、误下尺中脉微禁
-
(二)胃家寒禁
-
(三)咽喉干燥禁、淋家禁、疮家禁、衄家禁
-
(四)亡血家禁
-
(五)汗家禁
-
-
八、麻黄汤类证变法
-
(一)大青龙汤证
-
(二)小青龙汤证
-
(三)葛根汤证
-
-
九、蓄水证
-
十、蓄血证
-
十一、汗吐下火迫变证
-
(一)汗后表虚里实证治
-
(二)过汗阴虚阳虚证治
-
(三)汗后虚满证治
-
(四)汗后胃中虚冷致吐
-
(五)汗下后馀邪留肺作喘
-
(六)误治劫津热传阳明证治
-
(七)误吐下伤胃液胸阳
-
(八)总论误下变证
-
(九)误下遂利不止证治
-
(十)误下损胸中之阳
-
(十一)下后复发汗表里俱虚
-
(十二)误汗下导致水气不行
-
(十三)栀子豉汤证及变法禁例
-
(十四)结胸证(附寒实结胸)
-
(十五)脏结证
-
(十六)痞证
-
(十七)火逆证
-
(十八)欲愈候辨证
-
-
十二、坏病
-
十三、里虚证
-
十四、太阳病类似证辨治
-
(一)风湿证
-
(二)十枣汤证
-
(三)瓜蒂散证
-
(四)针刺期门法
-
-
-
阳明篇
-
概说
-
一、阳明病大纲
-
二、阳明病欲解时
-
三、阳明病清法
-
(一)白虎汤证
-
(二)白虎加人参汤证
-
(三)栀子豉汤证
-
(四)阳明病清法辨证
-
-
四、阳明病下法
-
(一)承气证论述
-
(二)调胃承气汤证
-
(三)小承气汤证
-
(四)大承气汤证
-
(五)下法辨证
-
(六)润导法
-
(七)不可下脉证
-
-
五、兼太阳少阳病证治
-
(一)太阳病未罢证治
-
(二)少阳病未罢证治
-
-
六、阳明病虚寒证治
-
七、阳明病辨证
-
(一)中风中寒辨
-
(二)汗出自愈辨
-
(三)身如虫行皮中状证因
-
(四)头痛咽痛辨
-
(五)谵语郑声及谵语死候辨
-
(六)潮热盗汗辨
-
(七)阳绝津亡脉候
-
(八)衄血先兆
-
-
八、发黄
-
(一)发黄证因
-
(二)寒湿发黄(阴黄)
-
(三)欲作谷疸脉证
-
(四)茵陈蒿汤证
-
(五)栀子柏皮汤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
-
-
九、蓄血证
-
十、热入血室
-
-
少阳篇
-
概说
-
一、少阳病脉证治法大纲
-
二、传经,不传经,欲解时
-
三、小柴胡汤证
-
(一)小柴胡汤证正局
-
(二)小柴胡汤证变局
-
(三)小柴胡汤辨证
-
-
四、大柴胡汤证
-
五、柴胡汤类证变法
-
(一)柴胡桂枝汤证
-
(二)柴胡桂枝干薑汤证
-
(三)柴胡加芒硝汤证
-
(四)半夏泻心汤证
-
(五)黄连汤证
-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
-
六、热入血室
-
刺期门法、小柴胡汤证和自愈证
-
-
-
附合病、并病
-
概说
-
(一)太阳阳明合病
-
(二)太阳少阳合病
-
(三)阳明少阳合病
-
(四)三阳合病
-
(五)太阳阳明并病
-
(六)太阳少阳并病
-
-
-
太阴篇
-
概说
-
一、太阴病大纲
-
(一)太阴病证治提纲
-
(二)太阴病欲愈脉证
-
-
二、太阴病欲解时
-
三、太阴病治法
-
(一)温里法
-
(二)解表法
-
(三)表里双解法
-
(四)先温里后攻表法
-
-
-
少阴篇
-
概说
-
一、少阴病脉证大纲
-
二、少阴病欲解脉证
-
三、少阴病欲解时
-
四、少阴病寒化证治
-
(一)附子汤证
-
(二)真武汤证
-
(三)四逆汤证
-
(四)通脉四逆汤证
-
(五)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
(六)吴茱萸汤证
-
(七)桃花汤证
-
(八)灸刺法
-
-
五、少阴热化证治
-
(一)热化便血证
-
(二)黄连阿胶汤证
-
(三)猪苓汤证
-
(四)猪肤汤证
-
(五)甘草汤及桔梗汤证
-
(六)苦酒汤证
-
(七)半夏散及汤证
-
(八)四逆散证
-
-
六、少阴病兼表证治法
-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
-
七、少阴病急下存阴证治
-
八、少阴病禁汗禁下证
-
九、少阴病误治
-
十、少阴病可治不可治脉证
-
(一)阳回可治证
-
(二)阳不回不治证
-
-
-
厥阴篇
-
概说
-
一、厥阴病证候大纲
-
二、厥阴病欲解时
-
三、厥阴病厥热胜复辨
-
四、厥阴病寒热错杂证治
-
(一)干薑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
(二)麻黄升麻汤证
-
-
五、厥阴病热证治法
-
(一)白虎汤证
-
(二)白头翁汤证
-
(三)小柴胡汤证
-
(四)小承气汤证
-
(五)栀子豉汤证
-
-
六、厥阴病寒证治法
-
(一)冷结关元证
-
(二)下虚戴阳证
-
(三)哕逆腹满证
-
(四)除中证
-
(五)蛔厥证治
-
(六)当归四逆汤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薑汤证
-
(七)四逆汤证
-
(八)吴茱萸汤证
-
(九)瓜蒂散证
-
(十)茯苓甘草汤证
-
(十一)厥逆灸法
-
-
七、厥阴病禁例
-
(一)不可下例
-
(二)不可攻表例
-
(三)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例
-
-
八、厥阴病辨证
-
(一)厥阴病欲愈脉候
-
(二)热除愈不愈辨
-
(三)渴欲饮水自愈证
-
(四)下利愈不愈辨
-
-
九、厥阴病死候
-
-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
概说
-
-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