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為什麼有電影令人「頭痛欲裂也推薦」?
是什麼讓我們「看得懂或看不懂」一部電影?
★ 王君琦、神小風、孫梓評、張之維、陳栢青、686詹正德 慾望滾滾推薦
★ 既有漂亮的制高點,又能殺出偏斜的切入點,保留電影的「本事」,偏又顯出自己本事。──陳栢青
★五十篇別有洞天的電影文字。
★內含影片多元且多樣。
從韓國類型片《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到台灣藝術電影《聶隱娘》,從怪獸電影《正宗哥吉拉》到社會經濟史電影《新天堂樂園》,還可將《抓狂美術館》與《日常對話》同時盡收眼底,打開看電影的視界與胃口。
★熱愛推廣電影之文化小尖兵最親密的教戰手冊備忘錄。
輯一「內心戲」帶著有話就說的直接與某些不經控制的真情流露,既讓人一睹電影日記體的自由痛快,也留存了二○一四至二○一八,四年間電影大小事的吉光片羽。
輯二「影評事」收錄了發表於副刊或是與影展相關活動的正式影評,提供想了解電影史經典人物、性別文化或電影美學的讀者,扼要的分析與解說。
◎談《聖鹿之死》
劇本、導演與演員都無懈可擊,但是心臟太弱的人真的不太建議,想看傳統驚悚片與恐怖片的觀眾,也許就算了――除非你是想鑽研。這是大島渚的禁忌深度、大法師的身體調度、外加布紐爾的反家庭強度,互相加乘。
◎談《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簡單說,還是該去看。韓國類型電影或非類型電影成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這部電影大概也有指標作用,把類型的東西做到淋漓盡致,且這類型有奇幻成份,也非常成功。
◎談《聶隱娘》
「全新的感官經驗」,這通常是商業大片讓我一看就略過不信的東西,但看《聶隱娘》時,我卻不斷想到這個形容。
◎談《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
這樣一個深具反殖民性格的導演,選擇去拍少女同志,這就像是寫〈蘋果的滋味〉的黃春明或寫〈菊花夜行軍〉的林生祥,寫出以少女同志為主題的小說與歌謠一般―這能不讓人驚奇與期待嗎?
◎談《日常對話》
......――以喜劇效果極佳的「親人(口頭)走避」同志議題的段落而言,那不只是滑稽的寫實,同時也是入骨的剖析――因為導演的不迴避,才能捕捉眾人的迴避――圍出一塊塊彩虹旗尚難飄揚的空白之處,這些空白,我認為它是影片極其燦爛之處,並不因為那些空白應該「天然白」,而是它以事半功倍的方式,呈現了各個頓挫點的雙面性,比如親人顧左右而言他彷彿熱鬧有勁,但正間接寫下同志在情愛之外的社會生活中,身處的(他人)認識荒蕪與寂然。
《看電影的慾望》 是張亦絢第一本電影私筆記,也是關於「愛與慾望如何說出來」的分享與練習。
是什麼讓我們「看得懂或看不懂」一部電影?
★ 王君琦、神小風、孫梓評、張之維、陳栢青、686詹正德 慾望滾滾推薦
★ 既有漂亮的制高點,又能殺出偏斜的切入點,保留電影的「本事」,偏又顯出自己本事。──陳栢青
★五十篇別有洞天的電影文字。
★內含影片多元且多樣。
從韓國類型片《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到台灣藝術電影《聶隱娘》,從怪獸電影《正宗哥吉拉》到社會經濟史電影《新天堂樂園》,還可將《抓狂美術館》與《日常對話》同時盡收眼底,打開看電影的視界與胃口。
★熱愛推廣電影之文化小尖兵最親密的教戰手冊備忘錄。
輯一「內心戲」帶著有話就說的直接與某些不經控制的真情流露,既讓人一睹電影日記體的自由痛快,也留存了二○一四至二○一八,四年間電影大小事的吉光片羽。
輯二「影評事」收錄了發表於副刊或是與影展相關活動的正式影評,提供想了解電影史經典人物、性別文化或電影美學的讀者,扼要的分析與解說。
◎談《聖鹿之死》
劇本、導演與演員都無懈可擊,但是心臟太弱的人真的不太建議,想看傳統驚悚片與恐怖片的觀眾,也許就算了――除非你是想鑽研。這是大島渚的禁忌深度、大法師的身體調度、外加布紐爾的反家庭強度,互相加乘。
◎談《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簡單說,還是該去看。韓國類型電影或非類型電影成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這部電影大概也有指標作用,把類型的東西做到淋漓盡致,且這類型有奇幻成份,也非常成功。
◎談《聶隱娘》
「全新的感官經驗」,這通常是商業大片讓我一看就略過不信的東西,但看《聶隱娘》時,我卻不斷想到這個形容。
◎談《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
這樣一個深具反殖民性格的導演,選擇去拍少女同志,這就像是寫〈蘋果的滋味〉的黃春明或寫〈菊花夜行軍〉的林生祥,寫出以少女同志為主題的小說與歌謠一般―這能不讓人驚奇與期待嗎?
