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刑事訴訟法爭點整理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295579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看不出來考點在哪嗎?就算看出考點也不知道要寫什麼內容嗎?別擔心,《爭點整理》系列揉合學者重要文章及實務見解,從答題視角出發重新呈現爭點,讓您考試無往不利!

「「刑事訴訟法」考試之準備過程中,最讓考生頭痛的,便是將多如牛毛的實務見解及學說,彙整成一個又一個爭點。針對此種應考趨勢,將多到數不盡的文章及判決(例)整理成爭點,放置在這本小書中,供讀者備考時使用。」
  • Chapter 1 刑事訴訟基礎論及重要原理原則
    • 主題概說
    • Q.01 刑事訴訟之定義及欲達成之目的
    • Q.02 刑事訴訟程序訴追之方式及程序關係人
    • Q.03 何謂法官保留原則?何謂令狀原則?兩者有何區別?
    • Q.04 何謂裁判?何謂裁判之「確定」?
    • Q.05 我國採調查原則(澄清義務)或當事人主義?
    • Q.06 無罪推定原則之內涵?
    • Q.07 何謂正當法律程序?
    • Q.08 何謂「審理之三大原則」?
    • Q.09 為何刑事程序被稱為憲法之「測震器」?
    • 考題參照
    • 參考文獻
  • Chapter 2 國家機關
    • 主題概說
    • Q.01 刑事訴訟法之效力
    • Q.02 何謂刑事訴訟法所稱「法院」?我國對法院之審級及組織有何規範?
    • Q.03 法官迴避之事由有哪些?
    • Q.04 法定法官原則有何內涵?我國是否承認法定法官原則?
    • Q.05 檢察官是行政官?還是司法官?
    • Q.06 何謂「檢察一體」?其界限為何?
    • Q.07 檢察官和司法警察關係為何?
    • 考題參照
    • 參考文獻
  • Chapter 3 被告
    • 主題概說
    • Q.01 被告與「犯罪嫌疑人」有何不同?被告與「證人」有何不同?何謂「關係人」?
    • Q.02 不自證己罪特權之內涵與要件為何?
    • Q.03 不自證己罪原則於我國法是否被實踐?
    • Q.04 對被告之訊問可如何分類?訊問之時間有何特別限制?
    • Q.05 於哪些情形方須盡刑事訴訟法第95條之告知義務?違背告知義務之法律效果為何?
    • Q.06 違反刑事訴訟法第93條即時訊問之法律效果為何?
    • Q.07 訊問被告為何須全程錄音?未全程錄音之法律效果為何?
    • Q.08 為何須禁止不正訊問?不正訊問直接取得之自白可否使用?
    • Q.09 何謂不正訊問取得自白之直接效力、繼續效力與放射效力?
    • 考題參照
    • 參考文獻
  • Chapter 4 辯護制度、輔佐人與代理人
    • 主題概說
    • Q.01 辯護人之定位為何?辯護人是否負擔公益保護之任務?
    • Q.02 何謂實質辯護?
    • Q.03 任意辯護與強制辯護有何不同?何時應適用強制辯護規定?
    • Q.04 於強制辯護案件中,辯護人於審判程序未到場,法院應如何處理?
    • Q.05 選任辯護與指定辯護有何不同?指定辯護是否必然也是強制辯護?選任辯護與指定辯護何者優先?
    • Q.06 多數辯護與共同辯護有何不同?
    • Q.07 辯護人之閱卷權與被告之閱卷權有何不同?偵查中辯護人有無閱卷權?
    • Q.08 偵查中及審判中辯護人有哪些重要的在場權?
    • Q.09 在押被告與辯護人之自由交通權憲法基礎為何?如在押被告係與律師以外之人會見,是否亦得享有自由交通權?
    • Q.10 受拘捕被告與辯護人之自由交通權,在現行刑事訴訟法有何規定?
    • Q.11 國家機關為偵查被告犯罪,得否搜索特定被告所委任律師之律師事務所?
    • Q.12 哪些人能取得輔佐人地位?輔佐人能做哪些訴訟行為?
    • Q.13 代理人能做哪些訴訟行為?有哪幾種代理人?
