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臺灣不是我的家:陸生在臺的認同衝擊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72926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當我站在臺灣土地上的那一刻開始,中國,這個名字開始不再那麼簡單。」
陸生在臺灣常常扮演自作多情的「他者」,雖然這是一個視陸生為外人的地方,但是陸生卻理所當然地把臺灣的事也當成了自己的事,這是一種富含「家」的意味的「異鄉」情。相對的,「中國」對於陸生群體而言,不只具有國籍的意涵,本身也就涵納了「家」的意義,然而隨著陸生跨境來台,兩岸特殊的歷史、社會以及政治生態所帶來的衝擊,使得他們對於「中國」即使說不上重新的認識,也開始重新反思……
首屆來台陸生胡俊鋒,透過為期兩年的田野調查,經由社會學的分析,忠實拆解陸生在臺的「家」「國」認同糾葛!


「當我站在臺灣土地上的那一刻開始,中國,這個名字開始不再那麼簡單。」

為期兩年田野調查,忠實拆解陸生在臺的「家」「國」認同糾葛
跨境的他者,重新返照自身與家國

首屆來台陸生胡俊鋒,藉由社會學的分析,拆解陸生心中的身份與家國認同衝擊。

客家人,首批赴台陸生,想在臺灣做另一個自己,站在臺灣讀懂中國;先後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人類學系、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行走在田野的心理工作者,熱愛心靈探索與背包旅行,喜歡蹲在異國他鄉靜靜地聽他者的故事,關注社會變遷與轉型中國下的群體心理歷程,著有《臺灣,你可以更?》、《以愛之名:旅行的自我療癒》。

  • 代序 不得其所:身份錯置
  • Chapter 1 兩岸格局下的陸生
    • 1.1 跨文化下的陸生
    • 1.2 陸生的問題:我是誰
  • Chapter 2 國家疆域、華人文化與認同
    • 2.1 「中國人」與「華人」:近四十年的概念分裂
    • 2.2 「中國」的歧義:一分為三
    • 2.3 經濟中國:以經濟貿易為主軸的合作體
    • 2.4 政治中國:以主權為中心的現代民族國家
    • 2.5 文化中國:以文化為基礎的「中心-邊緣」的天下觀
    • 2.6 「中國」概念的政治與文化張力
  • Chapter 3 撬動「中國」認同
  • Chapter 4 「鄉」與「國」交織
    • 4.1 政治中國:本國/異國
    • 4.2 文化中國:故鄉/他鄉
  • Chapter 5 「利」與「情」糾葛
    • 5.1 經濟行為下的兩難
    • 5.2 政治關係裡的尷尬
    • 5.3 文化思考下的異域
  • Chapter 6 認同衝擊
    • 6.1 以陸生為主體的「中國」詮釋
    • 6.2 疆界與文化
    • 6.3 從文化衝擊到認同衝擊
  • Chapter 7 「中國」:多元共存
  • 致謝
  • 參考文獻
  • 附錄一 談中色變:陸生政策在立法院
  • 附錄二 研究數據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