◎談《日常對話》
......――以喜劇效果極佳的「親人(口頭)走避」同志議題的段落而言,那不只是滑稽的寫實,同時也是入骨的剖析――因為導演的不迴避,才能捕捉眾人的迴避――圍出一塊塊彩虹旗尚難飄揚的空白之處,這些空白,我認為它是影片極其燦爛之處,並不因為那些空白應該「天然白」,而是它以事半功倍的方式,呈現了各個頓挫點的雙面性,比如親人顧左右而言他彷彿熱鬧有勁,但正間接寫下同志在情愛之外的社會生活中,身處的(他人)認識荒蕪與寂然。
《看電影的慾望》 是張亦絢第一本電影私筆記,也是關於「愛與慾望如何說出來」的分享與練習。
- 寫在前面 看電影的慾望
-
輯一 內心戲
-
01 與迪亞滋共度十小時又四十分鐘
-
02 聽原一男映後座談有感
-
03 嚴肅的變態與變態的嚴肅——小記《聖鹿之死》
-
04 難忘《淑女鳥》的女配角
-
05 兩種無愛——《當愛不見了》與《抓狂美術館》
-
06 來點切分音吧!老大!
-
07 非說不可的兩句話
-
08 他不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
09 大推蘇菲亞.柯波拉的《魅惑》——性別政治與恐怖電影
-
10 最近大家最好都不要碰到我
-
11 台語片經典《大俠梅花鹿》
-
12 散步者、飄流者、畢安生
-
13 影片修復是很迫切的事
-
14 BBC百大電影名單與《正宗哥吉拉》
-
15 兩種民族主義與可不可以賺人民幣?
-
16 終於來到《柳川之女》之台中
-
17 在「立方計畫空間」看萬迪拉塔那
-
18 關於撫育我們的底層——《新天堂樂園》中的地方電影院史及其他
-
19 她穿一身皮衣去領獎
-
20 黃皙暎也出現在韓國片《萬神》中呢
-
21 全新侯孝賢
-
22 皮凱提怎麼看希臘與說德國
-
23 侯孝賢最是給國高中生
-
24 野孩子香妲.艾克曼
-
25 台中人再也不想坐車到台北看電影了
-
26 因為四方田而想看狸子演的電影
-
27 也算香港驚險電影——建制派與泛民派難忘的一天
-
28 如果我們很不想很不想說話
-
29 今天有點發怒了
-
30 早餐店的人讓我想起《切膚之歌》
-
31 不同時間點的電影劇照
-
32 關於杯葛以色列電影
-
33 伊朗導演帕那西的姪女代表他......
-
34 讀《蘿絲瑪麗的嬰兒》原著小說
-
35 應該懷念忍辱負重嗎?
-
36 物理學家看到藍波時
-
37 我喜歡《神探朱古力》
-
38 比賽誰記得最多頭髮
-
39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悲)喜劇經典的一幕
-
40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阿黛兒是存在者
-
-
輯二 影評事
-
01 自(從)我毀滅——記雪侯(Chéreau)
-
02 可塑性電影與可塑性觀眾——《築巢人》的觀影經驗
-
03 一定要去看《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嗎?
-
04 為愛誘惑是高尚的——《遠離塵囂》改編電影有感
-
05 香妲.艾克曼的約會——同志、電影、開路者
-
06 電影值得毀滅,毀滅值得電影——香妲.艾克曼的贈禮
-
07 真的沒有發生什麼事情嗎?——淺介香妲.艾克曼的早期經典電影
-
08 燦爛的空白——《日常對話》觀後感
-
09 小記憶與大電影——《BPM》的愛滋書寫啟示
-
10 問國家,民為何物?——速寫「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三作品
-
- 後記與誌謝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