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這世界變得愈來愈快,
但總有些文字能撫平內心的皺摺,
療癒困難的心,
願你能學會「和自己相處」,
從「我」了解「我們」,
看見自己和別人身上的光。
成熟與幼稚之間的差別不在年齡,而在安放情緒的能力。
學會「和自己相處」,從「我」了解「我們」,
各種好關係就會隨之而來,而這一切只需要開始跟自己說:
「我要,就能。」
心理學專家劉軒最新力作,
跟隨這本書,透過33個心靈練習,
放慢你的心,梳理你的內在,安放你的情緒。
成為既維持自己的獨特個性,又能修正不理想行為的成熟大人,
享受不完美但輕盈的每個時光、每段關係。
想要自己更好,你得先疼惜自己。
你要充當「慈母」的角色,安撫自己內心焦躁的負面聲音。
感受到壓力時,停下來面對這個情緒,
不要直接躲入慣性的逃避行為。透過了解你的內在小孩,
學會既維持自己的獨特個性,又修正自己不理想的行為,
當我們能自處,也能與別人好好相處時,
那些原本擋在路上的絆腳石,將會成為向上爬的台階。
放慢你的心,打開這本書,你會更好的。
「每個人都可以讓自己更好,
你需要的不是時間,
而是「我要,就能」的信念。
這不是狂妄之言,
而是透過日常的小勝利累積來的天然自信。」 ~ 劉軒
但總有些文字能撫平內心的皺摺,
療癒困難的心,
願你能學會「和自己相處」,
從「我」了解「我們」,
看見自己和別人身上的光。
成熟與幼稚之間的差別不在年齡,而在安放情緒的能力。
學會「和自己相處」,從「我」了解「我們」,
各種好關係就會隨之而來,而這一切只需要開始跟自己說:
「我要,就能。」
心理學專家劉軒最新力作,
跟隨這本書,透過33個心靈練習,
放慢你的心,梳理你的內在,安放你的情緒。
成為既維持自己的獨特個性,又能修正不理想行為的成熟大人,
享受不完美但輕盈的每個時光、每段關係。
想要自己更好,你得先疼惜自己。
你要充當「慈母」的角色,安撫自己內心焦躁的負面聲音。
感受到壓力時,停下來面對這個情緒,
不要直接躲入慣性的逃避行為。透過了解你的內在小孩,
學會既維持自己的獨特個性,又修正自己不理想的行為,
當我們能自處,也能與別人好好相處時,
那些原本擋在路上的絆腳石,將會成為向上爬的台階。
放慢你的心,打開這本書,你會更好的。
「每個人都可以讓自己更好,
你需要的不是時間,
而是「我要,就能」的信念。
這不是狂妄之言,
而是透過日常的小勝利累積來的天然自信。」 ~ 劉軒
- 自序
-
Part1 情緒篇 告別玻璃心的練習
-
1 掃除負面雜念,不糾結在一個念頭上
-
2 不是別人太嚴格,是你有顆玻璃心
-
3 被情緒勒索是你想當好人,不夠愛自己
-
4 口是心非其實是一種情緒攻擊
-
5 不壓抑不舒服的感覺,與憤怒和平共處
-
6 想要自己更好,先要疼惜自己
-
7 你其實比自己想得還堅強
-
8 開心時總會莫名憂愁並非是悲觀
-
-
Part2 自律篇 紀律生活的練習
-
9 花錢不去健身,是因你事前少做這件事
-
10 訂立目標時,別用意志力跟誘惑對抗
-
11 為什麼你對有些人事物,就是很難斷捨離?
-
12 想心無雜念,先讓自己旁無雜物
-
13 你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自我肯定
-
14 網路的互動, 其實只是一種「代糖」
-
15 想讓自己不怕挑戰,你得先解開一個魔咒
-
16 完成比完美更好
-
17 你有多擺爛,就有多「厭世」
-
18 改不掉老毛病,是因為反省時少了這步驟
-
-
Part3 理性篇 不被偏見左右的練習
-
19 許多常識或直覺,可能是讓你誤判的偏見
-
20 勇敢承認無知,是另一種聰明
-
21 說真話並不表示你得當邊緣人
-
22 別讓身體欺騙你的心
-
23 要跟隨你的心,但也要用你的腦
-
24 可以路見不平,但別成為正義魔人
-
-
Part4 人際篇 走出同溫層的練習
-
25 好朋友這麼多,為什麼還會寂寞?
-
26 把你的敏感,多用在讓你愉快的事上
-
27 你一定要知道的「友誼公式」
-
28 心態對了,所有人都會想接近你
-
29 人緣要好,你要會這樣聊天
-
30 好友圈這樣經營,才不會「在一起孤獨」
-
31 幽默是可以練習的
-
32 綻放的花朵更能吸引欣賞者的目光
-
33 害怕社交的你,只缺一盞探照燈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