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1.向前走,同時保持清醒
唯有探索自己的心靈,你的視野才會清晰。向外看的人,心懷夢想;向內看的人,保持清醒。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
聖境是這片大陸上世人信仰的中心,年輕人從小在這裡長大,現在他要離開了,許多經常往來聖境的人,聽說了這個消息,紛紛前來拜訪,提出他們認為對年輕人最好的建議。
駐守的將軍對年輕人說:「來從軍吧!你從來沒有一個人生活過,軍隊是個大家庭,能幫助你成長。」
經商的大商人對年輕人說:「跟著我學習經商吧!你現在兩手空空,就算想闖天下也需要資本吧?」
做研究的學者對年輕人說:「還是跟著我學習知識吧!你沒有接受過系統化的教育,在社會上是很難立足的。」
三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建議才是最實際的,各自舉了許多案例和證據,你一言我一語辯論了起來。年輕人覺得每個人的說法都有道理,聆聽他們辯論時,也間接感受到社會環境的現實面,因此心中十分徬徨。
年輕人走到院子裡,嘆了一口氣,在一旁等候載客的司機聽到了,問年輕人說:「什麼事這麼為難呢?」
年輕人將屋裡的情形講給司機聽,接著煩惱地說:「我只是想走出去,為什麼會這麼困難呢?」
司機不以為然地說:「想走出去有什麼困難的?我可以免費送你一程。」
年輕人連忙拒絕說:「多謝您的好意,但我從來沒有一個人生活過,也沒有錢、沒有知識,沒辦法就這樣出去啊!」
司機聳肩說:「在我的故鄉,哪個人不是從這樣的條件下走出來的?聽你所說,這屋子裡的人,每個人都講得頭頭是道,事實上卻誰也不服誰,這不就表示他們的話都不是真理嗎?他們想讓你走的路,說穿了不過是自己的翻版而已,又哪裡有考慮到你也能走出自己的路呢?」
年輕人迷惘地說:「但是,我能走出自己的路嗎?我又該走向何方呢?」
司機笑著說:「路在被人走出來前,誰知道它是路呢?但是當你出發的時候,總得神智清醒才行。看過別人開車吧?開車的時候不只要注視前方,也得留意後方,因為需要全神貫注,所以必須頭腦清醒。」
年輕人思考著,心中若有所悟,點頭說:「是這樣不錯。」
司機拍拍年輕人的肩膀,說:「神智不清時就休息,迷惘的時候不妨步行,若是始終原地踏步或盲目行走,那這一生才叫浪費呢!」
心的體悟:
在現行的教育和社會體制下,大多數人都是相似的,我們可能有類似的求學經歷、相似的工作經驗,然後跟隨社會金字塔的結構前進。在社會裡,敢於脫離現行體制,開創自我道路的人不多,當他們獲得成就時,我們或許會用驚訝、敬佩的眼光注視他們。
但是,不管是走在行人密布的大道,抑或人煙稀少的小徑,不管你是拓荒者抑或追隨者,實踐夢想從來不是件困難的事,外在條件不足以構成決定性的影響,關鍵在於內心。
榮格曾說:「向外看的人,心懷夢想;向內看的人,保持清醒。」若連審視自我內在的洞見都不具備,那麼我們又怎麼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呢?如果我們能為自己的衷心所願盡些力量,在生命將止之時,或許就能了無遺憾
唯有探索自己的心靈,你的視野才會清晰。向外看的人,心懷夢想;向內看的人,保持清醒。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
聖境是這片大陸上世人信仰的中心,年輕人從小在這裡長大,現在他要離開了,許多經常往來聖境的人,聽說了這個消息,紛紛前來拜訪,提出他們認為對年輕人最好的建議。
駐守的將軍對年輕人說:「來從軍吧!你從來沒有一個人生活過,軍隊是個大家庭,能幫助你成長。」
經商的大商人對年輕人說:「跟著我學習經商吧!你現在兩手空空,就算想闖天下也需要資本吧?」
做研究的學者對年輕人說:「還是跟著我學習知識吧!你沒有接受過系統化的教育,在社會上是很難立足的。」
三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建議才是最實際的,各自舉了許多案例和證據,你一言我一語辯論了起來。年輕人覺得每個人的說法都有道理,聆聽他們辯論時,也間接感受到社會環境的現實面,因此心中十分徬徨。
