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對於資訊在戰略溝通與公共外交的國家戰略有完整、周延的論述或定義。今天的美國政府仍然普遍接受資訊即國力、資訊即外交、軍事和經濟力量的觀點。目前的資訊環境,不僅是國家對國家,而且非國家,也扮演著同樣重要的角色。多國組織甚至個人,都可用最少的資訊基礎建設,以甚少的花費,就可以影響戰略成果。任何擁有照相手機及具有網路功能個人數位裝備的人,都明白這一點。以資訊作為不對稱戰略手段的作為,在目前的伊拉克及阿富汗戰場上成效非凡,令人嘆為觀止!「怎麼有人可以在洞裏,卻能與全球的各大媒體溝通連繫?」以伊拉克自由作戰為例,透過以網路為中心的作戰大為增加戰場覺知,讓美軍可以在主戰場上很快的擊潰伊拉克部隊。管制必要的技術與手段,清楚明確的管理資訊,幫助美國雖身處此環境仍能運作的更有效率,也可以用來對付目前及未來可能運用資訊的潛在敵人。
- 序言
-
第一部分:資訊在認知層面的效用
-
作者簡介
-
大眾媒體理論、運用關係及可靠的策略性傳播效果/美國陸軍上校魯賓遜(John R. Robinson)
-
策略傳播、心理戰及宣傳戰:統一策略傳播,可能嗎?/美國陸軍上校狄威特(Calvin C. DeWitt)
-
改進美國策略性傳播策略/作者:美國陸軍上校瑞士伯(Robert H. Risberg)
-
縮短美國與其陸軍之貤的文化溝通隔閡/陸軍部蓋佛德女士(Bobbie Galford)
-
-
第二部分:資訊在實體層面的效用
-
作者簡介
-
無人飛機系統在網狀化作戰中之功能/美國陸軍中校卡尼(Duane T. Carney)
-
友軍蝌隊追蹤系統:建立一項聯合作戰能力/美國海軍陸戰隊中校史維尼(Michael M. Sweeney)
-
為網狀化戰士提供企業服務架構/美國陸軍中校艾思維多(David P. Acevedo)
-
達成國防部網狀化資訊分享展望克服管制資訊之文化偏見/美國海軍上校保羅蕭(Paul M. Shaw)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