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大美術館時代

出版日期
2010
閱讀格式
PDF ; EPUB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751981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是美術館?還是美術館企業?
誰能安然渡過美術館的生存戰?
「博物館」與「美術館」同時或接續地在歷史中穿梭延展,在不同的時間背景要求下,被賦予了不同的角色扮演與任務。從帝皇的典藏收藏、百科全書式的博物館、餐飲與賣店成為美術館不可或缺的必備空間……等形式,經歷戰爭下的掠奪、工商業發展等因緣,從歐洲到美洲的重心變化,造就了美術館走進第三波的競爭賽,也見到正負評價不斷的古根漢美術館案例的產生。
  • 前 言 美術館的大時代
  • 第一章 變動中的美術館
    • 達文西密碼與羅浮宮
    • 研究對象:美術館的定義
    • 美術館的三波發展
      • ■ 第一波 收藏的建立
      • ■ 第二波 專業的養成
      • ■ 第三波 產業化的時代
    • 衝突之源:典範轉移
  • 第二章 美術館新典範的誕生
    • 管理至上‧行銷有理
      • ■ 管理階層的崛起
      • ■ 管理與研究的分工
    • 核心典範的誕生:美國美術館
      • ■ 美術館兼併:MoMA & PS1
      • ■ 美術館通路化:古根漢美術館
  • 第三章 美術館是筆好生意
    • 美術館新思維
    • 歷史有價:美術館的文創商機
    • 無限大的美術館商機:從B to C 到B to B
      • ■ 傳統事業(典型經濟來源)
      • ■ 新興事業(非典型經濟來源)
    • 收藏的經濟效益
    • 美術館產業化下的新關係
    • 美術館的恐怖失衡:大者恆大,強者恆強
  • 第四章 美術館第三波的邊陲效應
    • 台灣的美術館發展
      • ■ 台灣的第三波徵候
      • ■ 不可抗的宿命:國際大展
    • 金錢打破倫理,展覽交流的新邏輯
    • 誰為難了誰?進口展的問題根源
      • ■ 國際借展政策分析
    • 第三波影響下的台灣美術館
      • ■ 效應一:展覽權力核心的轉移
      • ■ 效應二:典範轉移所引發的衝突與反彈
    • 第三波衝擊下的省思
      • ■ 省思一:第三波的下游消費市場
      • ■ 省思二:收藏的意義與價值
      • ■ 省思三:國際展覽的未來
  • 結 語 對於未來的想像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