    • 考題參照
    • 參考文獻
  • Chapter 5 訴訟關係、訴訟條件與訴訟行為
    • 主題概說
    • Q.01 何謂訴訟關係?訴訟關係如何發生、如何消滅?
    • Q.02 何謂訴訟條件?
    • Q.03 本法明定之訴訟條件有哪些?超法規之訴訟條件?
    • Q.04 多數訴訟條件欠缺時應如何處理?
    • Q.05 訴訟行為分成哪些層次討論?
    • Q.06 訴訟行為之「撤回」與「撤銷」?
    • Q.07 何謂回復原狀?適用要件為何?
    • Q.08 誤合法上訴為不合法,予以判決駁回時,應如何救濟?
    • 考題參照
    • 參考文獻
  • Chapter 6 案件
    • 主題概說
    • Q.01 案件之意義與作用為何?
    • Q.02 一事不再理原則如何保護被告?
    • Q.03 檢察官起訴之人如何特定?
    • Q.04 單一案件與同一案件有何不同?「實務上」單一犯罪事實如何認定?單一性影響哪些訴訟程序?
    • Q.05 犯罪事實之同一性有何機能?「實務上」如何認定?法院何時須於判決中引用刑事訴訟法第300條?
    • Q.06 犯罪事實之認定,德國學說與實務有何看法?
    • Q.07 何謂裁判之「形式確定力」與「實質確定力(既判力)」?言詞辯論終結後、判決宣示前所生之事實,有無可能被判決之既判力所及?
    • 考題參照
    • 參考文獻
  • Chapter 7 強制處分
    • 主題概說
    • Q.01 何謂強制處分?
    • Q.02 何謂「短時間之人身自由拘束」?傳喚與通知有何不同?
    • Q.03 拘提是否「憲法上逮捕」?一般拘提與逕行拘提有何不同?拘提如何執行?
    • Q.04 通緝干預人民何種基本權?逮捕分成哪些類型?
    • Q.05 刑事訴訟法第88條之1 是緊急逮捕?緊急拘提?或是緊急拘捕?
    • Q.06 司法警察(官)拘捕被告後應如何處置?
    • Q.07 羈押之意義為何?羈押與無罪推定原則關係為何?
    • Q.08 何謂「拘捕前置原則」?
    • Q.09 一般性羈押之「羈押原因」有哪些?
    • Q.10 何謂「羈押之必要」?
    • Q.11 偵查中羈押,聲請羈押與決定機關分別為何機關?
    • Q.12 偵查中羈押之審理,有哪些程序參與者?證據來源有無限制?
    • Q.13 偵查中羈押之審理程序為何?
    • Q.14 審判中羈押與偵查中羈押有何不同?
    • Q.15 預防性羈押有何爭議?
    • Q.16 關於羈押期間有何限制?延長羈押之容許次數?
    • Q.17 何謂羈押之撤銷?當然撤銷與視為撤銷有何不同?
    • Q.18 何謂「停止羈押」?何謂「再執行羈押」?
    • Q.19 法院得否於「夜間」為羈押之審理?
    • Q.20 替代羈押之處分
    • Q.21 臨檢與搜索的區辨
    • Q.22 「搜索」與「扣押」意義為何?搜索有哪些常見分類?
    • Q.23 關於「無令狀搜索」本法有哪些規定?
    • Q.24 是否得以檢察官所簽發之拘票,進行刑事訴訟法第131條第1項找人之緊急搜索?
    • Q.25 附帶扣押與另案扣押有何不同?
    • Q.26 新修正通訊保障及監察法有哪些重要規定?
    • Q.27 另案監聽所得資訊是否得作為證據?
    • Q.28 「陷害教唆」與「釣魚偵查」之區辨?
    • Q.29 依刑事訴訟法第205條之2,司法警察得恣意為身體檢查處分?
    • 考題參照
    • 參考文獻
  • Chapter 8 證據法則總論
    • 主題概說
    • Q.01 「實體證據」及「彈劾證據」意義分別為何?
    • Q.02 「證據能力」與「證明力」有何不同?實務對於證據能力如何定義?
    • Q.03 無罪推定原則與證據裁判原則關係為何?
    • Q.04 我國關於舉證責任有何規定?辯方是否亦負有舉證責任?
