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將孫中山視作以科學為自己思想和行為基礎的“科學人”,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科學”在中國的傳入、翻譯、普及、應用等用度,詳細探討了孫中山這科學觀的形成過程,及其核心為“生之哲學”的思想以“科學”為橋樑深入的過程。
- 前言
-
绪论 孙中山思想概观
-
一 孙中山形象面面观
-
二 “科学的时代”与孙中山
-
三 上海孙中山故居藏书
-
-
第一章 孙中山的科学观——出发点与高度
-
第一节 香港西医书院的创办
-
第二节 西医书院的科学与孙中山
-
第三节 由“生元说”看孙中山的科学观
-
第四节 关于进化论和细胞智能
-
第五节 “生元说”以后
-
小结
-
-
第二章 孙中山与医学——《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的翻译与出版
-
第一节 《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之出版
-
第二节 柯士宾其人
-
第三节 《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之翻译
-
第四节 近代中国的国际红十字运动
-
第五节 孙中山与红十字会
-
小结
-
-
第三章 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中国经济开发计划的背景与工程师
-
第一节 《实业计划》的发表经过
-
第二节 《实业计划》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三节 英文读者的评价
-
第四节 《联太平洋》与孙中山
-
第五节 中国工程师看《实业计划》
-
小结
-
-
第四章 孙中山与工程学——“太平洋时代”的上海港
-
第一节 浚浦局的上海筑港计划
-
第二节 孙中山的“东方大港”计划
-
第三节 张謇的水利事业
-
第四节 “东方大港”计划与张謇
-
小结
-
-
终章 近代科学思想与孙中山
-
第一节 孙中山科学观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科学与哲学的沟通
-
第三节 孙中山与哲学
-
结语
-
-
补论 孙中山与南方熊楠
-
绪论
-
第一节 南方熊楠科学观的形成——“贯通日汉洋”之路
-
第二节 围绕民俗学及近代科学的对话——伦敦时期
-
第三节 围绕植物学的对话——和歌山重逢之后
-
结语
-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097/9668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