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家禮大成》
清朝 呂子振 編著
民國 楊 鑑 重校
民國 許欽鐘 訂正
序
禮本乎人情,而為人所斯須,不可棄者也。人之一身所晉接者,不外乎父子、夫
婦、兄弟、朋友之倫。此五倫者,非禮以維之,則上下之分亂,親疏之等淆,生
而男女冠婚,死而祖父葬祭,皆莫知折衷,將何以立於天地間。故制禮始自中古
,由來舊矣。而家禮一書自 紫陽夫子所折衷而改定,或酌風氣異同,或參正俗
習尚,務使禮之行天地間者,犁然有當於人心。漳俗親承 紫陽遺澤,雖世代數
易,縉紳士類秉禮者不少,特山陬海隅平素少詩書之澤者,未必盡能通曉。年來
漳之士君子,起而增刪之,使冠婚喪祭之禮,復昭於世,功非淺鮮。第議論不無
異同,講求難別取舍。茲余不揣固陋,妄輯前哲遺言,略參時賢著作,俾世之君
子便於觀覽,未知高明其許我否。
雍正乙卯仲秋 呂子振羽仲氏 謹識
序
世之尊崇朱子家禮久矣,迄清初呂羽仲前輩家禮大成雖較多帙,然皆祖朱子家禮
之法,可謂為世之用矣。惟歷時既久,不無今昔或異,況印版老而字畫多失真,
不容不再重新付梓,乘此余為校對,並以昔有雜論之繁者略刪之,今有簡便之宜
者稍增之,以俟大識訂正,而俾居家有家禮之遵依矣。
中華民國十一年秋 鷺江
楊鑑曉潭 謹識
清朝 呂子振 編著
民國 楊 鑑 重校
民國 許欽鐘 訂正
序
禮本乎人情,而為人所斯須,不可棄者也。人之一身所晉接者,不外乎父子、夫
婦、兄弟、朋友之倫。此五倫者,非禮以維之,則上下之分亂,親疏之等淆,生
而男女冠婚,死而祖父葬祭,皆莫知折衷,將何以立於天地間。故制禮始自中古
,由來舊矣。而家禮一書自 紫陽夫子所折衷而改定,或酌風氣異同,或參正俗
習尚,務使禮之行天地間者,犁然有當於人心。漳俗親承 紫陽遺澤,雖世代數
易,縉紳士類秉禮者不少,特山陬海隅平素少詩書之澤者,未必盡能通曉。年來
漳之士君子,起而增刪之,使冠婚喪祭之禮,復昭於世,功非淺鮮。第議論不無
異同,講求難別取舍。茲余不揣固陋,妄輯前哲遺言,略參時賢著作,俾世之君
子便於觀覽,未知高明其許我否。
雍正乙卯仲秋 呂子振羽仲氏 謹識
序
世之尊崇朱子家禮久矣,迄清初呂羽仲前輩家禮大成雖較多帙,然皆祖朱子家禮
之法,可謂為世之用矣。惟歷時既久,不無今昔或異,況印版老而字畫多失真,
不容不再重新付梓,乘此余為校對,並以昔有雜論之繁者略刪之,今有簡便之宜
者稍增之,以俟大識訂正,而俾居家有家禮之遵依矣。
中華民國十一年秋 鷺江
楊鑑曉潭 謹識
-
卷一
-
學禮要務
-
冠笄析義
-
人事類語
-
宴禮投刺
-
百忍治家
-
治家先禮
-
-
卷二
-
稱呼帖式
-
往來拜帖
-
請賀帖式
-
-
卷三
-
人品稱呼
-
時令名號
-
物類稱號
-
交接稱頌
-
自謙男女
-
冠笄要禮
-
-
卷四
-
婚姻儀禮
-
婚書禮帖
-
古今參考
-
結婚新式
-
-
卷五
-
世系事蹟
-
祝 壽 式
-
壽 文 式
-
-
卷六
-
喪祭總論
-
喪服總圖
-
初喪辨考
-
衣制辨考
-
明器辨考
-
稱呼辨考
-
服制辨考
-
弔慰辨考
-
營葬辨考
-
祀禮辨考
-
祭祀辨考
-
初喪儀禮
-
服制等殺
-
五服制度
-
治喪雜議
-
弔賻禮儀
-
訃文式
-
-
卷七
-
誄軸祭文
-
喪葬圖制
-
治葬禮儀
-
-
卷八
-
喪祭八禮
-
告遷祔祭
-
時祭儀禮
-
封贈告祖
-
拜懺設齋
-
年節故事
-
祀神禮儀
-
弔輓對聯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785/800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