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清代既是儒家學說的總結期,又是儒家文化的衰落期。儒家學說發展到清代,已難以承受歷史重負。清儒漢學與宋學的學術分派,不是學術繁榮的象徵。各學派各是其是、各行其道,割裂了儒學原創期的辯證統一和思想活力。學派的分化和爭論,不僅沒有帶來自由學風,推進學術創新,反而標榜門戶,黨同伐異,加劇了內耗和衰落。清中葉以後,各學派創新乏力,只是抱殘守缺、篤守倫常名教。如果沒有外來文化的激發,儒家文化自身不可能擺脫困境,走出低谷。
-
序章 清代学者关于儒家之道的探寻——以学派的裂变为线索
-
一 “各弘其道”与“定理学为一尊”
-
二 汉学之道与清学之道
-
三 途穷思变与今文经学之道
-
-
第一章 “先入之见”与“自以为是”——清前期来华传教士对程朱理学的诠释与传播
-
一 “先儒”、“后儒”之辨
-
二 “太极”、“理”与“天主”
-
三 来华传教士与程朱理学在欧洲的传播
-
-
第二章 西学东渐与理学名儒的回应——以清顺治、康熙、雍正三朝为考察中心
-
一 西教、西法一概排斥
-
二 排斥西教而节取西法
-
三 推崇西教
-
-
第三章 义理与考据之辩——晚清时期宗宋学者对汉学的批评与反思
-
一 驳斥清代汉学家的新义理学说
-
二 指摘汉学家的治学原则和方法
-
三 回应汉学家的经学辨伪
-
四 指责汉学无实无用
-
-
第四章 兼采与会通——晚清时期的汉学宋学调和论
-
一 宗宋学而不废汉学
-
二 主汉学而兼采宋学
-
三 会通汉学与宋学
-
-
第五章 义理、考据、词章与经济——曾国藩理学思想探析
-
一 绍述程、朱,以义理为本
-
二 “一宗宋儒,不废汉学”
-
三 “词章之学,亦所以发挥义理者也”
-
四 “义理与经济初无两术之可分”
-
五 义理、考据与经济,则一秉乎礼
-
-
第六章 从复“义理之常”到言“义理之变”——清代今文经学家与程朱理学关系辨析
-
一 兼尊程朱学说
-
二 有调和有批评
-
三 讥诋排斥
-
四 扬弃与新造
-
五 求道与叛道
-
-
第七章 抉破网罗与守卫天理——新思潮与程朱理学之冲突
-
一 程朱理学的礼教化
-
二 新思潮对程朱理学之冲击
-
三 宗理学者对新思潮之回应
-
-
第八章 政学交困——程朱理学在清代的衰落
-
一 敦守纲常与清代理学的教条化
-
二 汉学家以考据之功破宋学之理
-
三 反对王学与清代理学的空心化
-
-
第九章 离经叛道——科举制度改废与清末士人阶层的分流
-
一 士人从政
-
二 士人从商
-
三 士人从军
-
四 转向新学界
-
-
第十章 儒家文化在近代的失落与转生——以礼为例
-
一 天崩地解:礼秩的丧失
-
二 礼崩乐坏:礼教的衰败
-
三 道不在兹:礼义的败落
-
四 凤凰浴火:礼的转生
-
-
第十一章 20世纪上半期的清学史研究——兼及科学“范式”的局限性
-
一 启蒙主义者的研究
-
二 新人文主义者的研究
-
三 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
-
四 余论
-
- 主要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0764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