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兩岸關係不僅影響到兩千三百萬人民的生活福祉,更影響整個亞太區域穩定,如何處理兩岸關係,是每一個臺灣人的必答題,不分藍綠。在兩岸陷入僵局之際,本書提出超越藍綠統獨的視野與路徑。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想法很天真,就像唐吉軻德挑戰大風車!但我堅信,唯有超越統獨、跳脫藍綠,臺灣社會與兩岸關係的發展才能逐漸走向正面健康的良性循環。
這本書的出發點,是期許論述的視野與格局能夠超越顏色,站在中華民國的立場,從臺灣人民與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出發,提出兩岸應從無解的主權統獨之爭轉為良性的制度競爭。我的初心,是希望兩岸人民與政府,不受政黨輪替的干擾,能在互信互惠、永續和平的軌道上,穩健前行。
這本書的出發點,是期許論述的視野與格局能夠超越顏色,站在中華民國的立場,從臺灣人民與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出發,提出兩岸應從無解的主權統獨之爭轉為良性的制度競爭。我的初心,是希望兩岸人民與政府,不受政黨輪替的干擾,能在互信互惠、永續和平的軌道上,穩健前行。
- 推薦序 宋楚瑜
- 推薦序 高孔廉
- 推薦序 童振源
- 自序 〈代導讀〉
-
Part 1 兩岸能否相向而行?
-
1.1 馬習會後兩岸的變局或新局?
-
1.2 四個月決定四年
-
1.3 兩岸習題 習蔡能否相向而行
-
1.4 兩岸的十字路口
-
1.5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戰略思考:一步到位?還是漸進而行?
-
1.6 宋習 會不會?
-
1.7 雙城論壇之後 別關對話大門
-
1.8 當不確定年代撞上川普主義
-
1.9 兩岸這時更需政治互信
-
1.10 南海危機 兩岸解凍的契機
-
-
Part 2 民共僵局是宿命?
-
2.1 習近平一席話......命中學運疑慮
-
2.2 青年「婉君」:兩岸關係的大挑戰
-
2.3 「婉君」衝擊兩岸關係
-
2.4 太陽花學運的省思
-
2.5 解占中危機 北京須解放思想
-
2.6 兩岸與兩韓 統獨難解
-
2.7 民共僵局如何解套?
-
2.8 一中各表 未公開說出的遺憾
-
2.9 「兩國」起烽火 不如兩岸一制
-
2.10 川普嗆一中 兩岸更需善意彈性
-
-
Part 3 臺灣的內外挑戰
-
3.1 參加TPP 臺灣準備好了嗎
-
3.2 《服貿》不過 韓國得利
-
3.3 中國大陸「招才引智」策略對我之影響及因應之道
-
3.4 降低《六十二號文》對臺商衝擊
-
3.4.1 年金改革 不可迴避
-
-
3.5 如何提升國營事業競爭力
-
3.6 實現居住正義 奢侈稅不能廢
-
3.7 官民合作 確實回收廢食油
-
3.8 地方財政的結與解
-
3.9 健全地方財政的良藥
-
3.10 新《財劃法》 強化地方治理
-
3.11 修《公債法》 關鍵在配套
-
3.12 穩健減債 落實良善治理
-
3.13 《公債法》攸關國家財政永續
-
3.14 金融服務業 應扮演CSR領頭羊
-
3.15 整合力量 助青年圓夢
-
3.16 如何協助青年就業
-
-
Part 4 超越藍綠的格局與高度
-
4.1 兩岸應建立多元對話平台
-
4.2 北京應鼓勵藍綠和解
-
4.3 守護民主 朝野不分顏色
-
4.4 蔡宋會 拋藍綠創新局
-
4.5 中華民國 請讓真相說話
-
4.6 藍綠對立就沒有兩岸和平協議
-
4.7 期待大和解 臺灣向前走
-
4.8 紀念二二八 總統應展現超黨派高度
-
-
Part 5 建立兩岸永續和平
-
5.1 中華民國是兩岸連結臍帶
-
5.2 陸方要傾聽臺灣民眾心聲
-
5.3 兩岸關係發展應與時俱進
-
5.4 兩岸和平協議之命運
-
5.5 兩岸關係發展 關鍵在民心
-
5.6 兩岸《服貿協議》的指標意義
-
5.7 兩岸青年創業之比較與交流合作機遇
-
5.8 抓住兩岸服務業合作機遇
-
5.9 美國夢、中國夢與臺灣夢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