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同學,你只是不想太累:那些最快最簡單的方法,為什麼救不了你的學習痛苦?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55326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在失控教育現場,目睹那些以「幫助孩子」為名的反作用力!

親愛的孩子們:有天當你必須離開校園&家庭的舒適圈,
迎接現實的種種考驗,世界仍能以你們為中心運轉嗎?

來自第一線教育工作者、一個台灣校園諮商老師的真實輔導紀錄。

「老師,智力是天生的,所以不可逆轉吧?」
「不知道那些成績好的同學『偷用』了什麼方法而我不知道?」
「老師!我就是學不來!」
「老師,為什麼我的孩子被不公平的對待?」
「老師,為什麼要考試?為什麼專心這麼難?」

我們的教育現場出了什麼事?
究竟學生們如何看待學習的問題?
我們的學校教育又能不能解決及面對這些「最基本」的青春困惑?

這本書將凝視一味強調「高效學習」及一味崇尚「教室娛樂化」現況中,學子、教師及家長的各種迷思,以及校園教育在當前科技與社會潮流下的觀念衝擊。

本書作者任職於一所技校的輔導室,他在本書將以日記方式記錄下當前年輕學子對「學習」的誤解、家長對學校教育的錯誤想像,以及當前教師的無力感(以及無心之中帶給學生們的挫折感)。

攸關台灣家長/教師/青少年的教育大省思

自從教育改革被社會廣泛討論以來,台灣各級校園開始有了專業的心輔專業老師進駐後,本書不以大談教育理念的大前提、高度概念出發,以日記的方式溫暖呈現他與學生、家長及同事的對話及事件,讓教育者及受教者關係人都能省思其間的問題。

在每篇諮商日記中,本書選錄的皆是「最普通」卻也最真實的問題──學習如果不是一步登天的事,一時學不好的孩子,究竟需要的是什麼樣的幫助及引導?這本書將試圖釐清一些當前台灣校園的難解之結……當學子們習慣於可以「無限轉移責任」的校園,同時也荒廢了他們從青春到自立的關鍵練習!

投入諮商實務工作多年,也長年於教育界的第一現場服務,是諮商心理師,也是學校輔導老師。
喜歡閱讀與思考,並從中反覆沈澱與更新自己。
著有《隱喻治療》一書。

  • 好評推薦
  • |推薦序| 來自教育現場工作者的手札與深思
  • |前言| 「不想太累」
  • Part1 同學,你只是不想太累
    • 同學,你有認真想過自己將來要幹嘛嗎?
    • 同學,你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學嗎?
    • 同學,你知道學習真正的捷徑是什麼嗎?
    • 同學,學習是一個從複製、內化到創造的漫長歷程
    • 同學,請不要用「失去」來學會「珍惜」好嗎?
    • 同學,老師跟你們一樣,也是跌跌撞撞的過來人啊!
  • Part2 孩子,學習本來就會累
    • 老師,我真的很笨嗎?
    • 老師,我就是學不來
    • 老師,為什麼專心那麼難呢?
    • 老師,為什麼要考試?
    • 老師,太不公平了!為什麼有人天生就比較會念書?
    • 老師,我不敢盡全力
    • 老師,這個又不考
  • Part3 這位家長,現在不累,將來會更累
    • 這位家長,完成課業很重要,但給孩子自我負責的機會更重要
    • 這位家長,最好的不見得是最適合的
    • 這位家長,請用這世界原本的真實樣貌去教導孩子
    • 這位家長,現在最省力的將來往往會變成最費力的
  • Part4 親愛的老師,我們要跟孩子一起累
    • 親愛的老師,請善用自己的影響力
    • 親愛的老師,在要求孩子自省時,也請同樣反躬自省
  • |後記| 欠缺「匱乏經驗」的世代
  • 附注參考資料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