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無形大道的智慧之光
個人修養、處事哲學、經商謀略、治國之道的至高學問
《道德經》被認為是中國哲學中的經典,
作者老子,是中國古代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其淵博的學問和超脫世俗的思想,
深受孔子、歷代帝王、中外文人和政治家的肯定,
從修身、齊家、治學,到治國、平天下
任何人都能在這部經典中找到所需要的智慧。
獨家提供
真人朗讀QR Code
靜心抄寫頁
可讀、可聽、可寫,
深刻體會玄之又玄的哲學思想蘊含
個人修養、處事哲學、經商謀略、治國之道的至高學問
《道德經》被認為是中國哲學中的經典,
作者老子,是中國古代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其淵博的學問和超脫世俗的思想,
深受孔子、歷代帝王、中外文人和政治家的肯定,
從修身、齊家、治學,到治國、平天下
任何人都能在這部經典中找到所需要的智慧。
獨家提供
真人朗讀QR Code
靜心抄寫頁
可讀、可聽、可寫,
深刻體會玄之又玄的哲學思想蘊含
-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無形大道的智慧之光
-
1 大道看「有無」
-
2 大道看「禍福」
-
3 大道看「堅柔」
-
4 大道看「曲直」
-
5 大道看「簡繁」
-
6 大道看「無為」
-
7 大道看「動靜」
-
8 大道看「虛實」
-
9 大道看「巧拙」
-
-
第二章 修身之道:謙謙君子的養成法則
-
1 聖人都知道自己的無知
-
2 自矜者不會長久
-
3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4 善下者為王
-
5 不武不怒,不與人爭
-
6 內斂方能成名士
-
7 取長補短天之道
-
8 不視,不聽,不搏
-
9 時常提醒自己做個正直的人
-
10 美善與邪惡相距多遠
-
11 「德」是修身養性的甘霖
-
-
第三章 養心之道:純真、幸福是根本
-
1 超然曠達,寵辱不驚
-
2 道是簡單的,快樂也是很簡單的
-
3 心「虛」是一種境界
-
4 一切都會逐漸轉好
-
5 像水一樣保持自己純真的本性
-
6 靜止的水才清
-
7 欲心雜念使人心累
-
8 知道「止」就沒有那麼累了
-
9 得失都是「道」
-
10 不要想得太多、太遠
-
11 無「患」即無憂
-
12 無拘無束,給心靈一片廣闊的天地
-
13 道法自然,心境自可平和
-
-
第四章 處世之道:遊刃有餘地立足於世
-
1 誠信不足就得不到別人的信任
-
2 不要輕易許諾
-
3 忠言多逆耳,美言常害人
-
4 不要固執地堅持己見
-
5 示人以弱,將鋒芒隱藏起來
-
6 「道」無須言說
-
7 剛柔並濟,進退有道
-
8 給別人留點空間
-
9 神龍在天,不見首尾
-
10 為人處世必須具備「大」的胸懷
-
-
第五章 待人之道:包容、善良是待人良方
-
1 不要隨意傷害人
-
2 智者都明白成人達己的道理
-
3 用平等之心看天下
-
4 學會包容,終身不殆
-
5 付出時不要想著回報
-
6 君子須有仁慈之心
-
7 真正的朋友不在於多少
-
8 天道公平,作惡必受懲
-
9 受到傷害不要急於報復
-
10 待人接物要以「和」為本
-
11 美善的言辭可以贏得尊重
-
12 施比受更有福
-
-
第六章 謀事之道:踏實穩健,萬事可成
-
1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
2 萬丈高樓平地起
-
3 聖人更懂得如何去做正確的事
-
4 天下事須做精、做細
-
5 踮著腳是站不穩的
-
6 不要被主觀感覺所束縛
-
7 謹慎地開始,堅持到結束
-
8 空杯子才能用來盛水
-
9 處亂不驚,變弱為強
-
10 不因艱險失去鬥志
-
11 勤而行之,可為「上士」
-
12 正確地思考,小心地謀畫
-
13 做事的「大道」取法於自然
-
-
第七章 為上之道:管理其實很簡單
-
1 為上者要有不爭無為之德
-
2 善用人者,為之下
-
3 要聽得進忠告
-
4 用最合適的人做最合適的事
-
5 做領導的必須以身作則
-
6 上有「為」,則民難治
-
7 最簡單的管理之道
-
8 有權不可無威
-
9 治大國若烹小鮮
-
10 民眾不需要太多煩瑣的法令
-
11 施政不可過於苛刻
-
12 天道坦然而善謀
-
-
第八章 避禍之道:清醒、淡泊方可保全自身
-
1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2 功成而不可居
-
3 功成身退也是不錯的選擇
-
4 不要被表面的利益所迷惑
-
5 魚再得勢也不能離開水
-
6 當糊塗時則糊塗
-
7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
8 不爭則無禍害之憂
-
9 用超然的心態看待眼前的榮華富貴
-
10 事盛則衰,物極必反
-
- 附錄:《道德經》全文
- 道德經靜心抄寫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