    • Q.05 「嚴格證明法則」與「自由證明法則」有何區別?
    • Q.06 傳聞法則之意義為何?直接審理原則與傳聞法則關係為何?
    • Q.07 我國關於證據排除有哪些規定?權衡法則如何適用?
    • Q.08 私人不法取得之證據得否作為判決之依據?
    • Q.09 「證據法定原則」與「自由心證原則」有何不同?我國法有哪些規定?
    • 參考文獻
  • Chapter 9 證據法則各論
    • 主題概說
    • Q.01 「共同被告」或「共犯」,其陳述屬於何種證據方法?
    • Q.02 何謂證人之具結義務?如有違背,法律效果為何?他案被告,對本案而言是否亦有具結義務?
    • Q.03 「基於特定身分關係之拒絕證言權」與「基於不自證己罪之拒絕證言權」有何不同?
    • Q.04 國家機關漏未告知證人基於不自證己罪所生之拒絕證言權,則證人之陳述得否於本案使用?證人日後若經起訴,於其案件中得否使用此先前陳述?
    • Q.05 刑事訴訟法第159條所指「法律另有規定」應如何解釋?
    • Q.06 證人於檢察官面前之陳述,未經詰問,有無進入法庭之資格(證據能力)?
    • Q.07 何謂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3 所稱之「傳喚不到」?得否類推適用第159條之3 ?何謂第159條之2、第159條之3 所稱「可信之特別情況」?
    • Q.08 何謂「特信文書」?
    • Q.09 何謂「傳聞之同意」?為傳聞同意後,得否再為爭執?
    • Q.10 法院得否一概以「自行勘驗」取代「送請鑑定」?
    • Q.11 法院是否受鑑定意見拘束?
    • Q.12 檢察長以公文要求轄區之警察,於特定案件皆一律送請特定機關鑑定(例如毒品案件皆一律送刑事警察局鑑定),此鑑定之選任是否合法?
    • Q.13 鑑定報告與勘驗筆錄是否應受傳聞法則之拘束?鑑定人應否出庭接受詰問?
    • Q.14 刑事訴訟法第165條之1 第2項是屬於何種證據方法,勘驗或文書?
    • Q.15 測謊鑑定之相關爭議
    • Q.16 照片作為證據之性質為何?應如何調查?
    • Q.17 監聽譯文之證據能力?
    • Q.18 證人先前於警局完整陳述,後於審判期日時行使拒絕證言權,該審判外陳述得否作為證據?
    • Q.19 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3 是否包括向外國司法警察陳述?
    • Q.20 司法警察是否有告知不自證己罪拒絕證言權之義務?
    • Q.21 檢察官非以證人身分傳喚被告以外之人,未命具結時,該陳述是否有傳聞例外?若檢察官蓄意規避具結義務時,該陳述之證據能力應如何評價?
    • Q.22 私請鑑定之可用性?
    • Q.23 勘驗作為證據之調查方式
    • Q.24 訊問證人要不要錄音?
    • 考題參照
    • 參考文獻
  • Chapter 10 偵查
    • 主題概說
    • Q.01 偵查不公開之目的為何?偵查例外得公開之原因為何?
    • Q.02 偵查不公開對辯護人效力為何?對媒體效力為何?
    • Q.03 「告訴」之意義為何?何謂「告訴乃論」之罪?
    • Q.04 告訴之性質為何?實體法規定、程序法規定或具有雙重性質?
    • Q.05 本法關於「告訴權人」有何規定?
    • Q.06 告訴權有哪些分類?
    • Q.07 得為告訴之期間?
    • Q.08 告訴之程式為何?
    • Q.09 何謂「告訴不可分原則」?
    • Q.10 告訴權人何時喪失告訴權?
    • Q.11 何謂「不起訴處分」?
    • Q.12 緩起訴之適用要件為何?緩起訴處分有何效力?緩起訴之成就要件為何?
    • Q.13 緩起訴期間,緩起訴處分尚未經撤銷,檢察官得否逕行起訴?
    • Q.14 本法關於不起訴處分有何監督方式?
    • 考題參照
    • 參考文獻
  • Chapter 11 通常審判程序第一審
    • 主題概說
    • Q.01 「準備程序」與「審判期日」有何區別?
