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孩子不是學不會,而是卡關過不去
別再讓「學習」扼殺你和孩子的親密關係!
現代的父母都很焦慮,有人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但也有人只希望孩子沒有壓力的快樂成長;有人每天緊盯孩子的功課,卻也有人撕掉作業本,不希望孩子把時間浪費在寫作業上…究竟,怎麼做才對?
暢銷教養作家王麗芳由於自己求學經驗並不順遂,女兒出生後基於對教育體制的不信任,選擇自學這條路。然而,她在體制外看到許多自由但茫然的孩子,更看到他們的「無能感」,因此毅然回到體制內一路摸索。在協助女兒突破重重學習障礙的過程中,活用各式各樣的方法、激發了女兒的學習動機,讓女兒樂在學習。
學習,不該是一直塞東西給孩子,但也不是放任孩子餓死,我們可以準備各式各樣的食材,讓孩子懂得怎麼挑選、怎麼理解、怎麼分析、怎麼煮食成自己想吃又營養的東西。
──本書作者王麗芳
在本書中,讀者可以跟著作者,先釐清自己對於孩子學習的觀念是否健康、正確,例如:
常有人說:「分數不重要」
事實上,分數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家長與孩子面對分數的心態──家長能否從分數中看出孩子還有哪裡沒弄懂?孩子能否勇敢面對挫折?
常有人說:「我不要孩子機械式抄寫」
事實上,各種語言與學科的特性不同,英文字的寫法不脫26個字母,而每一個中文字都有不同的樣貌,要做到「我手寫我心」,真的需要一番練習!
書中也針對許多父母共同的困擾: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念書不專心、不管怎麼念總是考不好…等,利用不同的案例剖析成因,提醒讀者你的孩子不是不用功,更不是天生笨,而是卡住了,需要父母細心觀察耐心引導,陪伴他們破關。
此外,作者也整理出孩子學齡前、求學過程中,父母應該協助他們建立起來的基本能力:享受從不會到會的成就感、認識知識的甜美、自主規劃並管理時間、閱讀理解與資訊整理…等,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機會,培養他們追求知識的好奇心與動機,這樣不管將來人生路要怎麼走,孩子都能自己做好萬全的準備。
教養專家齊聲推薦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陳品皓│諮商心理師、作家
蘇明進(老ㄙㄨ老師)│作家、國小教師
讀者媽咪現身說法
因為看懂孩子的困難與需要,孩子也看懂我的支持,才能在孩子進入青春期的同時,仍然與孩子緊握雙手,開心前行!謝謝麗芳教我!
──Angela(任職於私立大學,育有一子,今年就讀國一)
用對方法,孩子就會為自己想前往的未來而努力,媽媽真的忙得甘願歡喜呀~謝謝老師出書(教戰手冊),讓我們陪著孩子往前衝的同時,親子關係也能甜如蜜。
──林亞玄(全職媽媽,育有二子,分別就讀小四、小一)
別再讓「學習」扼殺你和孩子的親密關係!
現代的父母都很焦慮,有人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但也有人只希望孩子沒有壓力的快樂成長;有人每天緊盯孩子的功課,卻也有人撕掉作業本,不希望孩子把時間浪費在寫作業上…究竟,怎麼做才對?
暢銷教養作家王麗芳由於自己求學經驗並不順遂,女兒出生後基於對教育體制的不信任,選擇自學這條路。然而,她在體制外看到許多自由但茫然的孩子,更看到他們的「無能感」,因此毅然回到體制內一路摸索。在協助女兒突破重重學習障礙的過程中,活用各式各樣的方法、激發了女兒的學習動機,讓女兒樂在學習。
學習,不該是一直塞東西給孩子,但也不是放任孩子餓死,我們可以準備各式各樣的食材,讓孩子懂得怎麼挑選、怎麼理解、怎麼分析、怎麼煮食成自己想吃又營養的東西。
──本書作者王麗芳
在本書中,讀者可以跟著作者,先釐清自己對於孩子學習的觀念是否健康、正確,例如:
常有人說:「分數不重要」
事實上,分數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家長與孩子面對分數的心態──家長能否從分數中看出孩子還有哪裡沒弄懂?孩子能否勇敢面對挫折?
常有人說:「我不要孩子機械式抄寫」
事實上,各種語言與學科的特性不同,英文字的寫法不脫26個字母,而每一個中文字都有不同的樣貌,要做到「我手寫我心」,真的需要一番練習!
書中也針對許多父母共同的困擾: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念書不專心、不管怎麼念總是考不好…等,利用不同的案例剖析成因,提醒讀者你的孩子不是不用功,更不是天生笨,而是卡住了,需要父母細心觀察耐心引導,陪伴他們破關。
此外,作者也整理出孩子學齡前、求學過程中,父母應該協助他們建立起來的基本能力:享受從不會到會的成就感、認識知識的甜美、自主規劃並管理時間、閱讀理解與資訊整理…等,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機會,培養他們追求知識的好奇心與動機,這樣不管將來人生路要怎麼走,孩子都能自己做好萬全的準備。
教養專家齊聲推薦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陳品皓│諮商心理師、作家
蘇明進(老ㄙㄨ老師)│作家、國小教師
讀者媽咪現身說法
因為看懂孩子的困難與需要,孩子也看懂我的支持,才能在孩子進入青春期的同時,仍然與孩子緊握雙手,開心前行!謝謝麗芳教我!
──Angela(任職於私立大學,育有一子,今年就讀國一)
用對方法,孩子就會為自己想前往的未來而努力,媽媽真的忙得甘願歡喜呀~謝謝老師出書(教戰手冊),讓我們陪著孩子往前衝的同時,親子關係也能甜如蜜。
──林亞玄(全職媽媽,育有二子,分別就讀小四、小一)
- 推薦 讀者媽咪這樣說
- 自序 每一步都沒白走
-
Part1 致父母:你一定聽過這些話
-
01 常有人說:「機械式練習,對孩子沒有幫助」
-
02 常有人說:「分數不重要,成績不等於成就」
-
03 常有人說:「小孩的責任就是玩」
-
04 常有人說:「孩子運氣不好,都沒有遇到好老師」
-
05 常有人說:「上學是要交朋友」
-
06 常有人說:「我只希望孩子快樂就好」
-
07 常有人說:「這樣做,都是為了孩子好」
-
-
Part2 孩子只是卡住了
-
01 卡在不會轉化
-
02 卡在怕錯,不敢問
-
03 卡在生理的限制1
-
04 卡在生理的限制2
-
05 卡在沒有時間感
-
06 卡在個人特質不一樣
-
07 卡在文字與認知無法連結
-
08 卡在沒有學習的自覺
-
09 卡在沉迷
-
10 卡在父母不知道的地方
-
-
Part3 培養孩子的學習魂
-
01 引導孩子認識知識的重要性
-
02 引導孩子獨立自主思考學習
-
03 引導孩子自主管理、規劃時間
-
04 引導孩子享受從「不會」到「會」的成就感
-
05 引導孩子把考試與練習當成工具
-
06 引導孩子理解寫作業不是為了交差
-
07 引導孩子了解為什麼要上學
-
-
Part4 用對方法,學科不難
-
01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
02 學習絕非「不懂沒關係,背下來就好」
-
03 只要能理解,就不用死記
-
04 培養閱讀理解、知識整理的能力
-
05 準備好未來實現夢想的能力
-
06 把書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
-
07 反覆練習直到內化
-
- 後記 今日與昨日的不同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