年輕人走到院子裡,嘆了一口氣,在一旁等候載客的司機聽到了,問年輕人說:「什麼事這麼為難呢?」
年輕人將屋裡的情形講給司機聽,接著煩惱地說:「我只是想走出去,為什麼會這麼困難呢?」
司機不以為然地說:「想走出去有什麼困難的?我可以免費送你一程。」
年輕人連忙拒絕說:「多謝您的好意,但我從來沒有一個人生活過,也沒有錢、沒有知識,沒辦法就這樣出去啊!」
司機聳肩說:「在我的故鄉,哪個人不是從這樣的條件下走出來的?聽你所說,這屋子裡的人,每個人都講得頭頭是道,事實上卻誰也不服誰,這不就表示他們的話都不是真理嗎?他們想讓你走的路,說穿了不過是自己的翻版而已,又哪裡有考慮到你也能走出自己的路呢?」
年輕人迷惘地說:「但是,我能走出自己的路嗎?我又該走向何方呢?」
司機笑著說:「路在被人走出來前,誰知道它是路呢?但是當你出發的時候,總得神智清醒才行。看過別人開車吧?開車的時候不只要注視前方,也得留意後方,因為需要全神貫注,所以必須頭腦清醒。」
年輕人思考著,心中若有所悟,點頭說:「是這樣不錯。」
司機拍拍年輕人的肩膀,說:「神智不清時就休息,迷惘的時候不妨步行,若是始終原地踏步或盲目行走,那這一生才叫浪費呢!」
心的體悟:
在現行的教育和社會體制下,大多數人都是相似的,我們可能有類似的求學經歷、相似的工作經驗,然後跟隨社會金字塔的結構前進。在社會裡,敢於脫離現行體制,開創自我道路的人不多,當他們獲得成就時,我們或許會用驚訝、敬佩的眼光注視他們。
但是,不管是走在行人密布的大道,抑或人煙稀少的小徑,不管你是拓荒者抑或追隨者,實踐夢想從來不是件困難的事,外在條件不足以構成決定性的影響,關鍵在於內心。
榮格曾說:「向外看的人,心懷夢想;向內看的人,保持清醒。」若連審視自我內在的洞見都不具備,那麼我們又怎麼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呢?如果我們能為自己的衷心所願盡些力量,在生命將止之時,或許就能了無遺憾
- 【作者序】
-
PART1 當你愈看清楚自己,你愈能掌控人生的方向盤
-
01.向前走,同時保持清醒
-
02.貧民窟裡的富翁
-
03.失去比得到更珍貴
-
04.個性並非與生俱來
-
05.聽孩子說話
-
06.沒錯,是最大的錯誤
-
07.誰是殺人犯?
-
08.企業家的測驗
-
09.不賺錢的工作
-
10.教養的難題
-
11.正向的迷思
-
12.長壽國裡的短命者
-
13.第一印象
-
14.改變自己的人
-
15.真實的圖畫
-
16.多數人與少數人
-
17.母親的勇氣
-
18.作品說明一切
-
-
PART2 向內探索自己的心靈,視野才會愈來愈清晰
-
19.經驗不是唯一的真理
-
20.尋找自我的人
-
21.溫情與冷漠
-
22.不客氣與假正經
-
23.白天與黑夜
-
24.表演的才華
-
25.企業家的聚會
-
26.複製的成功
-
27.最後一日
-
28.無法移植的教養
-
29.先入為主的殺傷力
-
30.簡單的創意
-
31.麻煩與機會
-
32.公車上的一堂課
-
33.成就與幸福
-
34.繼承人的考驗
-
35.為學與做人
-
36.砌牆的道理
-
-
PART3 破除信念框架,你才能改寫命運的劇本
-
37.假設的心境
-
38.拒絕榮譽的人
-
39.孩子的遊戲
-
40.在進入立場之前
-
41.誠實的商人
-
42.追求正確的人
-
43.品德與才能
-
44.退休後的夢想
-
45.長泳的啟示
-
46.內在的源頭活水
-
47.網路與生活
-
48.領導者的責任
-
49.省略的步驟
-
50.直覺者
-
51.溺愛與暴力
-
52.傷人的實話
-
53.延續生命的人
-
54.合適的人才
-
55.獨立的意義
-
56.想要成仙的國王
-
57.無限與有限
-
58.修養的方式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