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廣泛搜集國內外沉船資料,對照各類陸地遺址出土的陶瓷器遺存,圖文並茂地梳理和分析了中國古代陶瓷經海上絲綢之路向外運銷的歷程及階段特徵,揭示了中國古代海洋文明變遷的歷史及不同階段中國在世界海洋文明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大量展示窯址資料的基礎上勾畫出中國古代外銷瓷業生產變遷的脈絡,並以個案的形式討論了以陶瓷貿易為媒介的中外文化交流,生動反映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进程
-
第二节 中国古代四洋航路的划分
-
第三节 中国古代贸易陶瓷的生产
-
-
第二章 从陶瓷考古资料看晚唐、五代时期的海外贸易
-
第一节 沉船、港口及海外遗址中发现的晚唐、五代陶瓷
-
第二节 考古发现晚唐、五代贸易陶瓷的特点
-
第三节 从陶瓷考古资料看晚唐、五代时期的海外贸易
-
第四节 结语
-
-
第三章 从沉船资料看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变迁
-
第一节 考古发现的宋元时期沉船资料
-
第二节 从沉船资料看宋元陶瓷的生产及外销
-
第三节 宋元时期陶瓷大规模运销海外的背景
-
第四节 从沉船资料看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变迁
-
-
第四章 明代前期海禁政策下的瓷器输出
-
第一节 明代前期瓷器海洋贸易的“空白期”概念
-
第二节 明代前期的海禁政策及朝贡体制
-
第三节 文献记载明前期朝贡体系下的瓷器输出
-
第四节 明代前期瓷器在海外的发现
-
第五节 结语
-
-
第五章 从16~17世纪沉船资料看明代海外贸易的变迁
-
第一节 16世纪上半期的东亚海域
-
第二节 16世纪后半期至17世纪初东亚海域沉船资料的考古发现
-
第三节 16世纪后半期至17世纪初期东亚海域的贸易格局
-
第四节 东亚海域贸易的早期全球化趋势
-
-
第六章 明清交替之际东亚海域的贸易格局与陶瓷贸易
-
第一节 明清交替之际东亚海域贸易格局的变化
-
第二节 明郑统治时期的瓷器贸易
-
第三节 结语
-
-
第七章 鸦片战争以前清代外销瓷贸易的繁盛
-
第一节 17~18世纪盛行欧洲的中国风
-
第二节 从沉船资料看清代前期的瓷器贸易
-
第三节 18世纪广州一口通商下的瓷器贸易
-
-
第八章 中国外销瓷器欧洲市场的衰落及美国对华瓷器贸易的兴起
-
第一节 中国外销瓷器欧洲市场的衰落
-
第二节 美国对华瓷器贸易的兴起
-
第三节 针对美国市场的中国外销瓷
-
第四节 结语
-
-
第九章 明清华南瓷业的生产及外销
-
第一节 明清华南外销瓷业的考古发现
-
第二节 漳州窑的兴起与早期全球贸易
-
第三节 白釉类型产品的生产及运销
-
第四节 厦门港的崛起与清代华南外销瓷器的兴盛
-
-
第十章 陶瓷贸易与中外文化交流
-
第一节 从长颈瓶看宋代瓷器对伊斯兰玻璃器的模仿与借鉴
-
第二节 永乐、宣德青花瓷造型装饰中的伊斯兰艺术
-
第三节 陶瓷外销与饮茶风尚的传播
-
- 索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0217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