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序
-
活在戰亂歷史的中華民族
-
作者寫作動機
-
-
導論
-
日據時代
-
台灣島哪裡來的
-
遺憾的二二八事件
-
古寧頭與八二三砲戰
-
台灣的經濟發展成為亞洲四小龍
-
-
第一章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
-
接收台灣的先遣人員「前進指揮所」
-
台灣地區的受降典禮
-
接收台灣之國民政府人員
-
接收日軍之國軍部隊──第62軍及第70軍
-
接收台灣之日本警察機關
-
接收台灣之日本行政機關及國營企業
-
連震東接管台北州
-
謝東閔接管高雄州
-
孫運璿對台灣電力公司系統之恢復
-
沈鎮南──台灣糖業專家
-
嚴家淦──鐵道及貨幣專家
-
當時台灣的財政及貨幣
-
-
第二章 台灣簡史及明清時代對台灣之建設
-
台灣簡史──台灣島是如何形成的?
-
台灣的原住民族
-
中國歷代對台灣的記載
-
葡萄牙人的入侵台灣
-
西班牙人的入侵台灣
-
荷蘭人的入侵台灣
-
荷蘭人對台灣人之開展教育
-
荷蘭人與日本人之糾葛
-
荷蘭人與鄭芝龍之糾葛
-
鄭成功之逐驅荷蘭人及建立台灣第一個漢人王國
-
鄭成功的建設台灣
-
清廷對原住民的土地及耕地的保護政策
-
清廷對台灣的經濟開發及土地政策
-
清廷對台灣的水利開發及農作物的種植
-
清廷對台灣的甘蔗及稻米開發
-
劉銘傳時代抵抗法國與台灣的建設
-
劉銘傳對台灣的鐵道建設及航運開發
-
劉銘傳對台灣的郵政電訊建立及貿易開發
-
劉銘傳對台灣的其他功績
-
-
第三章 日本對台灣之佔領與統治
-
馬關條約與日本佔據台灣
-
台灣早期的抗日組織──台灣民主國
-
日本政府成立台灣總督府、強行登陸及台灣人的武力反抗
-
日軍對進攻新竹及龍潭等地區的屠殺與鎮壓和乙未事件的發生
-
日軍在八月份開始對苗栗及彰化以南地區的鎮壓
-
乙未戰役(事件)的結論及影響
-
乙未戰役中新楚軍、義軍及黑旗軍之來源
-
日本殖民政府充公台灣人民財產與鎮壓台灣民眾的繼續抗爭
-
台北地區之義民攻擊日軍及警察派出所
-
1906年日本政府開始掠奪原住民土地及物產
-
日本人對原住民不友善的一個遠因──牡丹社事件
-
1910年至1911年霧社事件遠因
-
1930年霧社事件
-
-
第四章 日本的皇民化運動
-
皇民化運動在台灣
-
何謂皇民化運動?
-
日本佔據台灣初期的皇民化運動
-
皇民化運動最早在日本殖民琉球實行成功的例子
-
皇民化運動在日本本土不成功的例子
-
皇民化運動在台灣的實行
-
皇民化運動在台灣實施之要點
-
皇民化運動的結論
-
皇民化運動實行後對台灣青年之徵兵報國運動
-
-
第五章 日軍在台灣的軍事基地及軍事工業
-
本章前言
-
蔗糖工業──提煉成酒精燃料用於零式戰機
-
樟腦工業及台灣森林木材──樟腦製炸藥,檜木製成軍用潤滑油
-
台灣的礦產──全部送回日本本土
-
挖盡台灣的石油和石化工業
-
各種礦產的開採
-
日據時代對於台灣之建設及教育
-
日軍在台灣的航空軍用機場
-
日本在台灣製造戰機
-
-
第六章 國民政府在台灣的遺憾──二二八事件
-
遺憾的二二八事件
-
二二八事件的發生
-
二二八事件之檢討
-
國民政府來台初期人員之任用
-
-
第七章 台灣危在旦夕倖存的兩個重要戰役
-
金門古寧頭戰役如果國軍失敗
-
金門古寧頭戰役之防禦工事
-
金門守備部隊之準備
-
解放軍進攻部隊之準備
-
古寧頭四日之戰役經過
-
金門八二三砲戰如果金門失守
-
-
第八章 台灣在風雨飄搖中的10年──1950到1960
-
蔣介石支撐度過艱苦的10年
-
談「威權時代」蔣介石的功過
-
-
第九章 國民政府1950年後在台灣的經濟重建政策
-
地方自治與民主政體
-
土地改革與土地政策
-
三七五減租
-
公地放領
-
耕者有其田
-
地主受惠轉投資進入工業
-
財政改革
-
利率政策與黃金儲蓄存款辦法
-
-
第十章 政府的七期經濟建設計劃中的農業政策
-
第一期經濟建設計劃(1953年至1956年)
-
第二期經濟建設計劃(1957年至1960年)
-
第三期經濟建設計劃(1961年至1964年)
-
第四期經濟建設計劃(1965年至1968年)
-
第五期經濟建設計劃(1969年至1972年)
-
第六期經濟建設計劃(1973年至1975年)
-
第七期經濟建設計劃(1976年至1981年)
-
-
第十一章 美援對台灣的援助及停止後的經濟轉型
-
美國對台灣經濟方面之援助
-
美國對台灣軍事方面之援助
-
美援的停止與台灣的經濟轉型
-
民生主義原則之國家資本主義運作
-
佃農擁有土地後轉投資成了小工廠主
-
台灣西部工業化、東岸農業化政策
-
橫貫公路
-
花蓮東部土地開發處
-
蔣經國與退輔會
-
蔣經國一些平易近人的例子
-
-
第十二章 政府的出口導向貿易政策與外匯的累積
-
出口貿易政策與外匯的累積
-
設立原料保稅出口工廠──台灣電子工業之形成
-
高雄加工出口區
-
-
第十三章 台灣的外匯累積與十大建設的推出
-
十大建設的由來
-
十大建設的項目與內容簡介
-
-
結論
-
國防上的安定
-
政治穩定與經濟專家的功勞
-
成功的教育計畫
-
清廉的政府,清廉的官員
-
國共雙方領導人的清廉作風
-
- 後記
-
附錄 南京受降典禮與日本士官生國軍將領
-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簡介
-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之中國學生將領
-
二戰時期日本政界及軍界出身自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之將領
-
抗日戰爭中畢業自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之中國將領
-
- 參考書籍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