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跨界联合:工科博士生培养模式新探索

作者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2024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以高校和工程院所聯合培養博士生改革試點項目為研究案例,分析了當前製造業強國和創新型國家建設以及知識生產模式的轉型對我國工科博士生培養模式帶來的新挑戰,採用質的研究方法,探討了跨界聯合培養模式的特點、取得的效果和存在的問題,並借助資源依賴理論和協同理論構建了跨界聯合培養的合作動力機制,由此提出改進我國工科博士生聯合培養模式和機制的政策建議。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中国工科博士生的跨界联合培养
      • 一 背景
      • 二 概念
      • 三 视角
    • 第二节 工科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
      • 一 工程教育思想的发展和转变
      • 二 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
      • 三 工科博士生的联合培养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抽样方法和过程
      • 三 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 四 效度、推论和反思
      • 五 内容框架
  • 第二章 中国工科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工科博士生培养模式概况
    • 第二节 高校工科博士生培养模式特色
      • 一 面向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评价标准
      • 二 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 三 依托基础研究的科研训练
      • 四 导师负责制下的团队指导
    • 第三节 工程院所工科博士生培养模式特色
      • 一 面向行业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与评价标准
      • 二 依托高校开展课程教学
      • 三 依托应用研究的科研训练
      • 四 相对松散的导师指导
    • 第四节 企业通过设立项目参与工科博士生培养的模式
    • 第五节 中国工科博士生培养模式的问题与挑战
      • 一 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相对单一
      • 二 课程的系统性不足
      • 三 科研训练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 四 培养主体的多元性不足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和工程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试点效果与问题
    • 第一节 总体效果评价
    • 第二节 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 一 优质人才输送
      • 二 知识和能力更加全面
    • 第三节 培养过程的优势互补
      • 一 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 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导师团队
      • 三 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的科研训练
      • 四 学术设备经费资源的综合利用
    • 第四节 评价标准的复合性
    • 第五节 科研合作的深入推进
    • 第六节 品牌效应和管理机制初步形成
    • 第七节 存在的问题
      • 一 国家项目与自发需求存在差距
      • 二 培养过程中合作尚未落到实处
      • 三 联合培养的管理制度仍不完善
      • 四 联合培养博士生的社会认可度仍较低
    • 第八节 导师和博士生对联合培养的建议
    • 第九节 小结
  • 第四章 高校和工程院所的资源差异与合作动力
    • 第一节 资源禀赋差异
      • 一 组织定位与地位
      • 二 导师和研究资源
      • 三 课程学术资源和生产实践资源
      • 四 项目经费和设备资源
      • 五 环境氛围与团队资源
    • 第二节 导师和博士生的参与期待分析
    • 第三节 资源禀赋与合作动力的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高校和工程院所跨界联合的协同机制
    • 第一节 联合培养的协同基础
      • 一 匹配的合作需求
      • 二 双方的合作基础
      • 三 差异性与互补性
      • 四 规范性与合法性
    • 第二节 联合培养的协同框架
      • 一 理念文化协同
      • 二 人才培养协同
      • 三 知识生产协同
    • 第三节 联合培养的协同机制
      • 一 宏观层面:政策支持和制度建设
      • 二 中观层面:组织管理和团队沟通
      • 三 微观层面:导师支持和学生遴选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