    • Q.02 何謂「受命法官」?設置受命法官有何益處?受命法官得否調查或決定證據能力?
    • Q.03 準備程序中,受命法官得否訊問證人?
    • Q.04 準備程序進行中,得否改行審判期日?相對地,審判期日進行中,得否改行準備程序?
    • Q.05 審判期日,審判長是否「應」訊問被告?如有訊問,受到何種限制?
    • Q.06 詰問之次序為何?
    • Q.07 何謂「誘導詰問」?為何僅「主詰問」不得為誘導詰問?
    • Q.08 審判中訊問或詰問如有不當,如何救濟之?
    • Q.09 審判期日被告未到庭之法律效果為何?
    • Q.10 審判長何時可依刑事訴訟法第169條規定,命被告暫時退庭?
    • Q.11 宣判時,被告是否有義務到庭聆判?
    • 考題參照
    • 參考文獻
  • Chapter 12 通常審判程序上訴審
    • 主題概說
    • Q.01 依本法規定,上訴權人有哪些?
    • Q.02 何謂「依職權逕送上級法院審判」?
    • Q.03 何謂「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適用範圍?
    • Q.04 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之例外
    • Q.05 我國第二審之審級構造?第三審之審級構造?
    • Q.06 實務上對於「上訴第二審之具體理由」如何認定?學者見解如何?
    • Q.07 第二審之判決有哪幾種?何謂上訴第二審「無理由」?
    • Q.08 對於「第三審發回次數」與「上訴限制」,刑事妥速審判法第8條有何規定?
    • Q.09 刑事妥速審判法第9條不對稱上訴?
    • Q.10 第三審之判決有哪幾種?
    • Q.11 上訴第三審之案件限制?
    • 考題參照
    • 參考文獻
  • Chapter 13 簡易型審判程序
    • 主題概說
    • Q.01 簡易型審判程序共通目的為何?
    • Q.02 簡易型審判程序與通常審判程序有何不同?簡易型審判程序是否違憲?
    • Q.03 「簡易程序」有哪些適用要件?
    • Q.04 「簡易程序」之開啟及審理有何規定?
    • Q.05 「簡易程序」中哪些情形帶有「協商」之性質?
    • Q.06 「簡易程序」之上訴審與通常審判程序有何不同?
    • Q.07 「簡易程序」二審得否撤回告訴?
    • Q.08 「簡式審判程序」有哪些適用要件?
    • Q.09 「簡式審判程序」與通常審判程序於審判期日有何不同?
    • Q.10 「簡式審判程序」何時應改依通常審判程序審判?
    • Q.11 「簡式審判程序」就判決結果有無限制?就上訴審有無特別規定?
    • Q.12 「協商程序」之開啟要件為何?
    • Q.13 「協商程序」之進行與判決,本法有何規定?
    • Q.14 「協商程序」之上訴審有何規定?
    • Q.15 「協商程序」得否上訴第三審?
    • 考題參照
    • 參考文獻
  • Chapter 14 自訴
    • 主題概說
    • Q.01 不得自訴,亦有「告訴不可分」原則之適用?大法官意見為何?
    • Q.02 公訴與自訴競合時,何者優先?
    • Q.03 關於自訴「強制律師代理」,實務及學說有何重要見解?
    • 考題參照
    • 參考文獻
  • Chapter 15 非常救濟程序
    • 主題概說
    • Q.01 「一事不再理原則」如何展現於我國刑事程序?
    • Q.02 何謂「再審」?再審之管轄?
    • Q.03 得聲請再審之期間為何?
    • Q.04 再審之審理分為哪些階段?
    • Q.05 何謂「發現確實之新證據」?
    • Q.06 我國再審分為哪些類型?為受判決人之不利益而聲請再審,是否違憲?
    • Q.07 非常上訴之原因有哪些?
    • Q.08 「最高法院97年度第4 次刑事庭會議」重點為何?
    • Q.09 最高法院若有變更其法律見解,可否執此為非常上訴之理由?
    • Q.10 得否以原審判決後出現之新事證提非常上訴?
    • Q.11 非常上訴審關於原判決不利於被告之判斷
    • 考題參照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