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禪定荒野:行於道,醉於野,在青山中修行,與萬物平起平坐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51719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垮世代的梭羅」、「美國的寒山」、「以詩歌指示道路的先知」

  蓋瑞.斯奈德(Gary Snyder)
  思索自然與文明關係的跨世紀經典
  台灣首次出版

  蓋瑞.斯奈德是詩人、禪修者、勞動者、生態哲學家。
  他將心棲居於荒野,在這裡靜靜觀看、聆聽、撫觸、嗅聞。
  風的氣息,河的沁涼,鳥的振翅,狼的足跡,花的盛開,樹的凋零,
  引他冥想、頓悟,成為結合禪思與生態觀的自然哲學家。
  他說:「荒野就是萬物一體。」

  ◆繼承《湖濱散記》、《沙郡年記》等自然文學的書寫傳統
  斯奈德與凱魯亞克、艾倫.金斯堡、威廉.布洛斯同為「垮世代」成員。一九六〇年代,「垮世代」深深撼動美國主流文化的價值觀與社會觀,改寫了美國文學,更影響巴布.狄倫、披頭四等知名樂手的創作。如今,斯奈德是「垮世代」少數依然健在的詩人,也是持續參與生態關懷運動的領袖人物。

  詩人佛林格提曾說,如果金斯堡是「垮世代」的惠特曼,斯奈德就是「垮世代」的梭羅。斯奈德繼承美國自然文學的書寫傳統,結合多年貼近自然的經驗與多元文化影響,體悟出關於荒野文化的獨特見解,影響了無數關懷自然的讀者。

  ◆關於人類將何去何從的思考
  【荒野既給人以啓迪,又讓人面臨挑戰】
  自年少時期以來,斯奈德走遍美國的野地,深入原住民村落,也到過日本、台灣、尼泊爾的山林。深受東方文化影響的他,將禪學內化為自身獨特的生命觀與生態哲學觀,在大自然中生活、思考與修行,不但遵循尊重萬物生靈的佛教之道,更致力傳授這種傳統如何讓人進入心靈中的野性之地:

  「心靈深處和無意識是我們內在的荒野之地。自我實現,甚至開悟得道,也是我們野性的另一面,一種心中自我的野性與世界的野性進程的連結。」

  【剔除小我,融進山河曼荼羅】
  斯奈德認為,人類對自然界懷抱著近乎自鳴得意的無知,像無根的智者般存在著,缺乏深度,以及與土地的關連。唯有懷抱謙遜之心,與萬物平起平坐,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一個人想要獲得真正的自由,就得置身最簡樸的生存環境之中,經歷痛苦不堪、遷徙不定、露宿野外、不如人意的生活;然後,面對野性賦予的這種變化無常和自由自在,還要心懷感激。因為在一個固定不變的世界中是沒有自由的。」

  【我們正面臨著失去自我靈魂的危險】
  斯奈德早在一九五〇年代就開始關心生態環境問題。他筆下的荒野、野地生活、人與自然的關係、不同文化的比較、世界觀,展現其思考深度與淵博知識。他提供的不是公式化的準則,也不是教條式的長篇大論,而是細述自然與文明的消長與變化,加深我們對眼前這個世界的理解,重新定義荒野,並提醒我們:

  「我們生活在一個退化的時代。不過,如果能找到我們土地的原始輪廓⋯⋯我們能重拾昔日那種歸屬感所帶來的某些細微感受。」

  【世界是自然的,歸根結柢,必然是野性的】
  在本書中,斯奈德就像整合各種文化系統的巫師,融生態、哲學、宗教、文化、神話、社會、政治於一體,更以動人的文字、詩意的創造力,打開我們的視野和我們的心,引領我們重新與荒野相遇:

  「從精神層面上來看,荒野要求我們像接受自己一樣去擁抱他者,跨過物種的界線。這不是簡單的『融為一體』,也不是將所有東西混雜在一起,而是在內心深處,小心翼翼地堅持事物間的同一性和差異性。」

  ◆思索自然與文明關係的跨世紀經典,台灣首次出版
  多年來,斯奈德穿梭於北美地區,為少數團體或小群體開辦工作坊,傳授相關訓練、知識與技能。他也與許多人探討有關生態學、瀕危物種、環境策略的問題。這些討論,以及他長年的思索成果,彙集成這本書的部分篇章。

  本書的獨特之處,是融合了靈魂的感知與大腦的思索。它既是關於生態環境的經典,也是「萬物一體」的誠摯呼籲。
  • 詩人的體悟(摘錄)
  • 導讀:與青山萬物一起修行
  • 譯者序:荒野是精神的家園,也是深邃智慧的來源
  • 前言:自我實現也是我們野性的另一面
  • 自由的行為準則
    • 契約
    • 關於自然、野性和荒野等詞語
    • 野性
    • 世界注視著一切
    • 回家
  • 地方、區域與公共用地
    • 世界由一個個小地方組合而成
    • 瞭解公共用地
    • 生物區域的前景
    • 尋訪尼士南郡
  • 棕色語法
    • 歌舞依舊
    • 庫範繆特人與人文科學
    • 自然正在書寫
    • 母豹
  • 良田、野地與聖地
    • 清除野性
    • 水潭
    • 神社
    • 真實的自然
  • 青山常運步
    • 明王和觀音
    • 真如
    • 無家
    • 比狼大,比麋鹿小
    • 分解
    • 水上行
  • 美國遠西地區的遠古森林
    • 森林皆伐之後
    • 在樹林中工作
    • 四季常青
    • 補記:水手草原,內華達山脈
    • 我們都是鄉巴佬
  • 道之上,徑之外
    • 以行代寓
    • 行之自由
  • 和熊結婚的女人
    • 故事
    • 關於〈和熊結婚的女人〉
    • 瑪麗亞.約翰斯及故事的傳述
    • 阿卡迪亞
    • 熊舞
  • 生存與聖餐
    • 生之終結
    • 教化的或野生的
    • 感恩
  • 致謝
  • 參考書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