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內容包括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的發展史、意識形態、共黨組織、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外交、對台政策等各領域的發展情形,以概述的方式及較為宏觀的角度探討中國的各項情形。雖僅為概論,但是讀者在讀畢此書之後,必能對中國有一定的瞭解,並在腦中形成一幅有關中國的大圖像。
本書參酌國內外有關中國的相關重要著作,汲取該等著作的精華並加以濃縮,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撰寫。本書協助讀者以最精簡及快速的方式了解中國,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本書不但是一本了解中國的入門書,也是研究中國的一塊「敲門磚」,可作為初次接觸中國事務的學生參考,以及作為正在辛苦準備相關考試學子的基本讀物。
本書參酌國內外有關中國的相關重要著作,汲取該等著作的精華並加以濃縮,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撰寫。本書協助讀者以最精簡及快速的方式了解中國,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本書不但是一本了解中國的入門書,也是研究中國的一塊「敲門磚」,可作為初次接觸中國事務的學生參考,以及作為正在辛苦準備相關考試學子的基本讀物。
- 第一章 臺灣與波蘭的比較/黃秀端
-
PART 1 民主化與轉型正義
-
第二章 未完成的民主化:臺灣的轉型正義/陳俊宏、鍾瀚慧
-
壹、前言
-
貳、何謂轉型正義:聯合國的整合性觀點
-
參、臺灣威權體制與政治轉型
-
肆、臺灣白色恐怖的政治案件類型
-
伍、臺灣轉型正義的未竟之業
-
陸、結論
-
-
第三章 波蘭第三共和的共黨波蘭記憶:系統化的嘗試/Jerzy Łazor、Wojciech Morawski
-
壹、前言
-
貳、走過「波蘭人民共和國」
-
參、記憶的途徑
-
肆、結論
-
-
-
PART 2 選舉制度的挑戰
-
第四章 選民的選制知識與新選制的政治效應(2008-2016)/林瓊珠
-
壹、前言
-
貳、1992-2016年立法委員選舉概況和政黨表現
-
參、臺灣選民對新選舉制度之認識
-
肆、選舉制度改變的政治影響
-
伍、討論與結論
-
-
第五章 2014年波蘭的歐洲議會選舉:評析歐盟的挑戰/Joachim Osiński、Bogusław Pytlik
-
壹、歐洲議會的基本特質
-
貳、歐洲議會:波蘭的選舉法規
-
參、2004年與2009年在波蘭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
-
肆、2014年歐洲議會選舉
-
伍、衡量2014年波蘭歐洲議會選舉結果
-
陸、結論
-
-
-
PART 3 公民不服從運動
-
第六章 太陽花運動的成因以及對後續公民運動的影響/黃秀端
-
壹、前言
-
貳、社會運動的理論
-
參、他們為何參與?
-
肆、太陽花運動與公民意識的崛起
-
伍、結論
-
-
第七章 後蘇聯空間的「顏色革命」:後蘇聯公民不服從的幻象與現實/Krzysztof Kozłowski
-
壹、前言
-
貳、「顏色革命」的本質
-
參、「顏色革命」的詮釋
-
肆、結論
-
-
-
PART 4 臺灣與波蘭政治的區域性問題
-
第八章 轉變中的亞太區域安全與經濟情勢:臺灣的挑戰/湯智貿
-
壹、前言
-
貳、當前亞太區域安全與經濟情勢的發展
-
參、結語
-
-
第九章 歐盟與其他國家合作新模式:東部夥伴關係/Ewa Latoszek、Agnieszka Kłos
-
壹、簡介
-
貳、「東部夥伴關係」的源起及目標
-
參、「東部夥伴關係」架構下的合作面向
-
肆、夥伴國家及歐盟對「東部夥伴關係」的看法
-
伍、「東部夥伴關係」的經費來源
-
陸、波蘭在「東部夥伴關係」發展的參與
-
柒、結論
-
-
-
PART 5 強權政治下的臺灣與波蘭
-
第十章 亞洲地緣政治思維的再興:從中國一帶一路與亞投行政策的角度分析以及其對臺灣之衝擊/吳志中
-
壹、前言
-
貳、從傳統地緣政治思考中國的新戰略
-
參、中國的戰略意圖與執行策略
-
肆、立基歐亞大陸,布局世界的地緣政治戰略
-
伍、中國新地緣戰略對臺灣與世界所造成的影響
-
陸、結論
-
-
第十一章 美國—臺灣與美國—波蘭之非對抗的不對稱性:比較分析/Piotr Ostaszewski
-
壹、前言
-
貳、國家權力以及其在國與國不對稱關係中的重要性
-
參、美國在亞洲和歐洲的安全體系之內的臺灣與波蘭
-
肆、美中關係與美臺關係的不對稱性
-
伍、美國、俄羅斯關係以及美國、波蘭的不對稱關係
-
陸、結論
-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