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立足城镇现代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基本背景,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涌现的商品房社区为焦点,围绕新型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共同体构建的条件因素、推进模式与政策支持等问题,展开以抽样调查和定性访谈等方法为主获取研究所需数据与资料,通过对商品房社区建设的实证调研、行动参与,及对外城市社区建设的比较分析,来就城市新型社区共同体构建目标之“场共同体”的本质特征、评价标准、模式选择与体制机制等展开研究。
-
第一章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 相关概念厘定
-
四 理论资源及方法
-
五 文本框架
-
-
第二章 陌生人社区:商品房社区的内在本质
-
一 陌生人社区的形成背景
-
二 陌生人社区的本质特征
-
三 陌生人社区的生成机制
-
-
第三章 陌生人社区中的治理与整合难题
-
一 社区治理重心转移难题
-
二 社区公共道德培育与建构难题
-
三 社区整合能力提升难题
-
四 社区建设参与难题
-
五 社区空间冲突化解难题
-
六 业主维权行动困境
-
-
第四章 陌生人社区建设的地方经验:从实践社会学出发
-
一 行政主导模式
-
二 社区自治模式
-
三 市场主导模式
-
四 小结
-
-
第五章 场共同体:陌生人社区建设的可能方向
-
一 从“管”到“治”: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历史演变
-
二 去熟悉化:陌生人社区建设的逻辑起点
-
三 共同体缺失:陌生人社区建设的现实困境
-
四 场共同体:陌生人社区建设的模式选择
-
-
第六章 基于社会质量提升的场共同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 场共同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践价值
-
二 场共同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
三 场共同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
四 小结
-
-
第七章 在场共同体构建中走出陌生人社区建设困境
-
一 以社区参与为重点,积极推进社区自治
-
二 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着力提升社区服务质量
-
三 以认同归属为核心,努力重塑社区伦理
-
四 以居住空间优化为抓手,极力推进社区融合
-
五 以社会资本培育为关键,大力增强社区凝聚
-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一 基本结论
-
二 主要贡献
-
三 几点讨论
-
四 研究之不足
-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 附录二 物业管理条例(2016 年修订)
- 附录三 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
- 附录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16985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