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孫中山是近代中國傑出的民主革命先驅、中國辛亥革命領袖。他所領導的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封建帝制統治,還建立了一個沒有皇帝專制的資產階級民主政體──共和國。
自一九○○年第一次到新加坡至一九二五年逝世為止,中山先生與整個南洋地區有著密切的關係。他曾多次到訪檳城,並促成中國同盟會檳城分會、檳城閱書報社,以及光華日報社三個革命團體的成立。本書專注於撰著中山先生與檳榔嶼的相關史蹟,全書共有十二個章節:分別敘述中山先生與檳榔嶼的點滴史實,及其所領導的辛亥革命於新、馬華人政治史上之歷史意義。書後附錄了十九名中山先生忠實革命擁護者之生平傳略及若干珍貴文獻。結合此二部分文字貫通讀之,讀者當會對書中的歷史和人物有較深刻的認識和體會。
本書特色
*提供中山先生與檳榔嶼的相關史蹟
*收錄19名中山先生忠實革命擁護者之生平傳略及若干珍貴文獻
自一九○○年第一次到新加坡至一九二五年逝世為止,中山先生與整個南洋地區有著密切的關係。他曾多次到訪檳城,並促成中國同盟會檳城分會、檳城閱書報社,以及光華日報社三個革命團體的成立。本書專注於撰著中山先生與檳榔嶼的相關史蹟,全書共有十二個章節:分別敘述中山先生與檳榔嶼的點滴史實,及其所領導的辛亥革命於新、馬華人政治史上之歷史意義。書後附錄了十九名中山先生忠實革命擁護者之生平傳略及若干珍貴文獻。結合此二部分文字貫通讀之,讀者當會對書中的歷史和人物有較深刻的認識和體會。
本書特色
*提供中山先生與檳榔嶼的相關史蹟
*收錄19名中山先生忠實革命擁護者之生平傳略及若干珍貴文獻
馬來亞大學文學士一等榮譽學位、文學碩士學位。1989年9月起受聘為馬大中文系講師、副教授。1997年考取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哲學博士(亞洲研究專業)。
著有:《普世價值的實踐:馬來西亞創價學會的和平、文化與教育運動》(與濮文起合著)、《代天巡狩:馬六甲勇全殿池王爺與王船》、《馬新華人研究——蘇慶華論文選集》第1~4卷、《東南亞華人宗教與歷史論叢》。主編《慶賀傅吾康教授八秩晉六榮慶學術論文集》、《漢學研究學刊》第1~3卷等。
譯有:《馬新德教會之發展及其分佈研究》,並在國內外學報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 序/許水德
- 自序
-
第一章 孫中山與辛亥革命
-
一、青年革命家
-
二、孫中山的世界足跡
-
-
第二章 檳榔嶼史略
-
一、檳榔嶼被提昇為省及其建制進程
-
二、英國海峽殖民地「三州府」演進史略
-
-
第三章 辛亥革命前新加坡、馬來亞的華僑社會略述
-
星、馬華僑與秘密會黨
-
-
第四章 革命派於1906年前在海峽殖民地的活動略述
-
孫中山抵達馬宣傳前的當地革命團體和組織
-
-
第五章 孫中山對南洋間接與直接影響
-
清廷眼中的康、梁與孫中山
-
- 第六章 檳榔嶼(檳城)華僑與孫中山
-
第七章 檳城同盟會分會、閱書報社和光華日報社三大革命團體的關係
-
一、同盟會檳城分會
-
二、檳城閱書報社
-
三、創辦光華日報社
-
-
第八章 孫中山與檳榔嶼同盟會南洋總機關部
-
一、遷移同盟會南洋總機關部之始由
-
二、選擇檳城作為同盟會南洋支部新基地的主要考量
-
-
第九章 革命派於星、馬展開的宣傳活動
-
一、革命化劇團與戲劇表演
-
二、公開演講與群眾集會
-
- 第十章 維新派與革命派之首要競爭陣地─學校與其他社會機構
- 第十一章 辛亥革命前、後同盟會(及國民黨)於星、馬的革命運動
- 第十二章 辛亥革命在新、馬華人政治史上的歷史意義
- 小結
- 後記
- 附錄一 中山先生革命事業忠實擁護者傳略選錄(馬來亞部分)
- 附錄二 同盟會時代南洋英荷各屬黨人題名錄
- 附錄三 孫中山於檳城的演說辭
- 附錄四 汪精衛在檳榔嶼的兩次演說辭
- 附錄五 慷慨資助革命事業的革命先烈與其商號
- 附錄六 丘樹宏主創《孫中山(組歌)─獻給偉大的辛亥革命100週年》歌詞全文
- 參考資料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